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怎么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有什么使用禁忌
枯草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不仅活跃于土壤、植物根际、体表等外界环境中,同时还是植物体内常见的内生细菌,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和极强的抗逆能力。
枯草芽孢杆菌生长快、营养简单,能产生耐热、抗逆的芽孢,可以制成各种剂型;与化学农药混用而不失活,而且批量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也较低,施用方便,储存期长。
实乃种植生产,必备良药!下面为大家介绍下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禁忌事项,希望对广大种植户有所帮助!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重点关注含孢量(>2亿/g)、杂菌率(<3%)、贮存稳定性等,如活土君枯草芽孢杆菌就是比较优质的产品,活土君枯草芽孢杆菌(400亿/克)以“真活菌,全水溶”著称,下面我们活土君枯草芽孢杆菌(400亿/克)为例来说明一下使用方法,由于有效菌不同,各种菌剂使用剂量也是不同的。
育苗:每平方米用2~5g拌土撒入苗床,与适量化肥混合为好。
滴灌:稀释200~400克每亩,整个生育期滴灌2~3次。
菌种加入适量的营养液中滴灌。
大田作物用量为200克/亩,经济作物用量为200~400克/亩,果树用量为2~5克/株。
喷雾: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兑水200-500倍,对叶面及根茎部进行喷施,尽量做到均匀周到,每隔5~7天喷雾一次,可以连续使用。
冲施:兑水形成母液后随水冲施,亩用量200~400克。
撒施:单独使用或者与细土、农家肥、化肥等混合均匀后施用,施后及时翻耕入土,每亩用量200~400克。
灌根:在作物移栽后,500~1000倍液兑水灌根。
拌种:每亩用用量为50~200克,当每亩种子用量超过10公斤时将菌剂用量加倍。
若拌块根、块茎一般不加大用量。
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禁忌①不能和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稻草灰)等混用,容易使菌剂失活。
②根施时注意与氮肥、有机肥搭配使用,因为枯草芽孢杆菌自身生长和繁殖需要消耗氮营养及有机质。
③提早使用,并尽量靠近根部,保持土壤潮湿,同时注意使用的连续性,以保证效果。
④避免阳光直射,应在干燥、阴凉处贮藏。
随配随用,采用二次稀释法配置。
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
多粘芽孢杆菌属于细菌,形态特征以椭圆形芽孢使孢囊膨大,芽孢中生到端生,其以芽孢形式存在,耐温性好,质量稳定。
那么,枯草芽孢杆菌是什么菌呢?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与功能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枯草芽孢杆菌是什么菌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
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
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
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
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
需氧菌。
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
在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对此菌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与其调节机制研究较清楚。
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故名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与功能1、抗生作用抗生作用是指拈抗微生物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在低浓度下就能够对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来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从枯草芽孢杆菌不同菌株的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了多种有效的物质。
2、溶菌作用枯草芽孢杆菌的溶菌作用主要表现在是通过吸附在病原菌的菌丝上,并随着菌丝生长而生长,而后产生溶菌物质造成原生质泄露使得菌丝体断裂;或者是产生物质通过溶解病原菌孢子的细胞壁或细胞膜,致使细胞壁穿孔、畸形等现象从而抑制孢子萌发。
3、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及促进植物生长其中以枯草芽孢杆菌的抗逆性强、功能多、适应性广、效果稳定。
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产生类似细胞分裂素、植物生长激素的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使植物抵抗病原菌的侵害。
4、保护环境枯草芽孢杆菌大量应用于生物肥料。
当作用于作物或土壤时,能够在作物根际或体内定殖,并起到特定肥料效应。
目前,微生物肥料在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抑制农作物对硝态氮、重金属、农药的吸收,净化和修复土壤,降低农作物病害发生,促进农作物秸秆和城市垃圾的腐熟利用。
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中的菲与苯并芘的吸附及生物降解功能土壤与其相连的水环境称为土壤-水环境系统,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土壤固有微生物,并在表面存在生物膜,因为生物膜形成了隔离层,有机污染物在接触到支撑生物膜的固体基底之前,必须首先到达并且穿过这个隔离层,这样就强烈地改变矿物颗粒或基底的吸附行为,对吸附作用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接种微生物,对菲与苯并芘都可进行吸附或生物降解,48h液相PAHs浓度达到平衡时,微生物对菲消除了98%,对苯并芘消除85%。
