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打击假冒伪劣药品国家药品编码实行三码并用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实施国家药品编码管理的通知》,对批准上市药品实行编码管理,意味着今后上市药品都将有自己的身份“条形码”。笔者认为此举不仅方便药房管理,同时也方便药品监管部门打击假冒伪劣药品,让消费者吃了颗“定心丸”。

打击假冒伪劣药品国家药品编码实行三码并用

 据悉,国家药品编码实行本位码、监管码和分类码三码并用。本位码用于国家药品注册信息管理,在药品包装上不体现。药品首次注册登记时赋予本位码,是国家批准注册药品的身份标识。监管码用于药品监控追溯系统,直接体现于药品包装上。分类码用于医保、药品临床研究、药品供应及药品分类管理等,在药品包装上不体现。据了解,在实施药品编码管理后,无论药品销往哪里,只要扫入编码就可以知道该药的厂家、药物成分,将便于药监部门开展监察工作。

 加强药品追溯系统建设、保障药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药品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建设药品追溯系统,可以使每一批药的来龙去脉均一清二楚,不仅可以知道合格的、正规渠道的药品的具体流向、需求量等详细信息,便于对其管理,也可以及时辨识、准确定位和查处假冒或者劣质药品。

 但据笔者了解,目前我国商品条形码技术防范还不够严谨,有的追溯系统只是涵盖了商品的流通环节,生产和销售两端尚不能覆盖;一码多印、回收旧码、盗码批量造假等漏洞还不时存在。条形码的作用还只是停留在方便终端仪器的快速、自动扫描和识读,用以统计销售数量和结算货款等,并无任何防伪功能。事实上,电子监管码一直为部分企业所抵制,有些企业把电子监管码标志存放于仓库中,实际并未使用。已使用电码防伪的企业停止使用,未使用的企业则拒绝使用,实际上这些企业都是真心防伪、负责任的企业。

 实践中,各行各业就电码防伪的纠葛还在不断演绎和深化,而造假者也没有闲着,他们早已经盯上电码防伪技术。通过网络搜索发现,一段时间以来,因电码防伪被造假者成功仿制,导致真假不分、弄假成真的消费侵权事件时有发生,见诸各地媒体。发明电码防伪,本意是为了防假护真,明辨真伪,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护,但市场实践的结果并非如此。为此,笔者认为,要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仅仅通过推广防伪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与之同步配套的还是技术的不断创新,最根本的则是规范市场,真正使企业自律,把人管住,让企业主真正成为第一责任人。

 其次是政府及部门要负总责,查找假药根源是药监人的责任,生产放心药品是企业的责任,作为消费者,举报协助打击制造药害的人群,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健全法规制度,增强强制执行力度。注重部门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尤其是各相关执法部门的联合介入,必须加强公安、邮政、工商、交通等部门的协查机制,形成药品打假合力。二是增强执法力量和强化宣传教育效果。执法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练好内功,才能让假劣药品无处遁形。三是加快推进农村供应网络建设,将合格药品配送到农村药品市场。加强信息收集,延伸监管触角,要利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成果,制定举报奖励办法,充分调动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支撑体系,以减少监管盲区和漏洞,抓好源头,规范进货渠道,从源头上把好药械质量关。

辨别药品真伪

1、防伪标识。防伪标识的说明书有水印,反光时才能看出来。如果不经反光一眼能看出,那一定是假的。另外,假药的包装比较粗糙。

2、药品批准的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审查并发给生产企业的药品一个表示批准的文号。这个批准文号就是药品的“身份证”。药品生产企业只有在取得了这个“身份证”以后才能生产该药品。

3、药品监管码。通过对药品包装盒上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进行信息查询,即可获取对应每一盒药品最权威的药品信息和药品流向,保障用药安全。

扩展资料

网上购药注意事项

1、核实确认是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售药网站。

2、主动咨询。网上药店一般都配有专门的咨询药师,您可以通过在线咨询专业药师,详细说明情况,获取有关购药建议。

3、分清药品和非药品,对店家推荐的不熟悉的产品,确认是否有药品批准文号。

4、不要在网上买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一般消费者或者药师都不具备判断病情和处方用药的能力与权力。即使常见小病,或长期使用的药品,往往也需要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是否维持或调整原有用药。

5、特殊情况需及时就医。对于某些急需药品或不确定的身体不适,或有超过三天以上不适,建议您及时到医院就医。医事复杂,健康宝贵,不能自冒风险,耽搁病情。

6、注意药品验收。收到药品时,首先看药品外观有无破损,消费者必须当面开包验收。其次看产品的名称是不是您订购的药品,再次看产品是不是在有效期内,最后在极寒或极热天气里看药品的送货条件是否能保障适宜温度。

人民网-如何辨别真假药品看看有无国药批准文号

人民网-如何识别真假药?看看药品“身份证”就知道

人民网-药品监管码:扫一扫辨真假

人民网-网上购药注意事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6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