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田里没水可以施肥吗?为什么?
水稻要种在水田里,小麦要种旱地里,这个是常识,没有谁不知道,但是为什么水稻要种在水田里,可能就没几个人知道了?一则是没必要知道为什么要种在水田里,只要我们知道水稻只有种在水田才能够生长得更好,才有更高的产量就行;二则几千年的种植习惯,每年到什么时候该孵芽,什么时候该插秧,该插在什么地方,该怎么插就行,何必一定知道为什么要种在水田里。
实际上,说这个问题,是一个很无聊的话题,因为谁都知道水稻要种在田里,至于为什么要种在田里,知道这个问题又不会让水稻多增加产量,还不如多去了解一下怎么让水稻提高产量的技术和方法。就像袁隆平一样,多研究一下杂交水稻的栽培,提高一下水稻单产量。研究水稻为什么要种在水田里,确实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从效益上来看,研究这个问题,是有些无聊,但是从科普的角度来说,也有一定的意义,毕竟让大家都知道了这个问题。好了,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为什么要种在水田里?当然是水稻的习性使然,水稻的祖先生长于湿热的南方沼泽中,喜欢在湿热的浅水区域生长,后来人们便根据它的这种生长习性进行栽培,逐步的掌握了栽培技术,让水稻成为了人类的三大主粮之一。
水,是一切生物的生命之源,不仅是植物,动物也是。水稻作为一种起源于水里的农作物,长期生长在水田里,让水稻极不耐旱,只有浸泡在水里,确保根系水源充足,才能使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水稻一面通过根系吸进大量的水,一面从叶片里释放出,维持平衡。而如果水田里没有充足的水,水稻根系就吸收不了水,只有叶片释放出水,就会出现收支不平衡,导致水稻干枯而死。因此需要经常灌溉水田,确保水田水源充分。
水稻的根须在水面下湿软泥土中,可以吸收溶解到水里的氧气,而且水稻的根茎中有一些特殊的通气孔道,能够使空气从这些孔道流通到根部。作为旱地里生长的小麦、玉米则没有这种特殊的通气孔,如果将小麦栽种在水里,就会出现“窒息”而死。
一切生命,皆离不开水和氧气以及一定的阳光,而水稻特殊的“生理构造”让它能在水田里获取氧气,吸收水源。在得到呼吸氧气,“喝足”水,晒够太阳的同时,水稻同样还得“吃东西”才能成长。所以,水稻需要肥,而水稻所需要的肥料,在水里浸泡后,就会溶解在水里,同时也会变淡,水稻的根部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会把这些肥料吸收进去,促使其生长发育。
而如果是将水稻栽种在旱地里,在给水稻施肥时,肥料在没有得到大量的水溶解,就会变得特变浓,水稻就吸收不了。从这几个方面看,水稻还真就需要长期浸泡在水里才能很好的吸收养分、水分以及氧气,从而得到更好的生长发育。
在水里面生长的好处,可以使水稻长期爆保持水分不会干枯,同时,水层能够调节水稻所需的温度,当天气变冷时,水田会维持温暖的温度,当天气变得很热时,水田也会维持常温,确保水稻根茎不受伤,能够正常生长。而适应这种潮湿生长环境的杂草一般不多,就会给水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正因为水稻有这种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水稻的生长速度较小麦、玉米的生长周期都还要短,能够在短时间内成熟,这就是为什么水稻能够在温热的南方地区一年能够有三季的原因。
但水稻的这种特殊习性,也导致人们的从业环境相对较为恶劣,长期在水田里干活,并不像在旱地里来的干净利落,有很多不方便之处。所以,如果能够研究出一种旱地水稻栽种方法,就可以减少栽种水稻的劳动强度了。
种植水稻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情况下会遇到田里没水还要施肥的情况,一种是望天田、漏水田或水源不足的田块;另一种是遇干旱,特别是遇干旱的情况下,水稻处于关键生育期耕耙水田时施足底肥,水稻栽插后十天左右再施一次追肥,水稻前期要保持水田水源充足,水稻分分蘖快,要保证水肥充足,如果水田没有水而要去施肥,只能造成浪费。
下雨前施肥基本都是可以的,施肥下去后,接着一场中雨,刚好可以中和肥性,另外,我们老家那边一般都是傍晚施肥的比较多,这样没有白天太阳的爆晒,吸收了一天阳光的禾苗,可以先把肥料溶解到水里,再浇到田里,最好不要浇到嫩芽上,会烧苗,溶解的浓度越低越好,假如田里没水的话,可以用喷雾器进行喷灌,就像杀虫一样,有机肥也可当作基肥,通过水稻滚落的水珠,使田泥反反复复回潮,虽然水珠微量有限,通过长时间反复,有渗透有机肥分解,从而使养分有效被土壤吸收。
根外施肥属于费工省本,不是结合治虫一般无人用。亩用尿素二斤、磷肥二氢钾0.2斤,加水100斤。浓度太高不能喷。磷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成分之一,参与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磷元素供应充足,水稻根系生长良好,分蘖增加,代谢作用旺盛,抗逆性增强,有促进水稻早熟和提高产量的作用。
泡田之后进行的底肥撒施作业,这种方式相对于要科学许多。肥料撒施之后尽快的进行水整地,将肥料颗粒耙入土壤的深层,可以让肥料颗粒在土壤的深层溶解。水稻田除晒田、成熟待收割,都是不能缺水的。施肥,最有效,是田里保有适当水深,肥料速溶在水中,相对均匀地分布稻田里,为水稻根系充分吸,水稻长势才能较均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