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生姜盆栽的方法有哪些
生姜的需求量很大,所以 种植 生姜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那么生姜怎么盆栽种植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生姜盆栽种植 方法 ,一起来看看。
欢迎点击?
?生姜盆栽种植方法
?生姜的种植技术
?生姜的功 效作 用
?生姜的食用方法
生姜盆栽种植方法
1、生姜苗的培养方法
你可以到市场上买一些带小芽和泥土的生姜,这些新鲜的姜在阴凉处放几天就能冒芽(选择块茎饱满、健壮的)。
2、盆栽种植方法
已经冒芽的状茎切成小块,每一块都要有三个以上的小芽,盆栽土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土,堆肥土就更好了。
容器最好选宽且浅的盆,生姜种到土里3厘米左右即可,芽眼要向上。
3、生姜的生长时长
把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保持土壤湿润,确保不会晒到太多的阳光,生姜生长缓慢。
几个星期之后才能看到芽冒出土壤,这时候还是需要定期浇水,冒芽后经常用喷雾瓶喷,这时候也要开始给一些光照了。
4、水分需求
生姜的生长是很需要水分的,不要让土干透,也不能浇太多水,盆土不能积水。
生姜需要高湿度,所以要经常给它喷雾,保持环境湿润,空气干燥容易长叶螨,每3~4周给一次有机肥或腐熟的粪肥。
5、收获生姜
整个过程下来,也许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将发芽的生姜随意种在盆里,但实际上阳台上的种的生姜也是可以收获的。一般4个月就能长成,当然养得越久收获就越大,养4个月的时候可以拔起来切掉一部分用来吃,嫩芽继续栽培。
生姜盆栽种植步骤步骤一、生姜种植地的准备:
生姜种植在畦面开180厘米宽、10厘米深的两条沟,沟内以畜禽粪铺底,每667平方米施饼肥75公斤,还应施入复合肥15-20公斤,作为种肥,施后应盖土3-4厘米,等待下种。
步骤二、生姜的种植密度:
生姜种植密度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各地网友的生产 经验 和试验结果,从姜田肥力、种姜大小及管理水平等因素考虑,一般将生姜的种植密度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1、如低肥水姜田、种姜块小于50g,可采用行距48-50厘米,株距14-15厘米,每667平方米株数9000株左右,产量约1500公斤。
2、如中等肥水姜田、姜块50-75g,可采用行距50厘米,株距16-17厘米,每667平方米株数为8000株左右,产量在1500-2250公斤之间。
3、如高肥水姜田、姜块50-75g,可采用行距50厘米,株距19厘米,每667平方米株数为7000株,产量在2250公斤以上。
在以上三种类型中,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达不到要求,就要相应加大种植密度。
步骤三、生姜的定植方法:
生姜的种植可以分为露地栽培,其中有平畦栽、窝栽和埂栽三种形式,或者采用小拱棚栽培;也可以进行地膜覆盖栽培。
建议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因具有增温保肥、保水、土壤疏松的作用,促使生姜出苗早,苗齐、苗壮,长势旺,可增产30%-50%以上。
生姜定植注意要点:在定植时最好姜芽方向一致,每行成一直线;贴姜时姜芽向上,便于迅速出土;种姜下地后,盖上种肥,以满沟略高出为宜,种肥不多时,可用土代替。
种植生姜盆栽的要点一、催芽
生姜发芽温度较高,所以要在箱或钵中培育出芽。可用腐叶土或稻草等垫筐内,放入种姜,再覆土3-5公分或稻草将种姜盖住,保持湿润和20-30?C温度催芽。大概一个月,种姜发芽。
二、切芽
催芽后的种姜,切分时每块带1-2个芽,重量在60克左右。
三、栽种场所
与前次种植间隔3-4年,对排水性、保水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仔细翻耕,施堆肥和一些复合肥作基肥,再盖隔离土。定植间隔30公分定植种姜,注意埋土时要保证姜芽的头部露出土面,定植不要太深
四、管理遮阴:
姜属耐阴植物,不耐高温和强光。但散射光对生长有好处,因此夏天要遮阴,降低照射强度,以利植株生长。遮阴可与瓜果类等植物套作,利用植物遮阴,也可用遮阳网等遮阴。秋天光照强度减弱,再撤去遮阴。
五、防旱防涝,追肥培土:
姜即不耐干旱也不耐涝,对水分要求严格,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夏季高温应及时浇水降温,以早晚浇水为好。雨天及时排涝,以减少姜温的发生。姜的根茎生长需要黑暗湿润的环境,随着根茎向上生长,根茎容易露出地面,因此在主茎长出5-6片叶子时,第一次追肥培土,然后每隔2个星期在植株的周围追肥、中耕
六、采收
1、地上植株5片叶子时,小心将植株根部土壤拨开,取出种姜后再覆土盖根,采收种姜。
2、夏天根部变成红色可采收嫩姜。
3、不采收继续生长,让叶子变黄,根块肥大,11月前后便可采收老姜。
>>>下一页更多精彩?生姜种植技术?
