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求解,响水贡米到底是哪里产的

响水贡米俗称“长在石板上的大米”,生长在万年熔岩台地上,享受着黑色腐殖土壤的滋养,纯净镜泊湖水的灌溉,呼吸着原始森林的新鲜空气,观如羊脂美玉,品味甘醇柔韧。自唐代以来,响水贡米呈历朝贡米,跨越千年,而成为米中传奇,素有“中华第一稻”之称。

求解,响水贡米到底是哪里产的

主要信息

中文名 响水贡米

别名 "长在石板上的大米"

分布区域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

响水贡米是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产的。响水贡米俗称“长在石板上的大米”,生长在万年熔岩台地上,享受着黑色腐殖土壤的滋养,纯净镜泊湖水的灌溉,呼吸着原始森林的新鲜空气,观如羊脂美玉,品味甘醇柔韧。自唐代以来,响水贡米呈历朝贡米,跨越千年,而成为米中传奇,素有“中华第一稻”之称。

水稻作文化系统重点区域位于宁安市渤海镇、东京城镇和三陵乡,包括18个行政村,总面积5334公顷(8万亩),是世界上唯一在火山熔岩台地上生产稻米的区域。这里生产的稻米被称为响水大米,又被称为响水贡米。从唐朝以来历代都是皇室用米,并成为当今的国宴用米,连续荣获农业博览会金奖。区域内现有米类注册商标159个,“响水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响水”牌大米和“邢瑞雪”大米荣获黑龙江省级名牌产品。

  响水稻米除具有唯一性、区位性外,同时还具有生态性、历史性、人文性等特征,营养价值极高。响水稻米被称为千年贡米,根据《新唐书•渤海传》记载,1300年前的唐朝附属国——渤海国,就已经在这里利用石板田种植水稻。当时渤海国进贡给唐王朝的贡品之中,就有“太白之鹿、率滨之马、卢城之稻、北海之鳍”的描述,其中“卢城之稻”指的就是响水大米。

目前,区域内还遗存几处1000多年前的水稻灌溉水利遗址。响水稻米生长的土壤是经过万年风化和侵蚀后积聚10到30厘米的腐植土,这种土土质松软、肥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

灌溉水源来自镜泊湖和小北湖,水质清澈,没有污染。火山石的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米粒中积累的干物质较多。米中矿物质、微量元素、氨基酸及维生素的含量高于普通大米,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含量达6.9%;在人体所不能合成的八种氨基酸中,卢城之稻响水米就含有七种。

  宁安市委市政府已完成了稻作文化系统保护和挖掘整体规划,形成了较详尽、可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传统知识发掘体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7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