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和吊兰的种植方法
盆栽芦荟的技术
家庭公署栽芦蔡,不仅可以美化居室,而且便于随时采摘,获得新鲜的芦荟叶片,供家庭保健使用。还能从自己动手培养的盆栽芦荟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为了种好家庭盆栽芦荟,需要了解和掌握盆栽技术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1、 盆栽芦荟主要供室内观赏和日常使用。
盆栽芦荟的根系生长在花盆之中,被严格地限制在狭小的盆体内。为了尽量满足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肥、气、热等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选用品种适宜的基质,科学地配制成盆栽芦荟适宜的盆土,对促进家庭盆栽芦荟正常生长十分重要。
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可达0℃以下,所以多采用盆栽方法,便于天气变冷时移入室内。盆栽法的特点是灵活机动、减少占地,充分利用空间,也方便管理,这是其优点。但盆栽也明显存在缺点,即成本较高,若管理不当则容易造成涝灾或肥份不足导致的生长不良。
盆栽芦荟除可以使用花盆外,其他容器也可以因地制宜加以选用,如箱、篓、桶等。只要能保证较好的水、气通透性即可。有的容器如釉盆、瓷盆等外形色彩鲜艳、条纹美丽,并有光泽,其有较好的观赏艺术效果。但由于这种容吕排水透气性差、价格昂贵,故不宜直接栽种芦荟。现将几种常用的花盆简介如下:
瓦盆:瓦盆是用粘土做成盆坏,经烧而制成,排水透气性好,是栽培盆花的常见的一种容器。瓦盆的特点适合于芦荟生长发育,且价格低廉,能批量供应。但瓦盆表现精糙质地较疏松,易碰碎,在使用中应注意轻拿轻放。
陶盆:陶盆外形精美,形式多样,盆外带有书、画、刀刻艺术,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同时,陶盆体工精细、质地紧实,有一定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可以用来栽培芦荟。但售价高,不适于大规模生产用。
塑料盆:塑料花盆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的盆体。它重量轻,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售价也不高,比较适合家庭盆栽芦荟用。
2、 盆土的准备
盆栽芦荟的根系由于受容器限制,只能在有限的盆土中维持生命活动。因此,就要格外重视配制盆土,为芦荟的生长发育创造出最佳的土、肥、气、热等生态条件。
一般要求芦荟的盆土肯有松疏、肥活的特点。要有良好的排水、保肥、透气等性能,达到灌水后表面的结皮、湿时不粘、干时不裂,能保持适当的水肥条件的丰富的养分。盆土配制的原料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就地取材,选用来源广泛,成本低、不带病虫、无污染的物质和材料。
3、 种植方法
种植时期以5月上旬为佳,春季或秋季基本上也可以。应当注意避免潮湿的梅雨季节或气温超过30℃以上的盛夏。
如果种植的目的是欣赏花卉及生育,应选购茎粗又结实的芦荟。
若以分株的方式获得芦荟,可选春天发根的粗苗,或茎粗在2。5厘米以是的插条用芦荟。像这种芦荟成长讯速,在成长过程中一年至少要移植一次,可能的话,最好在春、秋各换一次。
种植后,充分地浇水即可。
4、 温室栽培技术
温室栽培是指不适宜芦荟生长的地区,如寒冷、多雨地区,利用防寒、防雨或其他设施,利用人工设备提供满足芦荟生长发育的温湿度、水分、土壤肥料,甚至空气成份等外界条件。
温室地址的选择,应考虑到芦荟适合在阳光充足、排水育好的肥沃松疏地块中种植。选地时要长远规划,综合考虑,特别地大面积生产芦荟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路边,以便将来生产的芦荟能及时外运。
温室形式有风障、冷床、温床三种。能够保持较高的空气浓度、一面坡温室、节能型温室、美国胖龙温室,其中节能型温室最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栽培生产芦荟。
温室可用透明覆盖材料聚乙烯、聚氯乙烯薄膜、长寿膜(PE防老化膜)、PVC多功能复合膜等搭建。除塑料薄膜外,为防止夜间大棚风的热量散失,产生霜冻,还要在塑料棚下加盖草帘、纸被、超微棉多合编织布防寒帘等。
5、 简易大棚栽培技术
简易大棚结构比较简单,可以随意拆装、更换地点。但芦荟 属于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种植后多年不宜移植,且不耐寒。根据我国气候区域的特点,简易大棚适宜长江流域、华南北部、福建西北部地区使用。它可以保证芦荟安全越冬,还能够避免梅雨季节和夏季高不曙曝晒的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
简易大棚可分为拱圆型塑料大棚,单斜面、双斜面塑料大棚,圆型充气大棚,菜窑型塑料大棚,连栋塑料大棚等几种类型。
建筑简易大棚,选址应当考虑主要的因素有:
既要通风好,又不能在风口处,以避免大棚受风害侵袭而遭到毁坏。
地势要有灌溉条件,地下水位较低,以利于及时排水和避免地面积水。
土质肥沃疏松,以利透气和芦荟生长。
建棚地点应距道路近些,便于日常管理及产品运出。
