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草席的衡山草席

衡山草席

草席的衡山草席

衡山草席已出口到美国、日本、泰国、韩国等16个国家,出口草席1100多万条,成为我国最大的草席出口基地之一。

衡山县种植加工草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席草品质差及拘于传统的手工加工方法,草席加工长期处于“小打小闹”。2000年,衡山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草席确定为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之一,重点扶持草席加工龙头企业“逢缘”进行品质改良和规模生产。

2001年,高价引进日本优质品种蔺草,这种席草与传统的宁波席草比,不仅抗虫抗病、色泽均匀、织出的草席柔软,而且产量高。衡山瞄准国际市场,制定了规范化无公害席草生产标准,指导农民种植。同时投资数百万元,添置高档自动编织机等生产设备100余台,开发出“逢缘”牌保健席、地毯席、沙发垫、工艺挂席等186个品种,品质和加工工艺均达到国际标准。产品具有良好的天然性、保健性和观赏性,不仅在国内大中城市畅销,而且走俏国际市场。

衡山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模式,与农民签订席草供应、技术服务、干草保护价收购合同,全县有4个乡镇2.6万多户农民种植席草,种植面积由2001年的1万亩扩大到10万亩,种席草农民户均年增收。

店门镇桂花村有1560亩耕地,村里85%的农户从事席草加工,像这样的规模加工大户,全镇有100户以上。全镇21个村,几乎村村种席草,户户忙加工。衡山“绿色草席”让农民尝到甜头,带来强烈的“聚集效应”吸引周围贫困山区农民搬屋迁徙下山,能仁村有60%的村民从下山租房到自己建房从事席草种植加工而脱贫致富.全县种植10万亩席草还满足不了加工的需要,一些农民还跑到浙江、广西、四川、安徽等地高价收购席草。

近年来,遵循“以农稳镇、以私兴镇、以市活镇、以席富镇、民本固镇”的总体工作思路,主攻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发展壮大了席草、制种、鱼苗、黄鸡、果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席草产业:田头已成为江西最大的“草席之乡”,全镇席草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草席加工机械总数达到800余台,年产草席700万条,总产值3750万元,2003年3月,田头镇草席加工企业被评为全省首批百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杂优制种产业:通过与国内种业界大企业神农大丰和隆平高科两大公司挂钩,建立了5000亩水稻杂优制种专用基地,年产优质稻种300万斤,成为全国八大基地镇之一,2002年和2003年,分别有中优系列、金优系列各两个组合通过了国家农业部专家抽查鉴定,成为部优免检产品,填补了江西制种业的空白。鱼苗、黄鸡、果业等产业都各具特色,形成了较大规模。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都来自五大支柱产业,田头已初步培育起草席、鱼苗、牛肉、粮食、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和羽绒收购等六大专业市场。

再十六大,十七大的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指引下,田头人民正以百倍的热情奔向更加富足的小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