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桑园的规划的要求是什么
新桑园的建立是发展蚕桑生产的一项基础建设。由于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一般生产年限10~15年,甚至更长,栽植定型后不易更改。因此,在建立桑园前,必须要长远考虑,合理规划。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环境污染以及自然灾害等,尽可能选择土壤质地良好、雨量充沛能灌溉、气温适宜、无工业污染和自然灾害的地方栽植桑树。
①是否具备栽好桑的潜力。
这是一个综合性要素,桑树的适应性很强,并不是说任何地方栽桑都能获得优质高产的桑叶。如果自然条件太差,桑叶产质量过低,则养蚕的经济效益不高,蚕桑生产就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一般来说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大于25?的陡坡地、降雨量少又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地区、常年频发大风的谷口、年生长期过短的高纬度地区等,在发展蚕桑生产时应慎重考虑。
②整体规划,相对集中。
桑园是种植业的一部分,养蚕又属于养殖业,这种特殊性应在蚕区的整体规划时充分考虑,以确保养蚕生产的安全。在污染较重的工厂、矿山附近不宜栽桑,特别是空气流通性较差的山区,废气、污水不易在较短时间内稀释,对桑和蚕的影响程度相对严重,桑园应距离大型砖瓦窑、水泥厂、排放大量粉尘或重金属废水的矿山2千米以上。在烟草集中产区和经常使用高毒长残留农药的作物区不宜穿插建立桑园,以避免发生蚕中毒事故。
③合理布局,设施配套。
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桑叶产量。合理布局新建桑园内的道路、排灌水渠等配套设施,提高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方便桑园管理。
④因地制宜,选栽良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选栽不同特性的优良桑品种。
⑤除建立成片桑园外,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养蚕收入,还可利用田、地、路、渠四边和塘基、房前屋后散栽,也可与其他矮秆作物间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