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学术研究
2009年,学院“家畜寄生虫病监测防治新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2014年,全院教师共发表论文214篇,其中SCI论文2篇、EI论文2篇、IST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41篇、一般期刊论文168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各类成果4项。
截止2015年1月,学院教师承担和参与着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其它各级各类项目100余项。
2015年,学院教职工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共申报立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横向合作科研项目3项,院级项目立项数十项。申报市科协“金桥工程”项目5项,科技建议11条,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一条优秀科技建议。《高产、抗病、广适大麦新品种“川农饲麦1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项目荣获201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2年省、市级立项科研项目序号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立项单位级别完成时限1许亚东提升农业高职学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的途径研究四川省高职教育研究中心省级20142吴学军农业高职学院文化认同研究四川省高职教育研究中心省级20143刘忠珍大学生思想稳定情况对高校安全稳定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四川省教育厅省级20144王志林成都市新生代农民工现状调查及职业预测——兼论成都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成都市社科科联市级20135晏志谦成都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成都市社科科联市级20126周大薇成都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成都市科技局市级20137王慧2012年成都市农村科技信息员培训成都市科技局市级20128李红兵成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成都市科协市级20139毛建青脚白羽鸡杂交优势利用及推广温江区市级2014(2012年省、市级立项科研项目参考资料来源) 2010年国家、省、市、县级立项科研项目一览表序号年度主持人项目名称级别12010韩春梅草种植资源创新及育种国家973计划项目子项目22010李晓东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32010周兰英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研究省部级项目42010鲁健生“全域成都”视阈下农业高职学院社会服务职能研究省部级项目52010王志林成都农村小产权房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省部级项目62010李晓东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省部级项目72010姜光丽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省部级项目82010叶少平种植类专业基于生产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省部级项目92010李晓东院县合作项目区县级项目(2010年国家、省、市、县级立项科研项目参考资料来源) 2009年国家、省、市、县级立项科研项目一览表序号年度主持人项目名称级别12009郝艳玲生物抗衰老研究及产品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22009叶少平大麦试验站省部级项目32009李晓东基层农技人员培训项目省部级项目42009彭素琼温江常见花木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研究区县级项目52009吴学军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性研究省部级项目62009鲁健生图书文献目录体系建设研究省部级项目72009卢晓东“在服务中育人”的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省部级项目(2009年国家、省、市、县级立项科研项目参考资料来源) 学术刊物
