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都昌的土特产是什么?
1。豆参
豆参保持了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且熟食绵软,是老幼咸宜的佳品。豆参可以单独成菜,菜形美观,口味独特。尤其是和鸡、肉、鱼等一同炆煮,它饱吸高汤浓汁,浑身水亮,一口咬下,热汤四溢,绵软如絮,鲜香满口,令人不愿辍筷。都昌名菜鲇鱼炆豆参,就是用豆参和鄱阳湖中肉质细嫩的鲇鱼炆煮,味道异常鲜美,凡是来都昌的客人都喜欢品尝的的佳肴。
2。银鱼
鄱湖银鱼形如玉簪、洁白透明、肉质细嫩、肉味异常鲜。在100克银鱼干中,含蛋白质72.1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0.5克,还含有钙、磷、铁等,具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等功能,适宜脾胃虚弱的人食用。
3.都昌青虾
青虾又称河虾,学名叫日本沼虾,是一种淡水优良虾类,一年四季都有出产,但4月至9月为生产旺季,此时体大壳软、肉质鲜美爽口,是最好吃的季节。青虾以往多为野生,近年许多地方已开展人工养殖,当年育出的虾苗,在环境条件好、饵料丰富的情况下,饲养3个月使可长成商品虾上市,所以许多地方经常都有青虾出售。青虾由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有药用价值,故是虾类肴中食疗佳品和良药,所以向来受到人们喜爱。
青虾的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100g鲜虾肉中含蛋白质16.4g,脂肪1.3g,糖类0.1g,灰分1.2g以及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其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鱼蟹类,而其脂肪含量却比一般鱼蟹低,真正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中营养食品。此外,青虾每100g虾肉中还含有钙99mg,磷205mg,铁1.3mg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维生素,而且虾肉蛋白质易消化又不腻滞,其作为营养佳肴的食法有白灼虾、蒜蓉虾、油炸虾和烩虾仁等多种,均极鲜美。
青虾更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食疗功效。它味甘而性温,不仅适合于平时不太受得寒凉食物的人,而且青虾肉有补肾壮阳之功。据《本草纲目》及其他有关药书记述,凡男子肾亏阳痿、精冷精稀,均宜常吃青虾。阳痿有多种原因,如果是因营养不良引起的阳痿,常吃些青虾就会有帮助。据记载,民间常用生虾60g放在半杯黄酒中,煮沸后吃虾喝酒,每日一次,连服半个月,或将鲜活青虾、鸡蛋、韭菜适量,加油盐炒熟吃,每天1~2次,连服数月。同时停止房事一两个月,对阳痿会收到较好疗效。另据现代药书记载一补肾助阳方:用青虾肉500g,蛤蚧2只,蜀椒、茴香各200g,同以青盐化酒炙炒,再加木香粗末50g和匀,趁热密封收藏。每服一匙,空服嚼服,盐酒送下,便可收到疗效。
江西的地理对轻工业发展有什么好处
一、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远在隋代就有“狮”、“象”、大曾的制作。
二、四特酒
四特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以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续渣混蒸、“三进四出”操作,老窖固态发酵,缓气蒸馏,量质摘酒,分级入库,经贮存、勾兑等多道程序精工酿制而成,属“特香型”白酒。
三、狗牯脑茶
狗牯脑茶,江西省遂川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狗牯脑茶是江西珍贵名茶之一,产于罗霄山脉南麓支脉,遂川县汤湖乡狗牯脑山。该山形似狗头,取名“狗牯脑”,所产之茶即从名之。
四、赣南脐橙
赣南脐橙,江西省赣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赣南脐橙年产量达百万吨,原产地江西省赣州市已经成为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
五、南康甜柚
南康甜柚,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康甜柚在赣州市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特定的环境气候和土质条件,加上传统的种植技术,形成了南康甜柚特有的外形特征,果皮具芳樟香气,果肉脆嫩。
百度百科-景德镇陶瓷
百度百科-四特酒
百度百科-狗牯脑茶
百度百科-赣南脐橙
百度百科-南康甜柚
江西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易变,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气候明显。由于江西地势狭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全省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江西省年平均气温 18℃ 左右。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年均气温略低,约在 16℃ 到 17℃ 之间;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约在 17℃ 到 18℃ 之间;抚州、吉安地区南部和信江中游约在 18℃ 到 19℃ 之间;赣南盆地气温最高,约为 19℃ 到 20℃ 之间。 全年全省极端最高温度南北差异不大,甚或略呈北高南低现象, 但几乎都接近或超过 40℃,个别县区日最高气温曾经达到过 44.9℃。极端最低气温则南北差异较大: 九江大部分地区在 -12℃ 到 -14℃ 之间, 个别县区还出现过日最低气温 -18.9℃ 的极端最低值;赣南则在 -5℃ 左右,全省其他地区一般在 -7℃ 到 -12℃ 之间。
江西年均日照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97千卡到114.5千卡;都昌县最多,铜鼓县最少。年均日照时数为 1473.3 小时到 2077.5 小时;都昌县最多,崇义县最少。江西多雨。年均降水量 1341 毫米到 1940 毫米,一般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盆地少。武夷山、怀玉山和九岭山一带年均降水量多达 1800 毫米到 2000 毫米,长江沿岸到鄱阳湖以北以及吉泰盆地年均降水量则约为 1350 毫米到 1400 毫米,其他地区多在 1500 毫米到 1700 毫米之间。全年降水季节差别很大。秋冬季一般晴朗少雨,1977 年大部分地区整个秋冬季以阴雨天气为主的现象较为少见。春季时暖时寒,阴雨连绵,一般在四月份后全省先后进入梅雨期。五、六月份为全年降水最多时期,平均月降水量在 200 毫米到 350 毫米以上,最高可达700 毫米以上。 这一时期多大雨或暴雨,暴雨强度为日降水量50 毫米到 100 毫米, 最大甚至可达 300 毫米到 500 毫米以上。7 月雨带北移,雨季结束,气温急剧上升,全省进入晴热时期,伏旱秋旱相连,而从东南海域登陆的台风将给江西带来阵雨,缓解旱情,消减炎热。降水量除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外,年际变化也相当悬殊,最多年份可达最少年份一倍以上。除庐山外,全省年均风速为每秒 1 米到每 秒3.8 米,最小为德兴市,最大为星子县。年均大风日 0.5 天到 28.5 天,最少为宜黄县,最多为星子县。鄱阳湖滨,赣江、抚河下游和高山顶及峡谷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均风速在每秒3米到每秒5米。
全省主要自然灾害有寒害、洪涝、干旱和冻害以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江西全省种子植物约有4000余种,蕨类植物约有470种,苔藓类植物约有100种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达五百余种,有标本依据的就有300余种,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种。植物系统演化中各个阶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时发现不少原始性状的古老植物,还有“活化石”银杏等。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充分表明,包括江西省在内的中国亚热带地区是近代植物区系的起源中心之一。
江西水域面积广阔,山地峻峭延绵,植被覆盖率较高,竹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特别是近年来环保措施的不断加强,丰富的动物和竹林资源日益得到有效保护。历年调查表明,全省现有脊椎动物600余种。其中鱼类170余种,约占全国的21.4%(淡水鱼);两栖类40余种,约占全国的20.4%强;爬行类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5%;鸟类2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2%强;兽类50多种,约占全国的13.3%。鱼类和鸟类种类较多,经济价值较大,成为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的重点。
归纳一下:一是动植物资源丰富,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二是多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广,适宜种植茶树,茶叶生产条件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6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