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大棚种植羊肚菌的全过程

主要栽培过程:

大棚种植羊肚菌的全过程

1整地及土壤前处理

首先清除地面上的杂草以及农作物废弃物;其后大水漫灌,以达到清除10~25cm土层根结线虫为害的目的;然后每667m撒施生石灰100kg左右,并进行土壤旋耕,以达到调节土壤酸碱度、抑制杂菌生长、预防病虫害的目的;最后开沟、作畦,一般畦宽1m,沟深25~30cm,考虑播种后要覆土2~3cm,整地开沟时可适当开浅些,约15cm。

2播种

一般播种量为200kg/667m,如果栽培地具有丰富的腐殖质或者播种的温度特别适宜菌丝生长,可以适当减少菌种播种量,相反则要增加菌种播种量以保证产量。播种时,将培养好的栽培种捏碎至1cm大小,切忌不能揉搓,以免破坏菌丝结构;以撒播的方式将菌种均匀地播种到厢面上;再使用覆土机或者人工均匀覆土2~3cm。

3放置外援营养袋

一般在播种后15天左右,厢面上长满菌丝,像白霜一样时,开始放置外援营养袋。营养袋的常用配方院麦粒40%,谷壳30%,草粉20%,麸皮10%,一般400g/袋,大小12cm伊24cm。在营养袋的一面用刀片划“十”字,并将划口那面朝下放置在厢面上,每袋间隔30cm左右,前后错开。

4避光养菌

放置好外援营养袋后,要用黑色双层遮阳网将厢面盖严实,以促进菌丝的快速生长。

5揭膜催菇

40天左右后,外援营养袋的养分基本耗尽,且地面有大量的原基产生时,及时撤除外援营养袋,揭开遮阳网,增加湿度,加强通风,保证温差,刺激子实体的产生。

6适时采收

采收标准院菌柄淡黄色,菌盖表面蜂窝凹状充分伸展,有明显的香味。采摘时,用左手3个指头轻轻握住菌柄,右手用竹片等非金属物件轻轻撬起子实体基部。采摘的新鲜羊肚菌要及时削去泥脚,再销售、加工。

7光、温、水、气管理

1)光照羊肚菌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因此一般播种后要进行避光养菌;但是子实体的形成需要散射光的刺激,因此需要营造散射光渊强度800~1500lx冤或一天中有部分时间光照的环境。

2)温度羊肚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0~25℃,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5~15℃,所以结合本地区气候条件,适时播种,大田栽培基本不用进行温度管理。

3)水分羊肚菌整个生长过程中,水分的管理总体要求是“干干湿湿,干湿交替”。菌丝生长阶段土壤含水量较低,一般年份不用浇水,除非遇到干旱年份才要稍微喷水,以保持土壤湿度;子实体大量发生时,一般需有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在50%~60%,空气湿度在85%~95%,浇水要勤,保证湿度,但是不宜过多、不能积水,以雾状水为宜。

4)气羊肚菌是好氧型真菌,足够的氧气和通风良好的场所是保证羊肚菌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虽然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无明显要求,但子囊果形成和生长发育阶段对CO十分敏感,CO浓度超过3000mg/L时,子囊果纤细、畸形,甚至腐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7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