6、 精细整地和增施肥料
在选好芦荟种植地以后,要及时整地。一般要在定植前半个月出地耕翻晒白,以利于土壤熟化,促进芦荟幼苗发根。
施足基肥,是芦荟获取高产的关键。每公司可施优质腐厩肥1。5吨,而且要深施15-20厘米以下,为芦荟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施肥结合深耕是改善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两者结合可使土肥充分融合,满足芦荟的营养需求。
深耕结合细耙,增加活土层。耙碎耙细有利于切断土壤毛细管作用,水分太多时,可以及时散墒;水分不足时,又能减少土训水分的散失。精耙可以有效地调节土壤水分的正常运行。为今后的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7、 采用良好的培育壮苗
芦荟品种选择是大棚栽培芦荟和芦荟得高产的重要环节。“上农大叶芦荟”是上海农学院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经精心选择培育而得的大型芦荟品种,可供食用、药用,也可作为化妆品的工业原料,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符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
在大棚栽培芦荟,要尽量利用优良品种的壮苗。芦荟壮苗的标准是,株高20厘米以上,茎苗定植,缓苗快、发根早,抗病性好,有利于第一年获取高产。
用大棚栽培芦荟,在冬季可以对芦荟进行保护,使其免受低温寒冷的危害,安全越冬。
8、 露地栽培技术
露地栽培适宜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冬季不能在0℃以下的低温。同时,也不宜有太多的降雨量。如果降雨量大,便应搭设塑料棚防护。
芦荟耐干旱,怕水渍,种植园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地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上。露地栽培尤其要做好排水工作,应按地势走向挖好完整的排水沟渠,平时及时疏通排水沟,特别在夏季。因为芦荟短暂积水尚能忍受,一旦积水超过10小时以上则会造成大量芦荟根系的腐烂。
露地栽培芦荟,由于2-3年以上不更换土地,因此每年应补施肥料。整个生长期还要注意松土除草,不稳的苗应适当培土。过旱季节还要注意浇水。
气候适宜地区,在没有保护的温室和塑料大棚的条件下,发展大面积的芦荟栽培,已形成了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可以满足芦荟进一步加工的需要。
在我国,适宜发展露地种植的地区有海南、广东、闽南等地。这些地区四季元霜,气候温和。国外一些国家也采取露地栽培方法。如美国泰勒芦荟实验室,在德克萨斯热带地区拥有大面积的芦荟种植园;美国的芦荟公司,芦荟栽培集中在终年无霜的三个国家种植,数千亩的芦荟园内种植有芦荟600多万株。
热带地区雨水大,降雨多,梅雨季节长,造成土壤易积水或土壤湿度过大;其次,夏季高温曝时间长。这些气候特点给露地栽培造成了一些问题,一方面芦荟忌积水,如果栽培地出现积水或积水时间过长易造成芦荟根系生长不好,严重时根系变点、变烂,及至整株死亡;另一方面,夏季高曝晒时间长,土地也容易板结,不利于芦荟生长发育。
因此,芦荟露地栽培应选择在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0℃的地区。精心选种播种,加强田间管理,防治虫害及时采收,一定会大有收获。 吊兰对各种土壤的适应能力强,栽培容易。可用肥沃的沙壤土、腐殖土、泥炭土、或细沙土加少量基肥作盆栽用土。
繁殖 通常用分株法繁殖,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宜分株外,其他季节均可进行。也可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小苗盆栽。
浇水 吊兰喜湿润环境,盆土易经常保持潮湿。但是,吊的肉质根能贮存大量水分,故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数日不浇水也不会干死。冬季5度以下时,少浇水,盆土不要过湿,否则叶片易发黄。
施肥 生长季节每两周施一次液体肥。花叶品种应少施氮肥,否则叶片上的白色或**斑纹会变得不明显。环境温度低于4度时停止施肥。
光照 吊兰喜半阴环境,可常年在明亮的室内栽培。在室外载培的吊兰,夏日在强烈直射阳光下也能生长良好。但是,常期在室内载培的吊兰,应避免强烈阳光的直射,需遮去50~70%的阳光。
温度 吊兰耐高温。适宜温度为15度以上,冬季越冬温度4度以上。
湿度
喜湿润环境,为使吊兰清新鲜绿,可经常向叶片喷水清洗。
修剪
平时随时剪去黄叶。每年3月可翻盆一次,剪去老根、腐根及多余须根。5月上、中旬将吊兰老叶剪去一些,会促使萌发更多的新叶和小吊兰。
水 培
吊兰可以水培,可将盆栽吊兰从盆中倒出,用水将土洗净,剪去老叶、老根,置于水培器皿中,倒上清水即可。水不要太多,刚好到根茎部为宜。为了生长旺盛,可向水中滴上几滴营养液(可自制)。器皿可用广口玻璃瓶、玻璃杯及其他容器。容器中的水可以隔几天换一次,或者添加一些水即可。
芦荟的栽种常识
芦荟栽培技术
