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塘镇的资源状况
(1)农业资源是农业大镇,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境内主产水稻和小麦;红籽瓜和花生是本镇的另两大经济作物。全镇年粮食经济作物面积达85000亩(含复种面积),总产量28400吨,亩产1400斤,总产值达9700万元。蔬菜种植面积达6500亩(含复种面积),全镇以退耕还林为主,带动道路两边植树活动的开展,经济林及生态林面积达3500亩,可养殖水面近2万亩。农业生产用水一是引用高塘湖(位于镇域西侧)的水灌溉,另一重要途径是引用龙坝水库和其它小型塘坝的水灌溉。(2) 矿产资源:绵延数十公里的丘陵山地,有丰富的山石资源,分布有较多的石灰岩、白云岩和陶粒页岩等非金属矿产,主要用于生产水泥、烧制石灰、修建公路、铁路及各种建筑石料等。
石灰岩层位主要集中在古生界寒武系下统馒头组,中统徐庄组,张夏组。属沉积矿床,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矿体走向为北西和近东西向。倾向上在凤台以东~寿县以北,岩层倾向为NE~NEE(45°~80°),倾角16°~35°,望峰岗~九龙岗为N~NNE(0°~15°),倾角50°~65°,新城口~上窑山为SW(230°)倾角45°~58°。矿体产出比较规则,走向稳定。
(3) 水资源 :高塘湖位于凤阳、定远、长丰三县及淮南市交界处,湖面50平方公里,属于凤阳水面14.8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5米,正常水位18.50米,洪水期水位23.80米。湖面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湖岸线长度85公里,湖的形状为一长带形。
湖底平坦,底质大部分为淤泥。湖水营养盐类丰富,水质偏碱性,湖内水草从生,属于营养型湖泊,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良好条件。为本镇地区主要抗旱水源。由于地势低洼,时有洪涝灾害发生。
窑河的窑河的水利工程
香泉镇地形由北向东南倾斜,低山、丘陵、圩区各占三分之一。西部和北部分别为低山、丘陵,如覆釜山(晓山)、麻家山、观音山、白云山;在南部为平原圩区,地势较为平坦。水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全镇有38座电力灌溉站,可保证旱涝无忧。
香泉地表水丰富,水库湖塘众多,戎桥水库(今称香泉湖)最大,集水面积21.6平方公里,还有独山、韩庄、洼山、吴仕、小端、洼里、金桥段、龙塘、龙泉、石塘、大官塘、团山、大陡沿、龙泉洞等10多座小水库,还有1100多口大塘。流入长江的双桥河、石跋河两条水系贯穿全境,地下水十分充足,西北部泉眼分布较广,其中温泉集中在镇西侧及西南侧覆釜山下。温泉水质经南京大学地质系有关专家分析鉴定,初步评价为:“水化学类型属含氡硫酸钙镁型水,矿化度、总硬度、PH值、常见的阴阳离子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与著名的江苏汤山温泉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与巢湖市的半汤温泉也比较相似。根据水化学分析结果,香泉温泉矿化度较高,氟离子及硫酸盐含量高、硬度大,不宜饮用。若从医学角度讲,由于水温适用,水中含硫较高,长期沐浴可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皮肤病。”因此,香泉温泉很有开发价值。其水质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医用矿泉、高热泉、氡泉、硫化氢泉、硫酸盐泉、硅酸盐泉标准,颇具医用价值。
香泉的主要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煤、铁、磷、萤石等矿,特别是石灰石、白云石蕴藏量十分丰富。三十年代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曾到香泉勘察矿产。自改革开放以来,香泉的石灰石、白云石等矿均大量开采。
窑河又称洛河、新河,古称洛涧,是高塘湖水入淮河的通道。窑河全长104 公里,流域面积1490 平方公里。明万历年间(1573~1619 年),在定远县永康镇东北八公里处的窑河支流青洛河上建响水坝。清代曾两次重修,民国34 年拆毁。
1950 年冬至1951 年春,由皖北行署水利局测量规划,1952 年8 月,在老坝址上游1 公里处平王庄西南,建渥奇式滚水坝,集水面积50 平方公里。渠首建进水闸,干渠长7 公里,南、北两支渠各长5 公里。枯水水源出自芝麻涧珍珠泉,流量约0.2 立方米每秒,灌田3.4 万亩,1953 年6 月工程全部竣工。1972 年上游建成芝麻水库后,珍珠泉水被水库拦蓄,响水坝灌区划归芝麻水库灌区。
早在明代以前,在今长丰县境内筑有蔡城塘。南北长一千八百丈,东西阔五百丈,周围约计三十六里。西靠高岗,东南北三面筑埂,设有斗门十三座,灌田二百余顷。清乾隆四年(1739 年),寿州知县范从彻详请帑银三千六百两有奇,修理大闸1 座,减水闸1座,河口闸1 座,陡门3 座,挑进水沙河10 余里。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寿州知州席芑以蔡城塘石坝闸门被水冲坏,亲诣塘所,督令环塘用水人户协力重修。光绪七年(1881 年)风颍道任兰生拨款重修。民国期间蔡城塘已毁坏不堪。至1949 年时,放水口全部冲坏,塘底淤高,蓄水能力很低。据1952 年调查:原有灌区旧砂礓石坝被水冲毁,主要水源中断,塘水枯落。淮南铁路穿渠而过,部分水源又遭割裂,灌区有名无实。1952年冬至1953 年春,对蔡城塘的引水和蓄水设施进行整修,建成渥奇式滚水坝1 座,3 孔进水闸1 座。1954 年冬至1955 年春,改建了节制闸和陡陂式溢洪道等十余项工程。1956年维修了放水斗门。1968 年至1974 年,又陆续挖深塘底,加高加宽塘埂等。今蔡城塘形成了南北长近6 公里、东西宽0.5~1.0 公里的湖面,水面面积达3.1 平方公里,控制来水面积86.3 平方公里,总库容492 万立方米。干旱年份从高塘湖提水补充。
