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怎么种植
龙眼种植方法:地块选择、合理栽植、除草施肥、整形修剪。
1、地块选择
由于龙眼是南亚热带水果,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因此栽植时应该选择冬季无严寒霜冻、背风向阳的丘陵山地或平地,以土层深厚的砂质红壤或砂壤土为宜,然后进行全面深翻整地。
2、合理栽植
在整理好的地块中添加腐熟农家肥后搅拌均匀,并按株行距5米×7米挖大穴,穴直径为100厘米、深80-90厘米,然后把龙眼幼苗放进穴中,扶正并填土踏实,最后浇灌定根水,用干草覆盖穴面。
3、除草施肥
栽植龙眼的果园每年应该锄草松土3-4次,起到消灭杂草、保水保肥的作用,对于恶性杂草,可以用20%草甘膦乳剂每亩1.5千克进行喷除,并在每次新梢抽生前,结合松土施加氢磷钾复合肥。
4、整形修剪
龙眼树在定植后2-3年内,当植株上有3-4个主枝均匀分布后,要逐年进行修剪,以增加分枝级数,形成圆头形树冠,而且在春夏季要对新梢摘心,剪除下垂枝、内膛枝和病虫枝,防止树冠过低。
龙眼成熟季节:
龙眼通常在5~10月成熟,但龙眼的成熟期依据地域和品种而不同。从地域来看,泰国龙眼成熟期在5月下旬,广州龙眼成熟期在7月中旬,广西龙眼成熟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福建龙眼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
从品种来看,“福眼”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东壁”8月下旬成熟,“乌龙岭”9月上旬成熟,“松风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立冬本”10月下旬成熟。
长乐青山龙眼产自哪里
龙眼是一种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它本身的营养价值较高,在晒干后名桂圆,可入药,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益心脾、补气血,功效强大,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那么在种植龙眼是需要什么条件呢?一起来看看吧。
1、温度要求
龙眼适宜生长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中,凡是冬季无霜或者是短期的微霜的地区皆能正常生长。它的年平均生长适温在21-23度,在1月时气温在12-16度,在冬季不能低于零下1度,如果气温低于0度,它的幼苗会受冻易死亡,当温度低于零下4度时,成年植株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冻坏。所以种植龙眼前,首先要检测当地的气温是否满足它的生长所需。
2、土壤要求
龙眼对于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在贫瘠、干旱、酸性鹅土壤中,它也能正常生长,但是如果是表层为沙壤土,底层是黏土的地块,种植龙眼时植株寿命较短,产量较低,经济收益差。龙眼适宜种植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性好、通透性好的土壤中,在种植前可将土壤翻耕,在施入有机肥做基肥,这样龙眼能生长较好,产量极高。
3、水分要求
龙眼喜湿、耐旱的果树,但是怕涝,在整个生育期间,它的每个生长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在秋梢到春梢的这段时间,它对于水分的需求是比较少。这样才可以避免抽发冬稍,积累更多的养分,有利于来年花芽分化以及开花结果,在夏季7-8月时对于水分的需求较多,如果这段时间缺水,会影响到根系和枝梢的生长,从而影响到产量和品质。在果实快成熟时,对于水分的要求也极高,久旱骤雨和久雨骤旱都会引起裂果和落果,所以要做好水分的调控。
以上是龙眼的种植条件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长乐青山龙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长乐青山龙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青山龙眼自宋代起就是“贡品”。然而,20多年前,这一“千年贡果”因让其“自生自灭”,品质大不如前而乏人问津。
2008年,青山村成立了龙眼协会。他们做了3件事:技术把关、打造品牌、统一销售。此后,青山龙眼身价一路飙升,如今1公斤卖到了30元。
黄发钳是青山村一位普通农民,种植了20亩、600多棵龙眼树。17日上午,他带着记者来到他的龙眼林,正值青山龙眼成熟的季节,一棵棵龙眼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他刚接到村里的龙眼协会的通知,又来了个500公斤的订单,他得赶紧招呼工人采摘。
“核小、质脆、单果大、味香。”黄发钳带着记者在果园里一边转悠,一边介绍说,青山龙眼自宋代起就赫赫有名,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当年,朱熹女婿黄勉斋曾将它敬献给宋光宗,宋光宗尝后赞不绝口,钦定为贡品,并特赐“黄龙”匾额。
地域范围
青山龙眼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长乐市古槐镇、鹤上镇、潭头镇、江田镇等18个镇乡。长乐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南接福清市、西界闽侯县,与台湾一衣带水,与马尾区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4′-119°59′,北纬25°40′-26°04′,陆地总面积658平方公里。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长乐市地貌属福建省东部沿海花岗岩低山丘陵及冲积海积平原区,北部临江、东部和南部濒海,西面靠山,地势由南部与中部向北部及东部渐次下降。长乐主要有6种地貌类型:丘陵山地、平原、砂丘、河谷盆地、岛屿与滩涂、河心洲。土壤的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5-2.5%之间,富含硼等多种微量元素。
(2)水文情况:长乐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年降雨量均在1200-150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358.7毫米,多年平均年降水9.052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647毫米,径流分布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沿海地区和海岛比较缺水,在北部的大埔尾年平均降雨量近1800毫米,沿海岛屿平均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境内地区降雨量具有雨量多、强度大、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地域降雨量变化悬殊等特点。
(3)气候情况:长乐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降水量1358.7毫米,日照时数1665.1小时。主要自然灾害为风灾(台风)、水灾、旱灾。
(4)人文历史情况:长乐栽培龙眼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应始于唐宋时期。《福建通志》载:“长乐青山下村为宋大儒黄勉(朱熹的学生)的故居,旧传黄勉斋有手植一株龙眼品质绝佳。”宋朝时,青山龙眼就开始作为贡品进贡朝延,宋光宗皇帝曾赐匾青山龙眼为“黄龙”(因青山黄勉斋进贡的龙眼)。明弘治《刘志》物产篇有龙眼的记载,赋贡篇也记述长乐生产的龙眼和宝圆(龙眼干)曾定额进贡朝延,可见当时龙眼栽培之盛,据清同治用彭老藻、杨希润所修的《长乐县志》记载:“龙眼大寸许者为宝圆,树径三接者为顶圆,树未接者曰野老,核初种经十年始实,实甚小者俗呼“椒眼”。可见在明、清时期,长乐龙眼栽培已盛行高空压条方法,推广繁殖大量的优质良种。90年以后,我市大面积发展龙眼种植,现在龙眼已经成为我市最主要的果类,长乐市龙眼栽培面积3000公顷,其中采摘面积2900公顷,年产量28300吨,年收入16980万元。占全市果树栽培总面积的55%以上。成熟期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10月中旬。产品主要销往长乐当地及福州市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6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