一、芦荟的生态要求:芦荟原产非洲,是热带植物,生性喜瘟畏寒,在5℃以下就停止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15-35℃,相对温度为45-85%。芦荟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渍。在阴雨潮湿季节,如土壤排水不良,根系呼吸受到抑制,叶片也易萎缩,严重时枝根腐烂和死苗。芦荟是较耐旱的植物。喜欢生长在排水量好,土壤空气较好的砂质壤土。芦荟在中国的分布应在冬季5℃以上的南方为主要露地栽培地区,其余地区则为保护地栽培,在冬季需用大棚或温室保温越冬。四川、重庆是芦荟较好的种植区。
二、芦荟的繁殖:1、分株、分芽繁殖:中国芦荟、巴巴芦荟、上农大叶芦荟等,在地下茎上会长出许多嫩芽,嫩芽又会生根而形成新的植株。一株2年生的芦荟,在一年内能分糵出10-20株小苗,当小苗具有4-5片小叶时,地下已长有板有3-5条小根了,这时就可从母株上切离,移栽。为了使其生长快,发展迅速,又便于管理,最好每年在春夏秋三季将小苗移栽于苗床,加强管理,优于从母株分离后就移栽于大田。2、扦插繁殖:多于4-5月和8-9月进行。插穗从两个方面切取:-是从成年株顶部取8-10厘米嫩茎,带2-3片小叶,二是取成年株中下部叶腋间的幼芽,一般高度为10-15厘米。取下后倒挂于阴凉处5-7天,使其茎的切口处收缩干燥,然后扦插于搭有遮太阳的阴蓬的苗床上,保持适当温度,20天左右既可生根。长根后适当追肥,可加速其生长。3、组织培养。此法可大量快速繁殖优良苗子,是成片发展的主要办法。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
三、芦荟的栽培管理:
1、栽植:在我国南方各省,多采用高厢低沟栽植。中国芦荟多用1-1.1米宽厢面,厢与厢之间开40厘米宽,20厘米深的沟,作为人行道,每厢栽3行,株距35-45厘米;巴巴芦荟,上农大芦荟则用厢面宽一米栽两行,株距40-50厘米。栽前要翻土地,施足底肥. 底肥应以有机肥、粪渣、油枯、绿肥等为主。施法:一种是肥料较多,可在土壤翻挖前施入土内,翻挖中,与土壤充分混合;二种是肥料不多,则在开厢打窝内挖几下,使肥料与泥土混合均匀,避免肥料烧根。根据苗子的情况,春夏秋三季都可移栽时施足定根水。
2、肥水管理:在芦荟生长季节,每年施2-3次肥,追肥以速效肥为主,氮肥为主,磷钾为辅。在雨水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止厢面渍水,雨后中耕,保持土壤蔬松和除去杂草。
3、防治病虫害:芦荟目虫害还不多也不严重,但在阴雨连绵季节,容易出现根腐病和黑斑病。根腐病主要注意排水,严重时可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灌窝。黑斑病主要在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黑色病,在连雨前可用50%多菌灵800?000倍液预防。芦荟是食品和医药的加工品,选用农药时要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四、 采收:在植株成株后可分期分批从下至上采收叶片。
芦荟品种及其应用
芦荟(Aloe),其英文名来源于阿拉伯文“Alloeh”,是“苦味”的意思。芦荟是多年生单子叶植物纲(Monoctyledoneae)百合目(Liliales)百合科(Liliaceae)中的一个属。
芦荟属热带旱生的阳生植物,为适应干热的气候,芦荟叶片多肉质含汁丰富,为使水分不致散发,其叶皮坚硬而呈纤维状。芦荟的叶片中有一种特殊的保水能力很强的组织,即在大量的植物黏液中存在许多含水量很大的细胞,而这种黏液可以链接大量的水分。芦荟弯曲的叶片边缘通常长有许多刺,这使得它们成为一种不易被攻击的植物,这一点和仙人掌有些相似。
芦荟品种繁多,大约有360多种,人们长久以来认为具有医疗保健效果的芦荟却只局限在几个品种,其余的品种只有观赏价值。
在美国和英国最常见的是库拉索芦荟又称翠叶芦荟或美国芦荟,其英文全称是“Aloe barbadensis Miller”,但人们习惯上将其称为“Aloe Vera”,其它较常见的品种有:开普芦荟(Aloe ferox Miller or Cape Aloe)和皂素芦荟(Aloe Saponaria Haw),而在中国和日本较常用的还有华芦荟(Aloe Vera L Var Chinensis (Haw) Berger)和木立芦荟(Aloe arborensis)。
(1)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
原产于西印度群岛和巴多斯岛。它的叶子有长方型、尖点型和锯齿型三种,它的底部是一个很大的蔷薇化型底座,底座中央长出花基,顶端开出一丛丛**或微红色的管状花。成熟的库拉索芦荟,高2.5~4英寸,平均每株有12~15片叶子,成熟的叶片最宽达4~5英寸,重1.5~3.0磅。它具有植株大、叶片宽厚汁多的特点,适合用来提取芦荟原汁。
利用库拉索芦荟的叶肉冷冻干燥粉末,作为进一步加工成各种保健食品的原料,因其无臭无苦,适口性好,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途。美国是翠叶芦荟最大的种植国和消费国,早在198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就确认库拉索芦荟可作为食品用途。库拉索芦荟中所含的丰富胶汁,对皮肤的保健和美容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目前用于美容和化妆品的芦荟原料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由库拉索芦荟加工而成的。
