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种植技术
1、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是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止痛等功效的传统中药,目前以野生入药为主。四川是夏枯草的主产区之一,种质资源较为丰富。
2、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inn)是常见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全球约15种,广泛分布于欧亚温带地区及热带山区,非洲北部及北美洲也有分布[1],在我国主要产于湖南、安徽、浙江、江苏。
中国药典收载的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
3、药材分类: 全草类 --> 夏枯草
异 名: 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铁色草(《纲目》),棒柱头花(《中国药植志》),大头花(《浙江中药手册》),灯笼头、羊肠菜、榔头草(《江苏植药志》),白花草(《河北药材》),胀饱草(《山
来 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inn。
的干燥果穗。
工艺流程: 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置干燥处。
药 性: 苦、辛,寒。
功效说明: 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
4、夏枯草的栽培方法: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阴湿。以疏松肥活的夹沙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繁殖:用育苗移栽法。春、夏、秋季均可播种育苗,每1hm2用种量7。
5kg。在生长3-4片真叶时移栽,按行株距各33cm开穴,每穴栽3-4株。分析繁殖:除在冬季中耕,按行株距各33cm开穴,每穴栽3-4株。分株繁殖:除在冬季中耕除草时,拣用已生根的匍匐枝栽种外,还可在第2年的2-3月分苗栽种。为创造其喜荫环境,可间种蚕豆、豌豆、玉米等地。
田间管理 5、6月各种耕除草、追肥1次。9-10月采收后还需进行1次,以便继续生长。以后每年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春季出苗后。每2次在6月,第3次在9-10月采收后,栽培2-3年后,庆翻兜另栽。
5、依此来看,在福建可以种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7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