生姜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中耕除草
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因此不宜多次中耕,以免伤根。一般在出苗后结合浇水,中耕1至2次,并及时清除杂草。进入旺盛生长期,植株逐渐封垄,杂草发生量减少,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除草。无公害生姜生产,最好不用除草剂防除杂草,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或覆盖白色地膜再盖一层薄土等方法防除杂草。
浇水
姜不耐旱,根系又浅,应合理浇水,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幼苗期虽需水不多,但根系吸收力弱,应小水勤浇,浇后浅耕保墒。夏季勤浇水,可降低地温,以早、晚浇水为好,田间积水过多应及时排涝。立秋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多,应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至80%。收获前3天浇最后一水,以便收获时姜块上可带潮湿泥土,有利于贮藏。
追肥与培土
姜极耐肥,除施足基肥外,应多次追肥。幼苗期为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应追一次“壮苗肥”,每亩随水冲施腐熟人粪尿10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立秋前后,姜苗处于“三股杈”阶段,是生长的转折期,也是吸肥量变化的转折期,应追施“转折肥”,可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并配合施入三元复合肥15至20千克。9月上旬前后,姜的根茎进入旺盛生长期,为促进姜块膨大,防止早衰,追一次“补充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30千克。
姜的根茎在土壤里生长,要求黑暗、潮湿,需要进行培土。一般于立秋后结合拔草和施肥,培土2至3次,逐渐将播种沟变成垄,防止根茎露出地表。
采收留种
姜不耐寒,通常于10月中、下旬初霜到来之前收获。收后自茎杆基部削去地上茎(保留2厘米至3厘米茎茬),不需进行晾晒。
采收
姜的采收与其它蔬菜不同,可分嫩姜采收、老姜采收及种姜采收三种方法:
⑴采收嫩姜,可作为鲜菜提早供应市场。一般在8月初即开始采收。早采的姜块肉质鲜嫩,辣味轻,含水量多,不耐贮藏,宜作为腌泡菜或制作糟辣椒调料,食味鲜美,极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
⑵老姜采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进行。待姜的地上部植株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收。这时采收的姜块产量高,辣味重,且耐贮藏运输,作为调味或加工干姜片品质好。但采收必须在霜冻前完成,防止受冻腐烂。采收应选晴天完成,齐地割断植株,再挖取姜块,尽量减少损伤。
⑶种姜的采收,一般掌握在地上植株具有4至5片叶片时,大约在6月中下旬进行。采收时小心将植株根际的土壤拨开,取出种姜后再覆土掩盖根部。若采收过迟伤根重影响植株生长。
留种
留种用的姜块,最好另设留种田进行栽培,在生长期间多施钾肥(草木灰等),少施氮肥(如尿素等)。采收时晾晒数天,降低种块水分进行贮藏。也可在大田生产中选择植株健壮、姜块充实、无病虫害感染、不受损伤的姜块,进行晾晒后,贮藏作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5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