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如何科学施用复混肥料
复混肥料虽然具有养分含量比较齐全,物理性状良好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不同复混肥料所含养分元素种类和含量不同,为了能充分发挥复混肥料的效果,施用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肥料养分形态和组分。氮素有铵态氮和硝态氮之分,它们的性质有明显区别。铵态氮易被土壤吸附,不易流失,在旱地和水田均可施用;硝态氮在水田施用易随水淋失和反硝化脱氮损失,宜在旱地施用。肥料中有效磷分为水溶性和枸溶性,水溶性磷肥效果来得快,适宜用在中性和微碱性土壤,而枸溶性磷则适合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用在石灰性缺磷土壤上的肥效较差。钾素有硫酸钾和氯化肥,从肥效来说两者基本相当,但对某些忌氯作物如烟草等,过量施用含氯化钾的复混肥会降低作物产品的品质。又据各地试验结果,磷酸铵及尿素磷酸铵系、尿素重钙系、尿素普钙系等复混肥品种的肥效最为稳定,在我国南方水田和旱地上的各种作物均适宜施用。硝酸磷肥和硝酸磷肥系复混肥不宜在水田和南方多雨地区的坡地上施用,宜在旱地土壤上施用。含钙镁磷肥的复混肥(例如尿素钙镁磷肥系复混肥)应限于在南方酸性土壤上施用。含有氯根的复混肥料不宜在烟草、马铃薯、甘薯、茶树、草莓等对氯敏感的作物上施用,我国北方的非水浇地,盐碱地区都不宜施用;②土壤养分丰缺情况。我国南方缺钾土壤的面积不断扩大,而北方多数地区磷肥效果显著。大致可以认为,南方土壤宜施用氮、钾二元复肥或氮、磷、钾三元复肥,北方土壤宜选用氮、磷二元复肥(瓜、果、菜、烟草等经济作物除外);③作物种类。以茎叶为主的桑、茶、蔬菜等作物需要较多的氮,应选用高氮复混肥;以籽实为主的油菜、棉花等作物需要较多的磷,可选用含磷高的复混肥;马铃薯、甘薯、西瓜、烟草、甘蔗、甜菜等作物,施钾不仅可增加产量,而且可改善品质,应选用氮、钾较高的复混肥;④轮作方式。在轮作中上下茬作物适用的复混肥品种应有所区别。例如,在南方稻—稻轮作制中,在同样缺磷的土壤上,磷肥的肥效在早稻上好于晚稻,钾肥的肥效则在晚稻上好于早稻,所以早稻应施高磷复肥,而晚稻宜选用高钾复肥。在北方小麦和玉米轮作制中,小麦苗期正处于低温生长阶段,对缺磷特别敏感,所以应选用高磷复肥品种;而对夏玉米因生长期间温度较高,土壤释放的磷素相对较多,而且又可利用在麦茬中施入磷肥的后效,因此可选用低磷复肥品种;⑤施用方法。复混肥料中有磷或磷钾成分,同时复混肥料大都呈颗粒状,比粉状单体化肥溶解缓慢。因此,应作基肥或种肥,在中、低产地区,尤以条施作种肥的效果为好。
农业上如何施用复混肥!谈一下个人看法,复混肥是氮,磷,钾,微量元素,菌肥有机物等通过造粒机混合而成,有使用方便,为作物提供多种养分,深受农民的喜爱。在农作物上施用复混肥也不要盲目施用,应根据农作物整个生长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数量,农作物预计产量,土壤,水肥等条件。以产定肥,在对土壤进行测试,缺什么补什么,需多少施多少!选择合适的复混肥!才是上策!施用复混肥应以底肥为主,配合适合追肥才能满足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只有这样农作物才能达到预定目标产量!
通常所说的复合肥料,主要分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纯无机的复合肥料,其正式的商品名称为复混肥料,执行国家标标准GB15063-2001。通常是含作物需要的三大元素氮、磷、钾,以及部分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但不包含有机质和矿物质肥料。第二大类是无机肥料与有机肥料混合制造的肥料,其正式的名称为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执行国家标准为GB18877-2002。这类肥料不但包含氮、磷、钾三种元素,而且还包含有机质,国家标准规定,这类肥料的有机质必须大于等于20%。第三大料是配方肥料,也称之为BB型肥料,其正式的名称为掺混肥料,这类肥料执行GB21633-2008掺混肥料(BB肥)国家标准。这类肥料特点是交叉包含第一大类和第二大类的肥料,区别在于是每种元素是分别造粒,再进行掺混。这样很容易实再对特殊含量的肥料进行小批量的定制生产,主要是配合测土配方施肥为主。这三大类肥料每一款肥料都要有相应的肥料登记证,方可在市场流通。这大类肥料中,不同的养份含量及养份配比,就形成了一种具体的复合肥料品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7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