龙眼落果怎么办
1、合理施肥。在龙眼花期追肥的时候要以磷钾肥为主,不可在花期施入过多的氮肥,氮肥过多的话,会导致果树形成带叶花穗,降低坐果率。并且还会产生生长激素,提高生长活力,导致根部、至少出现旺长现象消耗过多养分,不仅座果率低,还会导致大量落果。然后再根据龙眼的生长情况适当根外追肥,提高营养比例,满足龙眼生长的营养需求。
2、疏果保果。要经常观察龙眼树的结果数量,对结果数量过多的果树要适当进行疏果,每个果穗的果实数量保持在60粒左右,及时疏除过多的果实,防止超出果树负载范围。然后对生长旺盛的果树进行环割保果工作,通常在雌花凋谢后两周左右开始,在主枝与结果大枝上进行。直径保持在69厘米左右,深度到达木质部即可。
3、喷洒保果素。正常情况下龙眼会有三次左右的生理落果现象,最严重的是在谢花后一周左右。为了避免生理落果数量过多降低产量,我们可以适当的喷洒保果素进行保果。保果素能够及时补充龙眼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果树抗病性,促进小果转绿与果实膨大,降低落果数量,提早果实成熟时间。
4、病虫害防治。龙眼常见的病害有霜疫病、炭疽病等,并且这些病害极易引起果实裂果落果。所以我们在龙眼花穗期与果实发育期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加强预防,在谢花后1周、2周、1月均要喷洒一次病害防治药剂。然后观察病虫活动情况,如果病虫发生,要及时人工捕杀或者是药剂喷杀,保证龙眼健康生长。
1、桃树的生物学特性:光照。桃树喜光性很强,若是光照不足将会影响根系的发育和花芽的生长,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落花落果率高、果品质量差;土壤。桃树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只需要保证排水性好、沙质通透即可;温度。桃树的温度适应范围较广,从平原到海拔3000m的高山都能种植,只要年平均气温能够保证在12~17℃,桃树都能够正常的生长发育。
2、大棚设置和结构。为了促进桃树的生长、结果,人们一般采用东西方向设置的大棚,其构架选用直立的杨木或刺槐、竹木做拱形的骨架,立架之间的间距保持2.5m左右,棚高设置为2.5m,大棚的宽度与长度分别在12m和1m左右,选用的覆盖材料是塑料的无滴膜和4cm厚的草帘子。同时在大棚的两端设置2个门,门的宽度容1人通过即可。
3、管理技术。整地种植。整地是桃树种植的基础,一般在10月份建棚前,对每株桃树树盘外的土壤进行深翻改,同时为每株桃树施25kg“壤博士”生物有机肥、15kg过磷酸钙和0.5kg尿素,这样可以保证大棚中质松软、土壤肥沃。建棚后,每年秋季需要及时进行翻土和浇灌,以保证桃树健壮生长;整形修剪。在冬季进行,主要是剪去遮光、生长密度大的枝条,这样既可以保证桃树不会生长过大、过高,又可以保证花芽多的枝条能够充分吸收营养。修剪时,采用自然开心形,以培养三大主枝和侧枝大型结果枝为主。
4、覆盖时间。冬季气温低,植物进入休眠期,大棚栽培的桃树也是如此,若控制不好桃树的休眠温度,将影响来年桃树的开花、产果率。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桃树的产果率,一定要掌握好大棚草苫的覆盖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保证桃树的低温达到7.2℃左右,并保持500~1200h的低温期,草苫覆盖时间为1月中旬左右。
5、温、湿度调控。大棚温、湿度的调节控制主要在于草苫的控制,控制好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的温、湿度。花期,保证大棚内白天的温度20~25℃,晚上的温度不低于5℃,如晚上温度过低,对花器造成伤害,降低坐果率;果实膨大期,保证大棚内白天的温度20~25℃,晚上的温度8~10℃。如白天温度过高,则可能会造成落果。
6、病虫害预防。病虫害是威胁桃树生长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根据各种病虫害出现的时节、侵染或蔓延规律等的不同,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以确保病虫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防治。桃炭疽病是侵害桃树的主要真菌,在冬季通常以菌丝体的形式长在果树的病枯枝及僵果上,到次年春生成大量的孢子,使果枝、花朵及果染病,逐渐枯死、腐烂。对于此种病害,必须清除病原,将树上带有菌丝体的树枝及僵果清除,之后施基肥,将地面残叶深埋。还可采用喷药保护的形式进行防治,在树木发芽前,喷洒5°Be石硫合剂+100倍五氯酚钠药液,以消除越冬病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5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