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军事上有着怎样的建树?
范仲淹虽为一代文士,却从小就喜欢谈论军事。宋朝时,西北党项族对宋是时附时反。到了该族首领元昊掌权时,他就不再甘心臣服于大宋王朝了。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元昊起兵造反。范仲淹再次被召入朝,恢复了他以前担任过的天章阁待制。若仅只是天章阁待制,那么这是个闲官。事实上,这次召范仲淹入朝,就是要利用他的军事才能对付元昊,因此同时让他兼知永州军,后来又改任陕西都转运使。他得知延州(今陕西延安)一带关防失守,便自告奋勇去守边,宋仁宗就委他为户部郎中兼知延州。范仲淹未到任前,此地按官阶高低决定带兵之多少,如总管领兵一万,钤辖领兵五千,都监领兵三千。敌人来犯则官小者先带兵迎敌,至于这迎敌的将官是否胜任,那是不管的。
针对这不合理的情况,范仲淹明确地指出:选择迎敌的将领不考虑他们的本事,只按官职大小来排定出兵的先后,这就是打败仗的原因。他到任后,将州兵集中起来,共得一万八千人,再一分为六,每位将领带兵三千加以训练。敌人来犯,则根据进犯之敌的多少派兵迎敌。第二年的正月间,皇帝下诏要范仲淹主动出击,范仲淹没有盲从,而是依据延州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正确的应对之策。范仲淹向皇帝报告说:正月间正是塞外十分寒冷的时候,大雪茫茫,此时出兵,我们的军队难以隐蔽,容易暴露。等到春暖之时,这个时候敌人马瘦人饥,我们出兵容易取胜。他进一步献策道:~州(今陕西富县)、延州靠近西夏,是羌人必由之路。希望能暂时按兵不动,让他以恩信对之招抚,若贸然动兵,已和羌人建立的交往可能会断绝,那么,这一片地方的安定就会遥遥无期了。他建议可先攻取绥、宥等地,占据要害之处,屯兵营田,如此,茶山、横山等地的老百姓就会扶老携幼来归附了。宋仁宗听取了他的这些建议。果然,当地羌、汉各族百姓都安定下来了。
范仲淹为将,号令明白,赏罚分明,爱抚士卒。边境有警,他和时任枢密副使的富弼一道领兵御敌。皇上赏其黄金百两。范仲淹并没有将这笔财富占为己有,而是全部分给了随他出征的将士。
在军事上,范仲淹与另一文人军事家韩琦齐名,时称韩范。但在与敌对阵时,范仲淹能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用兵策略。一次他和韩琦一道领兵到了前线,韩琦决定立即分兵五路进攻,范仲淹驻守庆州城,认为不应立即进攻。那时任秦州通判兼经略判官的尹洙奉韩琦之命,到庆州来约范仲淹一道出兵。范仲淹对尹洙说:我军刚打了败仗,怎么能率兵深入呢?以现在敌我双方的实情来看,若立即开战,我军只会战败,因此,现在不是和敌人作战的时候。尹洙听了,叹惜道:您不及韩公啊。韩公说:用兵应当将胜负置之度外。现在看来您处事过于谨慎,这就是您不及韩公的地方啊。
范仲淹回答说:大军一动,就关系着千万人的生命,若置胜负于度外,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能如此打仗。尹洙说不动范仲淹,只得回去交差。韩琦不听范仲淹的建议,率兵出击,结果遭到元昊的伏击,全师陷没,大将任福战死。韩琦领着残兵败将返回时,那些拦在韩琦马前号啕大哭的阵亡将士的父兄妻儿,就有几千人之多。这些人拿着阵亡者穿过的衣服,烧着冥币哭道:你们跟随招讨使出征,如今招讨使回来了,你们却不幸战死了。你们的魂魄若认识路,能跟着招讨使回来吗?痛哭之声震天动地。韩琦也悲痛流泪难以行进。范仲淹得知长叹道:这种时候,是很难将胜负置之度外的啊!
范仲淹主政过州、延州、泾州和庆州四地,这些地方与西北少数民族比邻。因他治理有方,百姓们能安居乐业,因此,他深受这些地方百姓的爱戴。特别是羌人,对他非常尊敬。由于范仲淹是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出任这些地方的行政长官的,羌人便尊称他为龙图老子。
普洱茶名品
位于当今西双版纳境内的古“六大茶山”在昔日繁荣鼎盛时期,经营茶叶的商人开设制茶的商号、茶庄遍及各个茶山,创造出的普洱茶传统制作手工艺达到了顶峰,制作的普洱茶及其品牌留芳古今。由于品质超群,倍受欢迎,还获得了清朝皇宫赐扁嘉奖。金瓜贡茶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港、澳、台茶界称其为“普洱茶太上皇”。该茶生产始于清正七年(1729年),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廷。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的一级芽茶。采摘的芽茶一般先放之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这种芽茶,经过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故人头贡茶亦称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其制作时间已有200多年历史,此品加工者为普洱贡茶厂,原料及初制出自西双版纳倚邦茶山。?福元昌圆茶倚邦和易武两大茶山,曾演绎了清代普洱茶最为辉煌的篇章。创于光绪初年的“宋云号”、“元昌号”两个茶庄均在倚邦、易武两个茶山。其中“元昌号”设在易武的茶厂名为“福元昌号”,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武山大叶种茶精制而成。现最古老的“福元昌圆茶”,产于光绪年间,已历时100多年左右。《普洱茶记》云:“百年福元昌圆茶,享‘普洱茶王’之誉。同庆号老圆茶清代中、后期,倚邦茶山没落,易武茶区崛起,云集了云南当时众多茶商,他们设厂制茶,引进先进制茶工艺,以大叶茶种的阳春细嫩白尖制茶,使易武从产茶量和茶质两个方面都一跃为古代西双版纳版纳六大茶山之冠。同庆号茶庄于1736年在易武设厂制茶,在易武的制茶历史就达百余年。
同庆号圆茶分为内票和内飞两种,1920年以前是“龙马商标”,之后则是“双狮旗图”,两者以1920年以前的茶品为绝品。采用最好的竹箬包装,表面是浅金**,捆绑所用的竹篾及竹皮,颜色与竹箬相若。同庆号老圆茶的特点为幽雅内敛,绝冠群伦,是极柔和性的优美茶品,被视为国家级绝品,享有“普洱茶后”的美誉。
敬昌圆茶清光绪年间,个体茶商纷纷介入普洱茶出口业务。制茶工艺与同庆号茶庄不相上下的敬昌号(后改为信昌号)茶庄,取曼洒最好优质的茶菁,以制“七子饼茶”为主,然后用牛帮或马帮运往老挝,再装船运往越南、傣国和香港等地销售。敬昌圆茶之所以价值连城,可遇而不可求。究其原因,除品质优异外,其制作工艺和包装也令人迷醉。敬昌圆茶,压制技术一流,饼体丰满而富有韵致,饼沿不求原子薄一致,但带有强烈的节奏感,手触之养手,目测之美目。其外形,茶菁凸凹,叶叶清晰排列,优美之致。天下普洱茶无—能与其较量形式之美。其现存者大都为40年代的产品,每饼直径为20.5公分,重330公克,且系野樟香型,水性极度细柔,入口即化,为普洱茶品中水最为细滑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