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摘 要测量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施工以及竣工验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由于采用不当的测量方法,导致测量精度低、误差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通过概括分析地形测量、水下测量、变形监测以及地下洞室测量的技术要点,讨论各自的优缺点,并总结未来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关键词水电工程;工程测量;技术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学科的分支,是直接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服务的专业性学科。按照工程建设程序,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按照测量内容,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分为地形测量、水下测量、变形监测以及地下洞室测量等几部分,通过对大地测量技术、卫星定位技术(GPS)、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等技术的不断融合,水利水电工程测量领域,目前已经涵盖了线路测量、地籍与界线测量、旌工测量、计量测量等多方面内容,而且还会不断拓宽。

1、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铡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随着全站仪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开发数字成图软件,并采用三维数字地形测绘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数字地形测绘技术的主要方向。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作业模式主要有:电子平板模式、数字测记模式和数字摄影测量模式。

电子平板模式主要采用全站仪、便携机以及地形图绘图软件,作业方式有测站和镜站两种。其特点是模拟传统白纸成图,作业直观,无需编码,测绘不易产生错漏,但便携机电池使用时间短、相对笨重且稳定性差,比较适合平坦地区、城镇地区地形测图,不适合环境条件恶劣的水利水电工程地形图测绘。

数字测记模式主要采用全站仪、草图以及带有地物编码的地形图内业绘图软件等。它适合各类环境数字地形图测绘,但是作业不直观,测量点号与草图点号可能产生不一致,易产生地物错漏,对现场绘制草图人员要求较高。

数字摄影测量模式主要采用全站仪、掌上测图系统以及地形图内业绘图软件。它克服了笔记本电脑电子平板的缺点,发挥笔记本电脑、电子手薄、掌上平板的优点,可视化界面,人性化设计,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环境适应性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野外测绘数据采集及成图工具。

2、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又称变形测量,是对变形体进行测量,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的变化特征。水利水电工程的变形监测主要包括基准网测量、工作基点测量、变形体变形监测、监测资料分析等内容,目前常用的变形监测方法主要有大地测量法、基准线测量法以及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方法等。

2.1大地测量法

大地测量方法是变形监测的经典方法,可完成变形监测基准网测量、工作基点测量、变形体变形监测等工作,测量设备主要有电子水准仪、精密全站仪,测量方法包括传统的三角测量、几何水准测量、交会测量和现代的边角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大地测量方法利用常规大地测量仪器,理论方法成熟,数据可靠,观测费用较低,但观测时间长,劳动强度高,横度易受观测条件影响,自动化和智能化曰茎较低。

2.2基准线测量法

基准线法是水平位移变形监侧的常用方法,土石坝、重力坝、支墩坝等直线形大坝的坝体、坝基一般采用引张线法、真空激光准直法和垂线法观测,若坝体较短可采用视准线法、大气激光准直法观测:拱坝坝体坝基主要采用垂线法或大地测量法观测:近坝区岩体、高边坡、滑坡体水平位移监测主要采用大地测量法、视准线帮唾÷线法。

2.3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垂直位移监测技术主要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技术,目前发展最快的是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技术。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系统特别适用于坝体廊道内高程观测及高程传递,它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测量容器的液面高度,可同时获取数十乃至数百个监测点的高程,具有高精度、遥测、自动化、可移动和持续测量等特点。两容器间的距离可达数十公里,可用于跨河与跨海峡的水准测量:通过一种压力传感器,允许两容器之间的高差从过去的数厘米达到数米。

3、水下测量

传统的水下测量一般以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及标尺、标杆,采用断面法或极坐标法及交会法定位,并用测深杆和测深锤来采集水深数据,这种方法效率低,误差大,已经很少采用。近年来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DGPS、GPS RTK及CORS系统配合多波束测深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GPS是以某已知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的GPS接收机连续接收卫星信号,并与已知点的位置进行比较,确定当时误差的伪距修正值,将这些修正值通过无线电台接收,用户接收机接收修正值来实时校正GPS信号。目前GPSRTK及CORS系统定位已i盘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并且能够做到实时无验潮测量,对于大面积的水下地形测量,可以大大缩短工作周期,减轻劳动强度。

4、地下洞室测量

地下洞室测量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地下起始数据的传递、地下控制测量、贯通测量、施工测量、变形监测等内容。地下洞室测量以地下为主、地面为辅,地面部分主要是针对地下工程进行地面控制测量和地面变形监测等。由于作业空间狭窄、空气潮湿、粉(烟)尘大、光线弱照度差、施工干扰严重等因素,地下洞室测量需借助专用(防震动、防爆炸、防潮湿)全站仪、无棱镜激光测距仪、陀螺全站仪、激光指向仪、无棱镜激光断面测量系纨专用全站仪通过人机交互实现地下测量数据自动处理和图形编辑:无棱镜测距仪解决了地下人无法到达的目标测量工作,保障了地下测量人员的安全:激光指向仪将在地下洞室掘进进行实时导向:陀螺全站仪结合陀螺仪和全站仪优点,采用微机控制,仪器自动、连续地观测陀螺摆动并能补偿外部条件的干扰,在地下工程定向中取代传统的定向方法,具有观测时间短、精度高的优点:由无棱镜激光全站仪和隧道断面测量软件组成的无棱镜激光断面测量系统取代传统的断面仪,可完成数据采集、施工控制、随机检测、炮7L放样,现场成果分析,实时显示生成超欠挖图形、进行方蜀斗算和报表成果自动生成等。

