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皮的养殖方法
1、选地和整地:选土壤深厚、质地疏松、排水性良好的黄壤土为最佳,不宜在地下水位高,含沙质大的土壤中养殖育苗。整地要全部翻耕晒田,待晒白了表土后,起畦宽1.2米,沟宽40厘米,打碎土块,推耙平整。种植要选山坡地,因山坡地多为黄壤土,且土质疏松、深厚,利于深根性植物的生长。
2、种子处理:2--3月份,当肉桂种子果皮呈紫黑色时即可分批采收。收回的鲜果应放在水池中洗刷去果皮及果肉,之后捞起晾干表面水分就可播种。种子不宜于阳光下曝晒和长期久放。如到市场购买则需挑新鲜饱满果大的,买回马上洗净处理,晾干下地。
3、播种方法:一亩地可播50公斤左右,可点播或撒播,种子间距约6厘米,播种后即用一层薄土覆盖表面,淋水后直接盖上蕨草。
4、苗期管理:播种20天后,苗长出6-7厘米高,可以揭去蕨草,搭建约1.2米高的遮荫棚。
30天后当苗芽的小叶如指头般大时,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以后每隔15天喷施一次。也可结合杀虫剂、杀菌剂一起喷施。80天后,苗长出5-6片小叶时,可亩施复合肥50公斤。冬至以后,苗长至30-35厘米高时,可揭棚架,控水控肥来晒苗,让叶梢晒至老熟腊黄,以保证次年2-3月份移植时有高的成活率。
5、种植与管理:株距在80--100厘米之间为宜,种下淋足水份即可。以后每季度锄草、施肥各一次。头三年着重施氮、磷肥促生长,第四年加施钾肥。第五年树高已达3--4米,直径约10厘米时,可作第一次采收,采收后根部会长出新芽,留粗壮的2--3株,其余则剪除。每逢冬季,除了要清除杂草之外,还需修剪下垂的侧枝及病虫枝,让树干挺直粗壮,确保来年丰产丰收。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间,要结合冬春季采收桂皮、桂枝和桂叶,把斩除的病虫枝和脱落枝叶清出桂地,集中烧毁进行清园。
6、病虫害的防治:肉桂病害主要有肉桂梢枯病、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泡盾盲蝽、肉桂双瓣卷蛾、肉桂木蛾、象鼻虫、尺蠖(桂蚕)、介壳虫等。肉桂育苗期以防病为主,每一次喷施叶面肥都可以加杀虫剂、杀菌剂混合喷施。移植后若出现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可用喷克600倍或得清3000倍喷杀。如有害虫为害可用广谱性有机磷复配杀虫剂“灭虫灵”乳油、或灭杀2000倍、或马拉硫磷1500倍喷杀。如有天牛钻入树干或树枝为害的,可以用药棉浸80%的DDVP原液塞入蛀孔,再用泥封口。
桂皮,学名柴桂,又称肉桂,或者是香桂,为肉桂或者是川桂等树皮的统称,桂皮为常用中药,又是食品香料或者烹饪调料。
桂皮要求的环境条件
1.温度
肉桂喜温暖气候,年平均温度18~22度为其适宜生长的温度。
2.水分
肉桂喜湿润,在年降雨量1200~2000毫米,年降水天数100天以上,空气湿度大于80%时生长旺盛,所以,一般认为种在山区多雾的地方比平地生长的要好些。
3.光照
肉桂对光的需要量,会随着树龄的增长而改变,树苗以及幼树耐阴暗。当成林后则需要比较充足的阳光,以利于树皮的增厚。
4.土壤
肉桂适生于花岗岩、砾岩、沙岩风化的酸性红壤、红褐壤和山地黄红壤,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良好,如果土层瘠薄,就会生长不良,萌芽能力会降低,并且枯枝现象严重。
桂树种植可以种子繁殖,也可以进行移栽。
播种时间在3~4月播种,播种最好在春季雨水充足时节,选择下雨前后1~2天内进行,建议在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
移栽期以6~7月雨季初为最好。
田间管理
1.遮阴
肉桂苗耐阴性强,为了防止日灼,需要搭设遮阴棚。
2.中耕除草
定植后3年内,在每年的冬季、夏末自己初春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除去植株周围1米的杂草,并且进行松土,要将杂草埋入穴中,在中耕除草的时候注意不要损伤树干基部树皮,以免萌生蘖苗,影响主干的生长。
3.追肥
在定植2~3年,每年追肥1~2次,在春季中耕除草时进行,肥料可以用堆肥、尿素、过磷酸钙、人粪尿。建议在齐树冠外缘开环形沟,施肥在沟中,完了以后覆土还原,如果是干肥的话,施肥后没有雨就应该及时浇水。
4.修枝
在每年的冬、春各进行一次修枝,主要是把多余的萌蘖枝去除,还有靠近地面的侧枝,这样可以使茎杆直而且粗壮。同时要改善林内的通风透光状况。在采果以后,要修剪病充枝,弱枝,过密的侧枝,修剪下来的纸条,可以选作桂枝供药用。
扦插
肉桂树在扦插前,可以先将插穗放在生根粉溶液里浸泡一下,然后再进行扦插。扦插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太深或者太浅,用手指轻轻的压实。一般一个营养钵里扦插一株即可,扦插后要浇透水,然后用塑料袋罩起来,放在阴凉的地方养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