(2)开普芦荟 Aloe ferox Miller. 又称好望角芦荟,主产于南部非洲南非共和国的开普州。这是一个大型品种群。茎直立,高达3~6米,茎杆木质化,叶长60~80厘米,叶宽12厘米,叶大而坚硬,叶缘有红褐色的角质齿,长有锋利的刺,它不生侧枝,用种子繁殖。是芦荟中少有的能结籽的品种。被利用的部分是叶汁。从叶子的切口中流出的苦液,经过日晒或加热干燥后得到的褐色凝块,便是中药里的老芦荟。世界各国的许多药典中记录的芦荟都是开普芦荟。它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
(3)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er)
亦称日本芦荟、木剑芦荟、树芦荟,因其外形象直立的树木而得名。原产地南非开普州和德兰士瓦州的东部、北部及罗德西亚地区。木立芦荟在日本有大量的栽培,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近年来种植较多。木立芦荟可从基部或茎上形成分枝,利用分枝扦插繁殖极易成活。其特点是灰绿色叶子细而长、凝胶含量少、边缘锯齿状、茎像树杆、橙红色花,叶段面呈V字形。木立芦荟在其原产地株高可达六米,在温室也可达2米以上。目前在日本,木立芦荟已投入商业化生产,他们认为木立芦荟是最好的药用芦荟品种,木立芦荟也可用于食品加工。
早期,日本民间用木立芦荟制作粉末和软膏进行销售。1953年,得到了制药许可,但作为医药品,必须和药典中的开普芦荟进行配合才行。当时,生产的健胃通便药“芦荟片”是有10%的开普芦荟粉末和90%的木立芦荟干燥叶粉末配合而成。
1980年,日本芦荟食品株式会社开发了木立芦荟饴糖。木立芦荟被许可作为食品后,制造销售的公司增多,商品由饴糖转入粉末、粉粒品、茶和液汁等。把木立芦荟作为添加剂的化妆品由于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而迅速不断地得到普及。
八十年代日本爱知县癌中心研究所,在日本癌学会上发表文章,指出木立芦荟含有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抗癌物质alocutin A,而受到人们格外重视。
1985年4月,日本东北大学药学部发表了木立芦荟含有优异的降血糖作用的arbran A和arbran B, 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持久且无副作用,成本低廉,为糖尿病患者所注目。木立芦荟的产业化的潜力是令人振奋的。但是,目前国内木立芦荟的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和加工有待进一步加强
(4)皂素芦荟(Aole Saponria Haw)
原产于非洲和南非开普州、德兰士瓦州的东北部。另外,美国夏威夷州、佛罗里达州也有种植,在日本亦有栽培。皂素芦荟茎杆短,绿叶长达50cm左右稍向下弯,有美丽的白色斑条纹,纹理清楚。地下茎四周伸长出子株,属群生,繁殖快。叶大肉质厚,含凝胶质较多,药性缓和,被民间大量用于药物,但在药典中没有记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⑸华芦荟(Aloe Veral var,chirensis(Baw)Berger.)
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省、广东省、广西省、福建省、云南省和台湾省的部分城市。我国的热带、亚热带沿海一带,有大量的华芦荟资源,生于山坡草、海滩沙地灌丛中,在江苏、上海、吉林、辽宁等地已有暖棚或盆栽。华芦荟是翠叶芦荟的一个变种,其形态与翠叶芦荟相似。肉质叶茎基部有白斑,表皮较翠叶芦荟薄,分株能力极强,有较强的适应性。蒽醌类化合物含量较翠叶芦荟低很多。华芦荟具有一定的美容与药用价值。
1.养芦荟花的常识
盆栽芦荟的技术 家庭公署栽芦蔡,不仅可以美化居室,而且便于随时采摘,获得新鲜的芦荟叶片,供家庭保健使用。
还能从自己动手培养的盆栽芦荟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为了种好家庭盆栽芦荟,需要了解和掌握盆栽技术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1、盆栽芦荟主要供室内观赏和日常使用。 盆栽芦荟的根系生长在花盆之中,被严格地限制在狭小的盆体内。
为了尽量满足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肥、气、热等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选用品种适宜的基质,科学地配制成盆栽芦荟适宜的盆土,对促进家庭盆栽芦荟正常生长十分重要。 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可达0℃以下,所以多采用盆栽方法,便于天气变冷时移入室内。
盆栽法的特点是灵活机动、减少占地,充分利用空间,也方便管理,这是其优点。但盆栽也明显存在缺点,即成本较高,若管理不当则容易造成涝灾或肥份不足导致的生长不良。
盆栽芦荟除可以使用花盆外,其他容器也可以因地制宜加以选用,如箱、篓、桶等。只要能保证较好的水、气通透性即可。
有的容器如釉盆、瓷盆等外形色彩鲜艳、条纹美丽,并有光泽,其有较好的观赏艺术效果。但由于这种容吕排水透气性差、价格昂贵,故不宜直接栽种芦荟。
