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河南平原种植的果树?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溼润半溼润季风气候,适合在河南省种植的水果树和中药材有很多种。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草莓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樱桃、大樱桃、杏树、桃树早中晚熟、梨树早中晚熟、苹果早中晚熟、葡萄晚熟、猕猴桃、李子中晚熟、石榴、枣树、蓝莓、果桑等。
河南草莓种植的方法
一、整地与品种选择
草莓园应选择地面平坦、地势稍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水通气良好的沙质或壤质土壤。园地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害虫。品种应选择金明星、碳丰等生长势强,座果率高,耐荫,耐寒,抗白粉病,休眠期短的优良品种。
二、适时定植扣棚
为争早上市,草莓移栽大棚的时间应在9月上旬。要随起苗随移栽。每畦栽2行,行距25厘米,穴距20厘米,每亩栽12000株左右。及时浇定植水,并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层中。扣棚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前后。
三、温溼度管理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温度,可在大棚内套中棚并盖地膜,白天棚室内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维持在5℃以上。出现30℃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当棚内溼度超过70%时,要及时通风。
四、肥水管理
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要重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及时追肥和经常喷施叶面肥。定植后立即灌水。在开花及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若天旱,应5-7天灌1次。秋季多雨时,应及时排水。草莓园四周应做排水沟,使棚内畦沟水能够排尽。
五、中耕松土与摘叶疏果
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摘除病老叶、弱果,减少营养消耗,利于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
六、综合防治病虫
大棚草莓病虫害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培育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合理轮作、清洁土壤、避免干旱、高溼等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如发现病害,要注意开花前后不宜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如发生灰霉病,可用25%多菌灵可溼性粉剂300倍液喷雾。
七、适时采收
草莓采摘,一般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一般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收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花萼。
桑科桑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或灌木。学名Morus spp.中国有8种,其中以白桑(M.alba L.)与黑桑(M.nigra L.)最重要,果供食用。
起源与分布
果桑原产中国,是最古老的果树之一。远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蚕桑业已相当发达。到战国时期,在黄河、长江流域都有桑树栽培。如《诗经·卫风》记载“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秦代以后,蚕桑生产发展很快,从汉代到清代,历代都设有专职官吏主管蚕桑生产。到明清之间,浙江湖州已成为蚕桑生产中心。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金有大荒,民皆食葚,获活者不可胜计。”古代桑树是叶果兼用;现在以食果为主的果桑栽培,仅少量集中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新疆等省(自治区)的少数县区,其中以新疆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北东南部栽培较多。
中国蚕桑业很早就传播国外。《史记》、《前汉书》记载,周初箕子把蚕桑业传入朝鲜、再传入日本。汉代以后传入中亚、欧洲,约在4世纪时传入印度。20世纪后,世界桑树分布地区有亚洲东部、东南部,欧洲南部,北美南部,南美西北部以及非洲西北部等。
特征与特性
树高8~15米,树冠直径12~15米,枝干层次不明显。枝条细长而直。叶片卵圆形或广卵圆形,长6~15厘米,淡绿色,平滑,背面为淡绿色有柔毛或近于无毛。冬芽具3~6覆瓦状鳞片,潜伏芽寿命长。雌雄异株;花单性,数个或数十个集生在一个花轴上,为葇荑花序,雄花花被4裂,雄蕊4和裂片对生;雌花花被4裂,紧密包裹子房,花柱很短,柱头分裂如牛角状。雌花授粉受精后,柱头枯萎,子房和花被渐渐肥大,整个花序成为多肉的浆果,是聚花果,由许多小核果构成,俗称桑椹,呈白色、淡红色或紫黑色,味极甜。
发育良好的1年生枝,一般都可成为结果母枝,翌年由顶芽及侧芽抽生结果枝结果,同一节位有1~3个花序。生长发育好的结果枝仍可成为结果母枝,连续结果。
在华北地区,4月开花,6月果实成熟。春季地温达5℃以上根系开始活动;气温达12℃,冬芽萌发;25~30℃枝条生长最快,40℃以上光合作用降低,生长受抑制。秋季气温降到12℃以下,枝条生长停止。
桑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具有适当水分和肥力的沙质壤土或壤土生长最好,粘土次之。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但以pH值6.0~6.5的微酸性土生长更好。
桑比较耐旱,以土壤最大持水量为70~80%生长最适。在生长季内,壤土水分降到9.5%,粘土降到17%左右时,叶开始枯萎。
主要品种
白桑。桑椹白色或淡红色,长1~2.5厘米,品质优。品种很多,新疆有白桑,山东有白椹子、浆米椹等。黑桑。桑椹黑紫色,长2~3厘米,味酸甜,有香气,可鲜食,主供制汁、酿酒、制果露。极丰产。品种有黑桑、药桑等。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广泛采用的繁殖方法有嫁接、扦插等;也有用实生繁殖的。新采收的桑种子,夏播繁殖,发芽率达90~100%,出苗率高,翌年秋出圃或进行嫁接。若春播或秋播,种子需干燥贮藏,保持种子发芽能力。嫁接繁殖以本砧,黑桑、山桑(M.australis Poir.)作砧木,用芽接或枝接,成活率80~90%。扦插宜选1年生枝的中部或基部作插条,土温20~25℃扦插成活率可达80~92%。栽植距离以4米×4米或4米×5米为宜,南方温暖地区宜冬栽,北方寒冷地区宜春栽。桑树适于小冠开心形整枝。对肥料利用率为氮72%、磷35%、钾59%,因此按照5∶3∶4的比例进行施肥。夏肥应占全年的1/2,春秋肥合占1/2。黑椹品种果实呈紫黑色,白椹品种果实呈饴**时,即可采收。
桑主要病虫害有桑细菌性黑枯病、桑褐斑病、桑干枯病、桑紫纹羽病等;桑天牛、桑毛虫、桑尺蠖、桑蟥,金龟子等。
经济价值
桑椹成熟早,营养丰富,含糖量12~21%、含酸量0.3~3.5%,果胶0.94%,矿物质0.89%,还有多种维生素。除鲜食外,可以酿酒、制汁、制酱、制干等,具特有的香味。其叶、皮、椹均可入药,桑白皮可治水肿、咳嗽等症,亦可造纸。木材纹理细致,可制各种乐器和家具。果桑对风土适应性强,也是绿化的适宜树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