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茶叶一般在什么季节防治病虫害

茶叶

茶叶一般在什么季节防治病虫害

一般在什么季节防治病虫害?

我国生产茶叶的地域广布,

气候

温差

在时间上有差异。以

菌丝体

病叶

中越冬或

越夏

复苏为始,通常在温度15—

20℃,相对湿度85%以上环境容易发病。一般3—5月和9—10月间危害严重。

坡地

茶园

阴面较阳面易发病,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施肥不当、遮荫茶园也易发病。针对

季节性

的各种病虫害,采取时间也不同:危害盛期大部分在5—6月及9—

10月;高山茶区危害盛期7—9月。例:

叶蝉类,在5-6月、8-9月

若虫

高峰期前,施药防治。

黑刺粉虱

,在5月中、下旬-10月上旬施药,

茶蚜

,在5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10月中旬施药,

象甲

类,在5月-6月下旬成虫发生盛期,

树冠

土面

施药1-2次防治。

如何避免茶叶的农药残留?

使茶叶农药残留低,有哪些好的方法?

茶叶的种植业需要农药来预防病虫害,而农药残留的问题就不得不注意了。那么在茶叶的种植中如何才能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呢?

选择高效低度低残留农药

农药类型许多,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不尽相同,对茶树的病虫防治,应选择高效微毒低残留农药,并且应把药量降至最少程度。一般一种药一季使用一次,全年度使用不超过2次。那样能有效的降低某类农药在荼叶中的残留。

选择最佳防治时期

茶树病虫防治的最佳时机需从两层面考虑到。一是依据病虫“防治指标值”开展选择。防治指标值是依据病虫的产生总数可能很有可能导致的财产损失而制定。运用防治指标值具体指导喷药,可降低喷药的片面性;二要在病虫对农药最敏锐的发育过程喷药,能接到不错的。

优化农药使用技术

为了降低农药的使用量,生产制造上务必优化农药使用技术。一是依据病虫产生规律性打药,提升农药对病虫的中靶率,如运用茶黑毒蛾,茶毛虫等虫害低龄化稚虫期多在茶丛里部两边叶背群栖危害生长习性,在虫口相对密度超过防治指标值的茶树,推行喷撒茶丛两边,可立即降低茶青中农药的残余量;二是按照不一样地貌,不一样茶树和规模化水平,采用不一样喷雾机;三是按照不一样的病虫类型和茶树种类,选用不一样的喷雾器方法。

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减少荼叶中农药残余量,最终还需要严苛把好实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这一关。无论喷洒一切一种农药都需要依照标识所显示的安全间隔期,尽量在安全间隔期之后摘茶。

(1)农药的合理使用 根据农药性质及病虫的发生规律,合理使用农药,以最少的用量获取最大的防治效果,既能经济用药,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需要从对症下药、掌握正确施药量、提高药效、降低用量、合理混用农药、合理调配农药几方面入手。

根据欧盟2003—2008年的标准,阿维菌素、杀螟丹(巴丹)乐果、氧乐果、四螨嗪(阿波罗)、甲氰菊酯、喹硫磷、除虫脲、噻嗪酮(优乐得)和哒螨酮(哒螨灵)等9种农药的标准非常严格,因此在出口茶叶生产基地上应停止使用。乐果和氧乐果由于水溶性较高,在茶叶中的残留农药在泡茶时会大部分被浸出,因此应停止使用。乙酰甲胺磷由于在茶树上会氧化代谢成甲胺磷,欧盟标准为0.01毫克/千克,因此在茶叶生产上应停止使用。

(2)农药的安全使用 制定农药在茶叶中的最大残留允许量、制定安全间隔期、禁用高残留农药、制定安全使用标准,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3)采用避毒措施 改进栽培制度,加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实施茶园病虫害综合治理,减少农药的污染。

(4)发展环境友好型农药 从生产源头抓起,大力倡导使用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在抑制病虫为害的同时,减少对茶叶及其园区生态环境的污染。

(5)加强农业防治,开展生物防治,配套物理防治,协调化学防治,实施茶园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