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清朝一亩田产多少稻谷

南方水稻平均亩产清四川《彭县县志》说:“亩产米一石二斗为上,一石为中,八九斗为下。”即中等水平田亩产稻谷2石。骆秉章说:“湖南有田百亩,可收租谷百石。”按对半租,亩产稻谷也是2石。陈瑚说:“百亩之产,入租百石,千亩之产,入租千石。”也是指亩产稻谷2石。总的看,清代前期南方各地稻谷平均亩产2石。

清朝一亩田产多少稻谷

总之,复种稻平均亩产2石,一季晚稻平均亩产3石。清代之石稍大,折合今市制亩产292斤(复种稻),一季晚稻折合今市制亩产397斤(2.72石)或 438斤(3石)。

各国的稻米产量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与汉代并称的繁荣时期,唐量亩产再考虑到种豆等因素,与汉一样,打九四折,折合今市制为亩产334斤。

宋代南方水稻的亩产折合今市制亩产381斤,但北方产量较差,宋代南北方粮食平均亩产合今市制亩产309斤。

元代北方粮食产量有所恢复,南北方粮食平均亩产折合今市制为亩产338斤。明代的耕作水平又有提高,生产经验更为丰富,粮食亩产比宋元有所提高。

一亩田可产1600斤(800公斤)水稻。

1996年,农业部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至2000年,我国已育成几个超级杂交稻组合,实现了第一阶段单季水稻产量指标;从2001年起,我国开展了第二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选育,并已取得突破,且提前一年实现了第二期的目标。2006年,国家科技部立项和启动了第三阶段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即到2015年第三期单季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基地的产量指标是900公斤/亩。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粒)去壳后称大米、香米、稻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6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