2010年,学院创办了《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学报》,该刊是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内部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每半年发行一期,主要刊登农业科研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论文。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学院图书馆藏书20万种,69.1万册,生均69.1册;电子图书5282GB。其中纸质图书30万余册、电子图书20万余册(拥有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万方《中国数字期刊群》、《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电子图书资源),有期刊400余种。另有与温江区图书馆共建共享图书资源22万余册。并于2014年在馆内新建成“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校史馆”和“成都平原农耕文化馆”。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概况:水产养殖是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的统称。淡水养殖是利用池塘、山塘水库、江河、湖泊、涵仔等水体开展养殖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总称。(一)淡水养殖方式:1、池塘养殖:是一种精养高产的养殖方式即放养的鱼类品种多、密度相对比山塘水库等大些、多以人工投喂为主。2、山塘水库、河涌养殖:是一种粗放粗养的方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小型山塘水库、河涌也开始实行精养人工投饵的生产方式。3、涵仔养殖:是一种利用100平方米以下水面的函仔流水家庭式养鱼。4、网箱养鱼,是利用山塘水库、江河、湖泊的水体用网片、竹、木板等制成几个立方或几十个立方的水体,实行高密度养鱼模式。5、高密度流水养殖:是一种利用一定高程流水落差池水开展高密度精养鱼类的方式。(二)淡水养殖的种类概况:淡水养殖种类有:鱼类、虾类、爬行类、两栖类、水生植物等。1、 淡水鱼类养殖品种主要有三大类:(1)热带鱼类有:罗非鱼类、淡水白鲳、鲮鱼、麦鲮、野鲮、太阳鱼、淡水沙鱼、巴西鲷、埃及塘虱鱼等。(2)温水性鱼类:鲩(草)鱼、鳙鱼、鲢鱼、青鱼、鲤鱼、丰鲤、杂交鲤、锦鲤、鲫鱼、东北鲫、湘云鲫、异育银鲫、彭泽鲫、团头鲂、广东鲂、鲂鱼(三角鲂)、塘虱鱼、斑点叉尾鮰、云斑鮰、魽鱼、倒剌鲃、光倒剌鲃,加洲鲈、翘嘴红鮊、鳗鱼(日本鳗)、桂花鱼等。(3)冷水性鱼类:鲟鱼、史氏鲟、俄罗斯鲟、杂交鲟、虹鲟、俄罗斯蛙等。2、虾类的养殖品种有:青虾、罗氏沼虾、淡水龙虾。3、爬行类养殖品种有水鱼、山瑞、 等。4、两栖类养殖品种有青蛙、虎皮蛙、棘胸蛙、泰国青蛙、美国牛蛙等。5、水生植物养殖品种有:菱角类、藻类等。养殖技术基本知识本文主要概述池塘养鱼、水库网箱养鱼。一、 基础设施条件:(一)鱼塘的建设及整治:1、新建池塘标准1/.池塘面积以5-10亩,水深2-3米(成鱼)。2/.有没受污染良好水质的水源。3/.要设有完整的排灌系统,防逃设施。4/.有光照时间长,阳光充足。5/.塘基要牢固,顶宽在2米左右,才能达到保水能力。6/.电源,交通方便。2、旧池塘整治,实行“五改”1/.为便于养殖生产管理,改变生态环境,将小塘改成3亩以上的大塘。2/.将浅水塘改成为2-3米的深水塘,增大鱼类的活动水体。3/.将漏水塘改成肥水塘,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池塘的利用率。4/.有条件的应将死水塘改变成活水塘,便于提高水体交换的频率。5/.实行人工投肥改变池塘的水质条件,提高水体的肥力,提供优质水体,促进鱼类的生长,增加水体的产出。6/.清除旧塘淤泥留10公分,增加水体扩大鱼类的活动场所。(二)水库网箱的设置1、网箱放置处应选择交通方便、避北风、向阳、水深4米以上。2、网箱规格可在4×6×3.5、4×4×3、3×3×3中选一种或自行另选其他规格。网箱的格式有四方型 、长方型 、圆型。3、网箱用料:多用胶丝网片制成,也有用铁丝网、木板、竹子(片)和旧船体等。4、用园木或角铁等制作网箱架、大油桶作浮体,用大石、铁锚、绳索固定。二、 养殖品种的选择:水产养殖的品种选择是整个养殖生产的关键,品种的好坏是渔业生产效益的体现,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导向和自身生产条件,资金状况而确定养殖品种。在当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的时代中,有条件的养殖户对养殖品种的选择,应以人传统,我优质;人优质,我特种;人无我有,人有我多;力求抢占市场销路。一般的养殖品种是以养殖条件中的水质肥瘦、水温、溶氧、饲料来源等而确定养殖品种:如池塘养殖的鱼类除翘嘴红鮊均可养殖。而水库网箱养殖鱼类品种,应选择能适应集约高密度生长和经济价值高的品种,才不至于浪费人力、财力、物力,产出较高的经济效益,提供较多的优质鱼产品。如三角鲂、倒剌鲃、光倒剌鲃、翘嘴红鮊、鳗鱼、桂花鱼等。 在池塘养殖品种的选择时,应选择品种之间不相互制约的品种,才能有利于利用水体层次的生产力,避免影响各品种的生长和经济效益的收入,网箱养鱼不存在品种间相互制约的问题,因其均实行单一品种养殖法。三、 鱼种放养:(一)放种前应做好下面几项工作:1、池塘消毒1/.生石灰清塘:A、干水清塘法,用生石灰50-75公斤/亩全塘消毒,消毒后7天灌蓄水至养鱼所需的水深度;B、带水清塘法: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0公斤/亩。先将生石灰放在溶器溶解成石灰水,进行全塘泼洒(含塘四周塘基壁),消毒后7天可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微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