现将几种常用的花盆简介如下: 瓦盆:瓦盆是用粘土做成盆坏,经烧而制成,排水透气性好,是栽培盆花的常见的一种容器。瓦盆的特点适合于芦荟生长发育,且价格低廉,能批量供应。
但瓦盆表现精糙质地较疏松,易碰碎,在使用中应注意轻拿轻放。 陶盆:陶盆外形精美,形式多样,盆外带有书、画、刀刻艺术,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同时,陶盆体工精细、质地紧实,有一定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可以用来栽培芦荟。但售价高,不适于大规模生产用。
塑料盆:塑料花盆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的盆体。它重量轻,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售价也不高,比较适合家庭盆栽芦荟用。
2、盆土的准备 盆栽芦荟的根系由于受容器限制,只能在有限的盆土中维持生命活动。因此,就要格外重视配制盆土,为芦荟的生长发育创造出最佳的土、肥、气、热等生态条件。
一般要求芦荟的盆土肯有松疏、肥活的特点。要有良好的排水、保肥、透气等性能,达到灌水后表面的结皮、湿时不粘、干时不裂,能保持适当的水肥条件的丰富的养分。
盆土配制的原料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就地取材,选用来源广泛,成本低、不带病虫、无污染的物质和材料。 3、种植方法 种植时期以5月上旬为佳,春季或秋季基本上也可以。
应当注意避免潮湿的梅雨季节或气温超过30℃以上的盛夏。 如果种植的目的是欣赏花卉及生育,应选购茎粗又结实的芦荟。
若以分株的方式获得芦荟,可选春天发根的粗苗,或茎粗在2。5厘米以是的插条用芦荟。
像这种芦荟成长讯速,在成长过程中一年至少要移植一次,可能的话,最好在春、秋各换一次。 种植后,充分地浇水即可。
4、温室栽培技术 温室栽培是指不适宜芦荟生长的地区,如寒冷、多雨地区,利用防寒、防雨或其他设施,利用人工设备提供满足芦荟生长发育的温湿度、水分、土壤肥料,甚至空气成份等外界条件。 温室地址的选择,应考虑到芦荟适合在阳光充足、排水育好的肥沃松疏地块中种植。
选地时要长远规划,综合考虑,特别地大面积生产芦荟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路边,以便将来生产的芦荟能及时外运。 温室形式有风障、冷床、温床三种。
能够保持较高的空气浓度、一面坡温室、节能型温室、美国胖龙温室,其中节能型温室最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栽培生产芦荟。 温室可用透明覆盖材料聚乙烯、聚氯乙烯薄膜、长寿膜(PE防老化膜)、PVC多功能复合膜等搭建。
除塑料薄膜外,为防止夜间大棚风的热量散失,产生霜冻,还要在塑料棚下加盖草帘、纸被、超微棉多合编织布防寒帘等。 5、简易大棚栽培技术 简易大棚结构比较简单,可以随意拆装、更换地点。
但芦荟 属于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种植后多年不宜移植,且不耐寒。根据我国气候区域的特点,简易大棚适宜长江流域、华南北部、福建西北部地区使用。
它可以保证芦荟安全越冬,还能够避免梅雨季节和夏季高不曙曝晒的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 简易大棚可分为拱圆型塑料大棚,单斜面、双斜面塑料大棚,圆型充气大棚,菜窑型塑料大棚,连栋塑料大棚等几种类型。
建筑简易大棚,选址应当考虑主要的因素有: 既要通风好,又不能在风口处,以避免大棚受风害侵袭而遭到毁坏。 地势要有灌溉条件,地下水位较低,以利于及时排水和避免地面积水。
土质肥沃疏松,以利透气和芦荟生长。 建棚地点应距道路近些,便于日常管理及产品运出。
6、精细整地和增施肥料 在选好芦荟种植地以后,要及时整地。一般要在定植前半个月出地耕翻晒白,以利于土壤熟化,促进芦荟幼苗发根。
施足基肥,是芦荟获取高产的关键。每公司可施优质腐厩肥1。
5吨,而且要深施15-20厘米以下,为芦荟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施肥结合深耕是改善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两者结合可使土肥充分融合,满足芦荟的营养需求。 深耕结合细耙,增加活土层。
耙碎耙细有利于切断土壤毛细管作用,水分太多时,可以及时散墒;水分不足时,又能减少土训水分的。
2.芦荟种植要点有哪些
1、温度。
芦荟怕寒冷,它长期生长在终年无霜的环境中,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湿度为45-85%。水、和所有植物一样,芦荟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
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喷施新高脂膜,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2、日照。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芦荟还不宜晒太阳,最好是只在早上见见阳光,过上十天半个月它才会慢慢适应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施肥、肥料对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