接种的样品48h吸附等温线均呈线形,能较好地符合线性方程。
6、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的影响土壤呼吸强度作为土壤生物活性指标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土壤营养物的转化和供应能力,其呼吸速率变化及变化方向也反应了生态系统对胁迫的敏感程度和响应模式,是环境安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土壤受到外来污染物污染时,微生物为了维持生存可能需要更多的能量,而使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响应。
7、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应用土壤酶作为监测指标,评价农药的生态毒理效应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而脲酶属于土壤中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种水解酶类,是惟一对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及尿素利用率有重大影响的酶。
尿素施人土壤后,在脲酶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所以土壤脲酶活性的降低,不仅可使尿素水解减缓,令其水解产物更多地被土壤吸附而有效减少尿素水解产物氨的挥发损失,也可能相应减少水解产物NH硝化作用潜势。
8、枯草芽孢杆菌对盐碱地的改良土壤内盐分积累的危害土壤结构黏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等,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进一步加剧,造成土壤冷、硬、板现象。
一般说来,当土壤表层或亚表层中的水溶性盐类累积累超过0.1%,或土壤碱化层的碱化度超过5%,就属于盐渍土。
有这样一个杀菌剂。它本身是细菌,但是却能杀真菌,促生长,还有改良土壤环境的功效。它既是药也是肥,它就是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属于细菌,通常在土壤和腐败的有机质中大量存在,最容易在枯草中繁殖,所以叫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菌剂使用,是通过人工筛选出来的,对作物的根部病害有抑制的作用。优势的菌株通常把它归类为生物农药的范畴,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的生物农药。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病害的基本原理是能在作物的根部快速繁殖,很快形成优势菌群,占据主导地位,能有效抑制土壤当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护作物的根部不受病菌侵染,抑制作物体内病菌的扩散,起到贴身保护植物的效果。并且分解生成对作物根系生长具有刺激促进作用的吲哚乙酸物质,加速土壤当中难溶性磷的分解,促进土壤当中有机质的转化和作物根系的吸收,最终达到以菌制菌的目的。对于防重茬、防根腐和水稻、小麦、马铃薯、蔬菜、草莓等多种农作物的真菌细菌变化都有很好的效果。
相比之下,枯草芽孢杆菌对农作物的细菌性叶斑病、青枯病、黄萎病细菌性的病害防治效果更为突出,因为枯草芽孢杆菌与细菌性的病害食物链同源。在作物的根部,它能够依靠种群优势迅速占位细菌生成营养空间,阻止病害侵染作物。
枯草芽孢杆菌在现在农业上已经运用的非常广泛,是用量最大的一种菌。它成本也很低,工业化生产规模也很大,效果也很好。在农业种植中被誉为叫“活菌之王”。
但是仍然有很多农友没用过或者错误使用,导致效果不理想。那么枯草芽孢杆菌怎样用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功效呢?
首先对于重茬严重的土壤,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都可以用它进行土壤调节。尤其是下面这几个时期使用它,效果会更好。
第一,拌种使用。比如马铃薯种植,在播种前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种子,按照1 : 100的比例可以进行拌种,拌种后可以在种子的外部形成保护层,而达到抑制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的侵染。
第二,幼苗定植期使用。幼苗期由于抵抗力弱,是根系病害的高发期,在浇定植水的时候,可以随水冲施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有效的预防苗期根部病害。促进生根,提高苗子长势。
第三,病害刚发生时,用1000亿每克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灌根,对作物病害提前进行预防和防治。
第四,在做追肥管理的时候,这个时期可以配着枯草芽孢杆菌一起使用,对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生根壮苗,提高作物抗性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还能够改善土壤环境。
另外,我们在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的时候,最好选择在地面冲施,不提倡叶面喷雾。因为作物的根部更有利于生物菌的生长繁殖,更有利于提高防治病害的效果。使用微生物菌剂的时间一定要在作物病害发生之前或者是发病初期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枯草芽孢杆菌是一个有活性的有机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要尽量为菌剂的生长繁殖创造一个有利的田间环境。比如增施有机质,避免强酸强碱环境,避免高温低温极端情况等。另外,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一定要避开强光时段,不能与碳胺、除草剂、铜制剂一起使用。
对微生物菌剂的使用,目前也有不同的声音。但是,使用微生物菌剂可以大量的减少化学能量的使用,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值得大力推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