5、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发展,以及GPS、Rs、GIS、3S集成技术等测绘新技术以及数字化测绘、地面测量等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方法和手段必将不断更新换代,服务领域也将不断拓宽。未来的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定会向着,测嚣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牧草循环种植技术:

(一)牧草的播种技术

不同牧草种子其播种期有所不同,应按照播种期进行播种。一年生的牧草如土壤墒情好,要尽量抢前抓早。多年生牧草如土壤墒情不好,可在雨季到来前播种,但播种期不能晚于7月末。一些牧草种子硬实率较高,需经过破壳处理才能播种。青刈的牧草宜适度密植,留种的牧草适宜稀植,留种用的牧草种子播种量相当于青刈播种量的2/3,套种、间种和混种的播种量酌减。播种完毕,还应注意对牧草的日常管理,除草、灌溉、施肥和病虫害的防治一样不能少。

(二)牧草的收获和贮存

1.青刈

不同生育时期牧草产量不同,质量也有很大差别。随着生长阶段的延长,牧草的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而家畜不易消化吸收的粗纤维含量则显著增加。然而,刈割过早则产量低,因此必须确定一个最适宜的刈割期。一般来讲禾本科牧草适宜的刈割期是抽穗期,而豆科牧草则为显蕾至初花期。对多年生牧草来说,刈割不仅是一次产品的收获,也是一项田间管理措施,因为刈割时期是否得当,留茬是否合适(一般留茬5~8cm),都对牧草的生长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2.晒制干草

优质的干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各种家畜都喜欢采食。贮备足量的干草,可以保证家畜在冬春缺草季节的营养需要,提高家畜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畜牧业的稳定性。禾本科牧草茎叶干燥速度较一致,比较容易晒制。而豆科牧草茎、叶干燥时间不同,叶片干燥快而茎秆干燥慢,晒制过程中叶片大量损失,严重降低干草的营养价值。晒制干草首先应考虑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在晴天进行。刈割后就地平摊,晴天晾晒1天后,叶片凋萎,含水量降为45%~50%左右,此时将其堆成1m高的小堆,经过2~3天后即可运回畜圈附近堆垛贮存。晒制过程中要防雨淋、霉变,以保证干草质量,同时要减少牧草叶片的损失。

3.牧草的青贮

青贮是保证牧草营养价值的最佳方法。其原理是在密封厌氧的条件下通过乳酸菌发酵使青贮料变成酸性,抑制其他引起腐败的微生物的活动,使青贮料得以长期保存。禾本科牧草含碳水化合物较多,容易青贮。豆科牧草含蛋白质较多,单贮不易成功,宜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青贮时牧草的水分含量应在65%~75%之间。豆科牧草也可以进行低水分青贮或半干青贮,即在豆科牧草刈割后晾晒1天,使含水量达45%~50%时,切短、压紧和密封。这种青贮,由于含水量较低,干物质含量比一般青贮料高1倍,所含营养物质也较多,损失较少,适口性好,兼有干草和青贮料两者的特点,这是解决豆科牧草青贮的好方法。

为提高青贮品质,青贮过程中需要加入适宜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氨水、尿素、甲酸、酶制剂、乳酸发酵剂、食盐、糖蜜等物质。

(三)牧草的饲喂技术

虽然各种牧草饲喂动物的方法有所不同,但都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1)定时喂料。让动物尽快形成条件反射,可以大大提高饲草的利用率。白天多喂一些草料,晚上多喂一些精料。

(2)先粗后精。一般先喂粗饲料,后喂精饲料。对反刍动物来说,这种方法对瘤胃的消化有极大的好处。而当采食高峰期过后,食槽里应留有少量的青粗饲料,让其自由采食。

(3)逐渐过渡。若要更换牧草品种,应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如果突然性更换,尤其是饲喂草木樨等有气味的粗饲料时,往往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动物拒食。

(4)保证饮水。应备有专门的水槽供应清洁饮水,特别是在精饲料、干草饲喂过多或者天气炎热情况下,更应保证充足饮水,天气寒冷时还应供给温水。

(5)混合饲喂。牧草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极为丰富,但是单一品种中的营养物质比例不平衡,可能缺乏某些营养素。单独使用一种牧草饲喂,不能保证动物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牧草应当搭配饲喂。汤少勋(2005)通过体外发酵产气试验发现鲁梅克斯与牧畜按50∶50、牧畜与三叶草按25∶75、鲁梅克斯与三叶草按25∶75的比例组合较为适合。此外,还应提供精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