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
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为1000万亩。2021年黑龙江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达到1573.54亿斤,占全国产量的11.5%,新增粮食产量65.34亿斤,占全国产量增量的24.47%。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黑龙江省还将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发展高蛋白高油大豆种植。
主要采取三种轮作方式:2022年新增耕地轮作试点地块前茬(2021年)必须为种植玉米、小麦、杂粮、薯类、经济作物,2022年必须种植大豆,促进大豆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2022年新增耕地轮作试点地块前茬(2021年)必须为大豆、玉米,2022年必须种植小麦或马铃薯或甜菜或汉麻,促进小麦、马铃薯、甜菜、汉麻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在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低产低质低效井灌稻区实施稻豆轮作试点,2022年新增耕地轮作试点地块前茬(2021年)必须为种植水稻或水稻休耕地块,2022年必须种植大豆,由北大荒农垦集团实施,适当调减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谁懂水稻直播技术,向本人传授一下呗。十分感谢?
一、黑龙江大豆生产情况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是全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历史,我省的大豆种植面积、总产、单产以及商品量都居全国各省市之首,近三十年来,我省大豆生产有了稳步发展。
突出表现在:一是面积逐年扩大。1978年我省大豆播种面积只有2288万亩,进入八十年代大豆播种面积达到3000万亩,2000年进入4000万亩时代,从2004年以后面积一直稳定在5000万亩以上,2007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已达5713万亩,2008年为5958万亩,播种面积实现了阶梯性跨越性发展,目前直逼6000万亩。
二是单产稳步提高后徘徊不前。70、80年代我省大豆单产一直在 90公斤左右徘徊,进入90年代后期单产有了很大的提高,全省平均单产提高30%,但自从2000年以后,我省大豆单产却一直在100-110公斤左右徘徊,只是在2005年单产达到118.3公斤/亩,这是近十年的我省一个最高的产量。
三是总产增加明显。单产的大幅提高和面积的迅猛增加,带之而来的就是大豆总产量增加明显,我省大豆总产从70、80年代的200万吨左右提高到650多万吨,平均实现翻三番。
我省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绥化的北部县市以及黑河等北部大豆产区和佳木斯、鸡西、双鸭山、牡丹江等东部大豆产区,其中农垦总局大豆面积800万亩,占全省大豆面积的25%。讷河、嫩江、拜泉、海伦、富锦、克山、巴彦等县市年大豆种植面积120-150万亩以上。
二、黑龙江省大豆主推高产栽培技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目前我省推广和应用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应用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小面积高产攻关可以达到260公斤,大面积达到200公斤,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在我省推广十几年来,对促进我省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是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的。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这项新技术是在我省推广大豆精量种(精播和深施肥)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借鉴了“八一”农垦大学研制“三垄”耕播机能进行土壤深松的作法,结合七十年代我省推广深松耕法的成功经验,使精播技术与深松耕法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其主要技术要点是:垄上双条机械精量点播、垄体内分层深施化肥、垄体(台、底)垄沟分期间隔深松。
精细整地。直播水稻的田面一定要整平、作畦,畦面高低相差不要超过1寸,这是直播水稻成败
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每隔3米左右开一条畦沟,作为工作行,以便于施肥、打农药等田间管理。
品种选择 。选择苗期耐寒性好、前期早生快发、分蘖力适中、抗病力强、植株较矮、抗倒力强
的早熟或中熟品种,如湘早籼24号、湘早籼32号、湘早籼29号、中98-19、早优143以及超级杂交稻株两优
819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67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