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使用草铵膦会对土壤造成伤害吗?农作物会不会受到影响?

草铵膦不会对土壤造成伤害,但是会造成污染,农作物会受到影响,但是可以避免,以下分为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使用草铵膦会对土壤造成伤害吗?农作物会不会受到影响?

1、草铵膦的作用原理:草铵膦是接触绿叶部分,使得绿叶中的植物细胞的谷氨酰胺酶的活性丧失,从而影响谷氨酰胺的代谢,换句话说,绿叶的氮代谢就紊乱了,由此来杀灭有害植物。草铵膦是特异性结合,也就是说草铵膦只会和绿叶植物细胞中的谷氨酰胺酶结合产生杀灭作用,对植物的根部和枝干是没有损伤作用的。因此草铵膦可以广泛用于果园或其他农作物地。只要使用得当,完全是没有问题的。打个比方说,一颗果树下面有大量杂草,只要在比较低的地方,在杂草的表面喷一点草铵膦就行了,这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千万不能把喷头举高高,然后大面积喷射果树的叶子,这样做就有点傻了,这样就把果树杀死了,但是一般人也不会这么去做。所以说,只要正确使用,影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草铵膦对土壤的影响:当人们使用草铵膦时,草铵膦是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土壤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污染到土壤了。那么影响就是:这片土壤短期内不适合种植叶类植物蔬菜了,比如生菜韭菜,因为这些植物叶片很容易就接触到土壤了,从而会毒杀植物,但是果树苗之类的可以种植,刚才说了,草铵膦对根部和枝干是没有影响的。那么,是不是这片土壤以后永远无法种韭菜了?非也,草铵膦是可以降解的,2年就可以从土壤降解掉了,过了两年之后就可以种韭菜和生菜了。

3、食品安全:目前国内果园主要的农药就是草铵膦,虽然说果实上很少沾染草铵膦,但是出于健康需要,极少的草铵膦也要用水清洗干净,所以要养成先洗水果再吃的好习惯,不哟拿过来擦一擦就吃。

以上就从作用原理,土壤降解,食品安全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草铵膦的危害与影响以及防范措施。

美国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农药和化肥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农药使用后相当一部分漂浮在空气中被尘埃吸附扩散到外地或大气中,由于微粒小,在空气中不易降落,有时会被雨水淋洗降落到地面。

大气中农药污染的程度因地而异,在喷药地区的上空,大气中农药含量高于其他地区。温室中喷洒农药后,空气中浓度更高,浓度高达9.5毫克/米3。

(2)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田间使用农药后大部分落入土中,这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使用浸种、拌种、毒谷、毒饵等用药方式将农药直接洒入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程度更大。

一般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决定于农药的施用次数、用药量和农药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用药次数多,用药量大,稳定性高的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对土壤污染严重;相反,用药次数少,稳定性差,易降解的农药污染程度轻。

不同土壤类型中农药残留程度也不一样,黏质土比沙质土残留时间长,有机氯农药在水田中残留时间短,在旱田中残留时间长。

农药残留主要集中在0~20厘米的表土层,随土层深度增加,农药残留程度降低,50厘米以下几乎检测不到残留农药。

(3)农药对水体的污染农田喷洒的农药及农药厂排放的“三废”可以通过农田灌溉、土壤淋溶、雨水冲刷等途径流入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源,造成水质污染,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美国在使用DDT农药10年后,所有的主要河流都受到了污染。我国各主要河流中也不同程度受到了农药污染。

(4)农药对农蓄产品的污染农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直接附着在植物表面和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生物间转移浓缩残留于农蓄产品中。

各类食品中六六六、DDT污染比较普遍,动物性食品污染程度高于植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污染程度:植物油>粮食>蔬菜>水果。

化学农药对农蓄产品的污染,家养动物高于野生动物;猪肉高于牛、羊肉;鸭肉高于鸡肉。在植物食品中,小麦>稻米>玉米;花生>大豆;粮食>蔬菜。

美国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农药和化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下:

美国大规模化肥、农药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最为突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硝酸盐含量超标。因为硝酸盐还原后形成的亚硝酸盐,可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其失去带氧能力,导致患者出现紫绀等缺氧症状,严重时甚至可使人窒息死亡;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同时还具有致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人类患癌症的几率。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田使用的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向水体的迁移,农药生产、加工企业废水的排放,大气中的残留农药随降雨进入水体,农药使用过程中,雾滴或粉尘微粒随风飘移沉降进入水体以及施药工具和器械的清洗等。一般来讲,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农业机械、农药和化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来看,单独施用化肥,将导致土壤结构变差、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其次,施用化肥可能使土壤有机质上升速度减缓甚至下降、部分养分含量相对较低或养分间不平衡,不利于土壤肥力的发展。

措施:

要加强和完善配方施肥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在配方施肥过程中要充实完善施肥参数,如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利用率、化肥利用率等,这些参数随生产条件的变化亦在不断改变,在原来化验土壤、植物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新增环境条件分析项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