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正邦集团的集团简介
正邦集团成立于1996年,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江西省规模最大的农业企业,集团旗下有农牧、种植、金融三大产业集团。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江西省首发上市公司。集团现有35800多名员工,全国拥有315家分(子)公司。2012年集团总产值突破260亿元。名列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财富中国500强,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中国饲料工业10强,全国生猪养殖企业10强,全国种鸭繁育企业10强。正邦集团是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机构、国家博士后工作站。
正邦集团在“十二五”期间,倾力进行第二次创业,着力打造“百千万亿工程”,即百万亩油茶种植、百万吨大米加工、千万头生猪养殖、千万吨饲料、百亿肉食品工程和鸭苗年产2亿羽工程。力争在种鸭、种子、生物农药等产业打造三到五家上市公司。预计到2015年正邦集团总产值将突破500亿元,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农牧企业之一。
集团已经形成以饲料、养猪、动物保健、乳品、畜禽加工、农化(农药制剂和原药生产)等为主要产业的大型农牧企业集团。饲料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十位;养殖产业不仅在种猪繁殖、育种方面领先于国内同行,而且拥有江西最大的、科技含量最高的商品猪养殖基地;动物保健产业拥有四个大型的GMP生产基地,水针剂生产线规模居全国第一;农化产业涉足农药制剂和原药生产,其中农药制剂生产规模进入全国三强,原药生产拥有全国领先的万吨级三唑磷生产基地。
集团的饲料、养殖业务全部由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正邦科技(代码:002157)于2007年8月1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江西省民营企业第一家首发上市公司。
养猪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正邦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1年集团总资产突破200亿人民币,员工3万多人。集团有300多家分/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销售网络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集团已经形成以饲料、养猪、动物保健、乳品、畜禽加工、农化(农药制剂和原药生产)等为主要产业的大型农牧企业集团。
2017年上半年过去,牧原生猪出栏295万头,相当于2016年全年的量。
2017年预计在2016年的基础上直接翻一番,将达到600万,甚至800万头。
不得不说,牧原应该是这两年生猪出栏增长最快的企业。
NO3.正大
对于正大,根据静书统计的资料来看,其在中国的生猪产能已经有至少1500万头,包括在建和刚拿下的项目。但是根据今年5月猪易传媒采访正大高层的资料来看,正大目前的生猪出栏仍旧维持在300万头左右。
NO4.雏鹰农牧
对于雏鹰农牧来说,也是公司+农户,但是其加的方式与温氏又不同,雏鹰的农户,养的是母猪。并且,雏鹰农牧作为上市企业第一个上市的养猪企业,如今在养猪上的心思却不那么专一。金融、电竞、电商,食品,雏鹰农牧都有涉猎。
在生猪养殖上,进展缓慢,2017年上半年生猪出栏119万头,同比去年增长了16万头。
NO5.正邦
如果说2017年养猪的口号喊得最响亮的,那自然是正邦。
早在2013年之前,正邦就提出了2016年生猪出栏要达到1000万头的目标,2013年正邦生猪出栏还在114.98万头。
尽管目标没有完成,但是2016年5月的时候,正邦董事长林印孙提出,2020年控制生猪规模要达到5000万头。其中自养1000万,公司+农户1000万,饲料服务3000万头。
但这还不是终极目标,2017年2月,正邦集团总裁林印孙又提出了7000万头生猪战略目标。
这还不算完。
君不见,今年4月份福州的饲料工业展上,正邦又调回到5000万头的目标。
根据数据显示, 2017年上半年生猪出栏96万头,同比去年非但没有增长,还下降了30万头。
NO6.宝迪
对于宝迪,也算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养猪的时间够久,体量也足够大,但是在养猪的步伐上,却一直停滞不前。 根据最新资料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宝迪也加快了猪场项目的建设。
NO7.中粮肉食
如果说集万千宠爱为一身的养猪企业,那必然是中粮肉食。一个是国企的背景,一个是香港的上市企业,可以说占尽了各种资源和优势。
2017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101万头,同比增长35.7%。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年6月,中粮宣布,也要走“公司+农户”的模式。
NO8.扬翔
对于扬翔,2015年生猪出栏80万头,2016年120万头左右。不仅仅增量较快,其成本控制也较低,据了解,目前扬翔的成本在5.5元左右。其高层表示,未来扬翔的目标是4.5元。
NO9.新希望六和
2016年2月份宣布转型养猪的新希望六和,这两年的进展也令人瞩目。特别是其夏津的猪场,psy达到30,料肉比可以做到2.3。
根据了解,2016年新希望六和生猪出栏110万头,但是2017年,也讲翻一倍,达到250万头左右。并且,新希望六和目前已经囤下了足够900万头生猪出栏的土地。
NO10.金锣
在今年一次山东畜牧业协会的会上,金锣的一位代表曾说过,2016年生猪出栏100万头,2017、2018这两年,争取再达到200万头。
并且,按照今年的预计,佳和农牧、铁骑力士、特驱生猪出栏将超过100万头。
文章的最后,我们来看养猪业前二十大排名!
其他基本为年出栏40-80万头的企业,有天邦、新大牧业、新五丰、环山、安佑、大北农。其中,大北农生猪出栏增长也较为迅猛,预计2017年将达到120万头,增长高达300%。
以上排行榜上的企业,除了牧原完全是自繁自养,其余企业多少都涉及了公司+农户的模式。特别是一些缺乏自己种猪场的企业,没有足够的仔猪供应,会抓其他猪场的仔猪来交给农户放养。这种情况,风险很高。在2016年猪价较高的时候,这么操作,多少还是有利可图。而一旦猪价大幅下跌,跌破6.5元,那么很多放合同猪的饲料企业将直接亏损。
新希望六和夏津农牧总经理张涛曾表示:“曾经有竞争对手到这一带来,开出了250-300元的代养费,跟我们争夺农户。但他们的整体效率不如我们,去年猪价高的时候还能撑得住,今年就不能坚持下去了。我们就曾经有几个合作养殖户,去年有段时间曾经被竞争对手开出的高价吸引走,结果到今年又回来找我们,求着要和我们重新合作。”
但是今年猪价来看,跌破13元还仅仅是个开始,下半年生猪行情同样不容乐观。再看2018年,2019年,更是硝烟弥漫。好在,各大企业可以根据对行情的把握,在调整生猪出栏的速度,以防止猪价大跌时候过度的亏损。
表面上看起来,各大巨头养猪,要争抢的是散户退出的市场份额。但是不要忘了,在面对猪周期的时候,不是以规模论英雄,而是成本。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5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