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有哪几种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可分为两大方面。
1、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阐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辩证唯物论,阐明自然界发展一般规律的自然辩证法,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历史唯物论,阐明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
《资本论》这部伟大著作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唯一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由于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一些领域的运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学说。
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法学,军事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等。
扩展资料:
基本马克思列宁主义(俄语:мрксизм-ленинизма),简称马列主义或马列,严格地说,是指由列宁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
然而,在不同的大环境下,许多不同的政治团体都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汇,并宣称以此作为理论体系的支撑。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化的时期,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革命导师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们同时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粉碎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在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为了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有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是在各式各样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反动思潮、同国际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反复斗争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
在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同蒲鲁东派、巴枯宁派、工联派、拉萨尔派进行了毫不妥协的原则斗争。
通过这些斗争,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确立了统治地位。另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对其哲学分别做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角度的解读。
由于马克思学说涉及领域之广,使得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分别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对其进行阐释,因此还可以根据学科分工考察其内容。
“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参考资料:
天津211大学名单
辩证学告诉我们,事务都具有两面性。无例外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即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消极地抑制作用。 1、积极作用 (1)科学技术是现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三次技术革命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例如: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 (2)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1)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2)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3)科技革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精神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例如: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给予人们日益增多的闲暇时间,即人们能够更多地从事各项事业的创造性活动。 (4)科技革命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不仅影响了思维的主体,同时也改进了思维的工 (5)科学技术渗透到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1)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目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发达国家的1/40。科学技术一旦转化为生产力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其作用大大超过了资金、劳动力对经济的变革作用。2)军事上的战斗力。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科技强国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共同选择。3)政治上的影响力。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筹码和大国地位的象征。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可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2、消极作用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用机器运转全面取代人的躯体活动,用电脑代替人脑工作,用各种人造物取代自然物,人类不断用“技术物”来超越自身,使人类从劳动的“苦役”中解放出来。然而这种“技术化生存”在减轻人的负重之时也导致了人对技术和技术物的依赖,这种依赖性将无情地而又必然地上升为技术对人的控制,而人类受控的直接结果将是人类自由度的剧减。当现代生物技术能够让人类完全可以创造生命时,它也把人类进化推向骚乱的边缘。可见,现代科学技术的危机,实质上是价值危机、伦理危机。例如:(1)科技发展使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2)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3)计算机的发明便利了我们信息的交流,却也使得无数青少年陷入非法网络的泥沼无法自拔(4)农业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5)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 因此,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受到一定的、合理的制约。 (1)做好科技评估工作。 (2)建立道德约束体系。 (3)大力发展人文科学。 总结: 科学技术对人类产生的后果是双重的,它让人类控制自然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奴役和束缚。所以,必须将科技的物质奇迹与人的精神需求融合起来,重新建构起科技发展与人类发展的生态平衡。充分发扬人文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批判功能,引导和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使其从“离人的发展”转向“为人的发展”。
——————————————另外,答题时要注意题干里要求的“结合你个人的理解,说一些跟你学科相关的例子”把原来答案中的案例等替换一下就完美了。
天津211大学有四所,分别是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1、天津医科大学(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TMU”,位于天津市,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2、河北工业大学(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于天津市,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隶属于河北省,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3、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简称“南开”,位于天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
4、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天大”,坐落于天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中国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之一。
天津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津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覆盖21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7个;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个进入ESI前千分之一。
有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天津大学共有25个一级学科参评,进入A类学科数达到14个;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A+档、4个学科进入A档(2%-5%)、9个学科进入A-档(5%-10%)。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天津医科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河北工业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开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天津大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