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 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
3、浇水。种植芦荟,最重要的是水不可太多,否则会使药效成分变淡,严重的情况下会使根部溃烂。
4、施肥。芦荟在生长过程中,单靠盆土的养分是不够的,适当施肥才能满足生长需要,肥料以有机肥较好,如花生麸(饼),肥效好,而且清洁卫生。
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发酵,再用水稀释浇施,如施化肥,以0。1%的浓度浇施,施肥的次数要根据芦荟的生长情况而定,如经常需要叶片利用的,次数要多一些,一个月左右施一次。
3.栽种芦荟的步骤是怎样的
栽种芦荟的步骤如下: (1)芦荟以分株繁殖为主,在春季结合换盆进行。
首先将植株脱盆,萌生的侧芽切下,在切口的位置涂上草木灰,晾晒24小时后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2)春秋季每5~7天浇水1次,夏季时每2~3天浇水1次,冬季低温的环境中要控制浇水量,也要注意花盆不要积水。
(3)生长期要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肥水不要浇到叶片上,如果土壤的肥力充足,也可以不进行追肥。 (4)芦荟栽种5年才会开花,让植株充分接受光照,保持空气干燥,每隔10天追施一次鳞肥,会更加有利于植株开花。
(5)盆栽芦荟一般1~2年换盆一次,以春季换盆为宜。
4.芦荟怎么栽培
芦荟具体栽培 土壤和肥料:理想的芦荟种植土是以沼泽土和沙为主,加入腐叶土、草灰、贝壳片即可。
粘土不利于排水,应当尽量避免使用。 如果土壤中含有肥料的话,平时根本就不需肥料。
芦荟的浇水:种植芦荟,最重要的是水不可太多,否则会使药效成分变淡,严重的情况下会使根部溃烂。 春天一般都是每隔5天浇一次水;炎夏之时,每天当太阳下山后浇一次水;秋天的浇水方法与春天相同;冬天芦荟几乎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只要将表面的土壤浇湿即可。
芦荟过冬法:芦荟安全越冬温度为5度以上。在零度以下,叶子里的水分很快会被冻结。
到了这时候,便是它的生命终结之时。
5.芦荟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芦荟的种植一般是40厘米或者50厘米见方。
品种不同,种植 的密度也不一样,为提高初期的产量,早期可以进行适当的密植, 到了中期进行间拔移栽,在宽1米的畦上种3行,行距为20厘米, 等长到20 ~ 30厘米时,拔掉中间的1行,剩下的2行再按品字形, 每隔一株挖掉一株,最后使成株的行距为40厘米,垂直行距也是40 厘米,挖掉的植株应按40厘米见方带土移栽到其他土地上。定点打 定植穴后进行种植,按照苗坨面与土表保持水平为最佳,不要让土 埋没了最基部的叶片,定植后要浇足水以定根。
6.养芦荟花的常识
盆栽芦荟的技术 家庭公署栽芦蔡,不仅可以美化居室,而且便于随时采摘,获得新鲜的芦荟叶片,供家庭保健使用。
还能从自己动手培养的盆栽芦荟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为了种好家庭盆栽芦荟,需要了解和掌握盆栽技术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1、盆栽芦荟主要供室内观赏和日常使用。 盆栽芦荟的根系生长在花盆之中,被严格地限制在狭小的盆体内。
为了尽量满足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肥、气、热等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选用品种适宜的基质,科学地配制成盆栽芦荟适宜的盆土,对促进家庭盆栽芦荟正常生长十分重要。 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可达0℃以下,所以多采用盆栽方法,便于天气变冷时移入室内。
盆栽法的特点是灵活机动、减少占地,充分利用空间,也方便管理,这是其优点。但盆栽也明显存在缺点,即成本较高,若管理不当则容易造成涝灾或肥份不足导致的生长不良。
盆栽芦荟除可以使用花盆外,其他容器也可以因地制宜加以选用,如箱、篓、桶等。只要能保证较好的水、气通透性即可。
有的容器如釉盆、瓷盆等外形色彩鲜艳、条纹美丽,并有光泽,其有较好的观赏艺术效果。但由于这种容吕排水透气性差、价格昂贵,故不宜直接栽种芦荟。
现将几种常用的花盆简介如下: 瓦盆:瓦盆是用粘土做成盆坏,经烧而制成,排水透气性好,是栽培盆花的常见的一种容器。瓦盆的特点适合于芦荟生长发育,且价格低廉,能批量供应。
但瓦盆表现精糙质地较疏松,易碰碎,在使用中应注意轻拿轻放。 陶盆:陶盆外形精美,形式多样,盆外带有书、画、刀刻艺术,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同时,陶盆体工精细、质地紧实,有一定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可以用来栽培芦荟。但售价高,不适于大规模生产用。
塑料盆:塑料花盆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的盆体。它重量轻,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售价也不高,比较适合家庭盆栽芦荟用。