民国27 年至36 年黄河南泛入淮期间,窑河河床从高塘湖口至河口淤浅10 公里,平均淤高1.5 米。汛期洪水长期停潴,低洼地长期浸泡水中,农田无法耕种。1951 年3 月至1951 年5 月,凤阳县作为治淮项目要求国家补助,组织民工对窑河上窑镇至新城口段进行疏浚。疏浚河段长7.8 公里,设计河底高程13.0 米,底宽22.0 米,国家拨大米310万斤,完成土方90.14 万立方米,改善了部分低洼地区的耕种条件。
1954 年4 月至1955 年3 月,在支流青洛河上游永康镇北古城河西南岸建成古城坝。1956 年至1957 年,又在定远县青洛镇附近的青洛河上,建洛河坝引水灌溉工程,控制来水面积194 平方公里。1959 年在高塘湖东南洛河右岸、定远县炉桥镇附近建炉桥电灌站,提高塘湖水灌溉定远县西部农田。现已建成六级7 个站,总扬程79.5 米,装机56 台(设计安装68 台套),总容量14975 千瓦。灌区涉及定远3 个区15 个乡、4 个国营农场和长丰县1 个乡。设计灌溉面积最终为57.46 万亩,近期为46 万亩,今已达到41.6 万亩。1959 年冬在窑河支流洛河上游、定远县朱湾与西三十里店之间开始兴建齐顾郑水库。1961 年停建,1970 年续建,1972 年基本建成。齐顾郑水库可拦蓄当地来水,调节青洛河上的芝麻水库来水和炉桥四级站来水,与芝麻水库一样同为炉桥电灌站的反调节水库。齐顾郑水库防洪校核标准达千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73.45 米,相应库容2230 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330 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3 万亩。
1965 年在高塘湖东南沿岸定远县炉桥一带筑炉桥圩,当年受益,保护堤内1.62 万亩耕地。圩堤北起淮南铁路以西的严涧河左岸,南至青洛河右岸,全长10.8 公里。堤顶高程23.5~25.0 米,圩堤设计标准为20 年一遇。圩堤中部建有北湖闸1 座,为定远县炉桥电灌站一级站渠首进水闸。
为解决淮河水倒灌问题,1965 年冬,经定远、凤阳、长丰、淮南市商定,建窑河封闭堤和窑河节制闸。窑河封闭堤长11.75 公里,西与淮南市田家庵圈堤在杨郢孜相接,东至上窑镇。1966 年冬完工,堤顶高程24.0 米,后又陆续建块石护坡长5.05 公里。国家投资250 万元,完成土方117.18 万立方米,石方6.8 万立方米。
窑河节制闸位于淮南市东北上窑镇西,集水面积1500 平方公里。节制闸防洪标准与淮北大堤相同,既能防止淮水倒灌,保证沿湖城镇工业用水和淮南铁路免受洪水威胁;又可控制高塘湖水位,提供炉桥、官塘等沿湖电灌站水源,联接蚌埠、淮南间的公路交通。节制闸工程于1965 年2月开工,5 月竣工。节制闸为钢筋混凝土盖板式结构,5 孔,每孔净宽5 米,中孔可通航,闸底高程14.0 米,正常蓄水位17.5 米;最高防洪水位闸上为21.0 米,闸下为24.5 米;设计最大泄量610 立方米每秒,校核为700 立方米每秒,防洪面积20 万亩。沿湖建站12处,总灌溉面积38 万亩,设计灌溉面积77 万亩,共计完成土石方12.95 万立方米,总投资73.6 万元。
1966 年至1975 年在支流洛河上长丰县境内建成永丰水库。水库集水面积31.6 平方公里,为淠史杭瓦东干渠反调节水库,主要为永丰、左店两电灌站提供水源。水库分东西二库,东库于1966 年冬开工,1969 年基本建成;西库于1974 年冬开工,1975 年建成。主体工程有均质土坝、泄洪涵和灌溉涵组成。大坝坝顶高程44.2 米,防浪墙顶高程45.5米,坝长2093 米,坝顶宽4 米,最大坝高11.5 米。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采用可能最大降雨校核,校核洪水位为44.02 米,相应库容3289 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583 万立方米。灌溉面积9.0 万亩,共完成土方73.4 万立方米,总投资128.79 万元。
1969 年11 月在高塘湖东岸凤阳县西部官塘乡建官塘电灌站。初建时为机械灌溉站,1970 年改为电灌站,分三级提水,总净扬程43.6 米,总装机19 台共4438 千瓦,设计灌溉面积13.38 万亩,至1976 年各站竣工。
1971 年冬在窑河支流青洛河上游开工兴建芝麻水库。水库位于定远县西部的青山集与芝麻店之间,集水面积49.4 平方公里。1972 年秋建成并发挥效益,既拦当地径流,又是炉桥电灌站的反调节水库。可将库内多余洪水引入齐顾郑水库。水库集水区内有珍珠泉,流量约0.36 立方米每秒。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建有开敞式溢洪道和4 个放水涵。大坝坝顶高程74.8~75.2 米,防浪墙顶高程76.2 米,坝顶长1960 米,宽4 米,最大坝高19 米。水库达万年一遇防洪标准,校核洪水位74.75 米,相应总库容2421 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为1564 万立方米。已建3 条干渠分别连通齐顾郑水库、炉桥电灌站四级站和水库灌区,灌溉面积4.0 万亩。共完成土石方64.68 万立方米,总投资187.15 万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8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