2、盆土的准备 盆栽芦荟的根系由于受容器限制,只能在有限的盆土中维持生命活动。因此,就要格外重视配制盆土,为芦荟的生长发育创造出最佳的土、肥、气、热等生态条件。
一般要求芦荟的盆土肯有松疏、肥活的特点。要有良好的排水、保肥、透气等性能,达到灌水后表面的结皮、湿时不粘、干时不裂,能保持适当的水肥条件的丰富的养分。
盆土配制的原料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就地取材,选用来源广泛,成本低、不带病虫、无污染的物质和材料。 3、种植方法 种植时期以5月上旬为佳,春季或秋季基本上也可以。
应当注意避免潮湿的梅雨季节或气温超过30℃以上的盛夏。 如果种植的目的是欣赏花卉及生育,应选购茎粗又结实的芦荟。
若以分株的方式获得芦荟,可选春天发根的粗苗,或茎粗在2。5厘米以是的插条用芦荟。
像这种芦荟成长讯速,在成长过程中一年至少要移植一次,可能的话,最好在春、秋各换一次。 种植后,充分地浇水即可。
4、温室栽培技术 温室栽培是指不适宜芦荟生长的地区,如寒冷、多雨地区,利用防寒、防雨或其他设施,利用人工设备提供满足芦荟生长发育的温湿度、水分、土壤肥料,甚至空气成份等外界条件。 温室地址的选择,应考虑到芦荟适合在阳光充足、排水育好的肥沃松疏地块中种植。
选地时要长远规划,综合考虑,特别地大面积生产芦荟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路边,以便将来生产的芦荟能及时外运。 温室形式有风障、冷床、温床三种。
能够保持较高的空气浓度、一面坡温室、节能型温室、美国胖龙温室,其中节能型温室最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栽培生产芦荟。 温室可用透明覆盖材料聚乙烯、聚氯乙烯薄膜、长寿膜(PE防老化膜)、PVC多功能复合膜等搭建。
除塑料薄膜外,为防止夜间大棚风的热量散失,产生霜冻,还要在塑料棚下加盖草帘、纸被、超微棉多合编织布防寒帘等。 5、简易大棚栽培技术 简易大棚结构比较简单,可以随意拆装、更换地点。
但芦荟 属于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种植后多年不宜移植,且不耐寒。根据我国气候区域的特点,简易大棚适宜长江流域、华南北部、福建西北部地区使用。
它可以保证芦荟安全越冬,还能够避免梅雨季节和夏季高不曙曝晒的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 简易大棚可分为拱圆型塑料大棚,单斜面、双斜面塑料大棚,圆型充气大棚,菜窑型塑料大棚,连栋塑料大棚等几种类型。
建筑简易大棚,选址应当考虑主要的因素有: 既要通风好,又不能在风口处,以避免大棚受风害侵袭而遭到毁坏。 地势要有灌溉条件,地下水位较低,以利于及时排水和避免地面积水。
土质肥沃疏松,以利透气和芦荟生长。 建棚地点应距道路近些,便于日常管理及产品运出。
6、精细整地和增施肥料 在选好芦荟种植地以后,要及时整地。一般要在定植前半个月出地耕翻晒白,以利于土壤熟化,促进芦荟幼苗发根。
施足基肥,是芦荟获取高产的关键。每公司可施优质腐厩肥1。
5吨,而且要深施15-20厘米以下,为芦荟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施肥结合深耕是改善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两者结合可使土肥充分融合,满足芦荟的营养需求。 深耕结合细耙,增加活土层。
耙碎耙细有利于切断土壤毛细管作用,水分太多时,可以及时散墒;水分不足时,又能减少土。
7.芦荟的种植方法
我查了好多资料感觉这篇比较好,长点但是有用,耐心的看看对你会有帮助的。
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的生长不良。
芦荟怕寒冷。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在5℃左右停止生长,它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湿度为45%~85%。利用大棚保温栽培将解决北方地区大面积栽种芦荟的越冬问题。 芦荟和所有植物一样,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芦荟在15℃~35℃左右生长最快,我国3~10月份,大部分地区都符合这个温度。这期间要加强管理,多次松土除 草,可促进土壤的通气性,加速转化土壤养分,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抗病能力,达到快速健康成长。
芦荟的种植方法
(-)简介
芦荟是百合科多年生多肉类植物,有500多种。芦荟形状差别很大,千姿百态,花色、叶型各有特色,可适于各种不同的栽培目的,深受人们的喜爱。芦荟的英文名为ALOE,来源于 *** 语ALLOEH,其意是“苦味”。芦荟属中的一些种株型奇特,叶片肥厚,具有医疗、美容、保健等多种功能。芦荟的药用范围很广,被称为“不需要医生”的植物,人们很早就知道它可以作为泻药及胃肠药来用,同时对于日常的伤害,如烫伤、刀伤等,是最适合拿来做应急处理的药物,长期以来,芦荟一直是深受民间喜爱及依赖的家庭常备药。
(二)芦荟的盆栽技术
1、配制芦荟盆土的常见天然材料
1)腐殖土:常用的腐殖土是通过搜集枯枝落叶经堆腐而成,从花鸟商店也可购到含有丰富有机质的腐殖土。
2)泥炭土:又称草炭土、泥煤,含氮量丰富,花鸟商店也可购到。
3)木屑土:保水性强,透气性差,呈中性。利用木屑配制的培养土,效果好,根群发达,生长旺盛,质地也较轻。
2、选盆、上盆和换盆
1)选盆:花盆是芦荟盆栽中极为重要的器具,也是最基本的器具。(不同类型的花盆有:泥瓦盆、紫砂盆、瓷盆、塑料盆。)
2)上盆:将芦荟从地里或育苗容器内移出装入花盆的过程称为上盆,具体过程如下表:
表一 上盆二步曲
上盆前 在盆底先放一块碎瓦片,再填放盆土。
上盆时 先把种苗在盆中央放正,让根系舒展,再添加培养土,尽量将苗扶正。最后,慢慢向盆内浇透水,放在半荫处养护。
(3)换盆:芦荟生命力极强,通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芦荟的根系就会布满全盆,盆土越来越少,将严重影响芦荟植株的进一步生长,这时需要把芦荟根团从原盆中脱出,更换一些新的营养土,换入一个更大的花盆中,这就是换盆。换盆时间,以每年春天4----5月份和秋季9----10月份最为适宜。具体过程如下表:
表二 换盆二重奏
换盆时小型花盆:先将盆中芦荟株头朝下,用一只手把住盆土,另一只手掌拍打盆的外壁,盆土和盆壁自动分开,然后连土带芦荟植株一起移入较大花盆中。
较大花盆:一只手不能托起,将带芦荟植株的大花盆在松软的地土,来回滚动,然后,一人棒往芦荟,另一人脱去旧盆,再将整个土团带芦荟植株移至更大一号的花盆。
3、管理和养护
1)浇水:芦荟比较耐干旱,是一种适宜盆栽的观叶植物,在一般情况下,十天半月不浇水,问题也不大,虽然影响芦荟正常的生长量,但不会引起干旱死亡。相比之下,由于浇水过多,使盆土长期积水,芦荟根系因氧气不足而发育不良,最后发黑坏死和造成烂心死亡。
2)观察:不同季节与盆栽芦荟浇水的密切关系。
3)记录:如下表:
季节气 温 浇水次数
春季 15℃---25℃ 5---7天浇1次
夏季 气温高 2---3天浇1次,早晚可向叶面喷水1---2次
秋季 15℃---25℃ 5---7天浇1次
冬季 5℃---10℃ 15---20天浇1次
(4)施肥:
堆肥:利用各种植物的残枝落叶和有机废弃物,经微生物发酵堆沤而成的一种安全有机肥,养分丰富,肥效持久。
饼肥:即各种植物性的含油质果实经榨油后所剩下的油粕。饼肥含氮量较高,容易为植物所吸收。
8.怎样种植芦荟
芦荟的种植方法 (-)简介 芦荟是百合科多年生多肉类植物,有500多种。芦荟形状差别很大,千姿百态,花色、叶型各有特色,可适于各种不同的栽培目的,深受人们的喜爱。芦荟的英文名为ALOE,来源于 *** 语ALLOEH,其意是“苦味”。芦荟属中的一些种株型奇特,叶片肥厚,具有医疗、美容、保健等多种功能。芦荟的药用范围很广,被称为“不需要医生”的植物,人们很早就知道它可以作为泻药及胃肠药来用,同时对于日常的伤害,如烫伤、刀伤等,是最适合拿来做应急处理的药物,长期以来,芦荟一直是深受民间喜爱及依赖的家庭常备药。 (二)芦荟的盆栽技术 1、配制芦荟盆土的常见天然材料 1)腐殖土:常用的腐殖土是通过搜集枯枝落叶经堆腐而成,从花鸟商店也可购到含有丰富有机质的腐殖土。 2)泥炭土:又称草炭土、泥煤,含氮量丰富,花鸟商店也可购到。 3)木屑土:保水性强,透气性差,呈中性。利用木屑配制的培养土,效果好,根群发达,生长旺盛,质地也较轻。 2、选盆、上盆和换盆 1)选盆:花盆是芦荟盆栽中极为重要的器具,也是最基本的器具。(不同类型的花盆有:泥瓦盆、紫砂盆、瓷盆、塑料盆。) 2)上盆:将芦荟从地里或育苗容器内移出装入花盆的过程称为上盆,具体过程如下表: 表一 上盆二步曲 上盆前 在盆底先放一块碎瓦片,再填放盆土。 上盆时 先把种苗在盆中央放正,让根系舒展,再添加培养土,尽量将苗扶正。最后,慢慢向盆内浇透水,放在半荫处养护。 (3)换盆:芦荟生命力极强,通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芦荟的根系就会布满全盆,盆土越来越少,将严重影响芦荟植株的进一步生长,这时需要把芦荟根团从原盆中脱出,更换一些新的营养土,换入一个更大的花盆中,这就是换盆。换盆时间,以每年春天4----5月份和秋季9----10月份最为适宜。具体过程如下表: 表二 换盆二重奏 换盆时小型花盆:先将盆中芦荟株头朝下,用一只手把住盆土,另一只手掌拍打盆的外壁,盆土和盆壁自动分开,然后连土带芦荟植株一起移入较大花盆中。 较大花盆:一只手不能托起,将带芦荟植株的大花盆在松软的地土,来回滚动,然后,一人棒往芦荟,另一人脱去旧盆,再将整个土团带芦荟植株移至更大一号的花盆。 3、管理和养护 1)浇水:芦荟比较耐干旱,是一种适宜盆栽的观叶植物,在一般情况下,十天半月不浇水,问题也不大,虽然影响芦荟正常的生长量,但不会引起干旱死亡。相比之下,由于浇水过多,使盆土长期积水,芦荟根系因氧气不足而发育不良,最后发黑坏死和造成烂心死亡。 2)观察:不同季节与盆栽芦荟浇水的密切关系。 3)记录:如下表: 季节气 温 浇水次数 春季 15℃---25℃ 5---7天浇1次 夏季 气温高 2---3天浇1次,早晚可向叶面喷水1---2次 秋季 15℃---25℃ 5---7天浇1次 冬季 5℃---10℃ 15---20天浇1次 (4)施肥: 堆肥:利用各种植物的残枝落叶和有机废弃物,经微生物发酵堆沤而成的一种安全有机肥,养分丰富,肥效持久。 饼肥:即各种植物性的含油质果实经榨油后所剩下的油粕。饼肥含氮量较高,容易为植物所吸收。
希望能帮到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zhiwuwang看看哦~我在那里学了不少知识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57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