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镇的社会发展
松林场在民囯中期形成老街和斗行、平街两条新街。解放后建成中街。1993年将柏香堡地段纳入集镇区规划建设建成东大街。东大街昔日冷烂锈田、冷清寂寥,甚至有几分荒凉的官仓坝(关庄坝),如今成了集商住、休闲,远景眺印坝山、、中景观田园风光、近景看溪流的上庄小区,成了生意兴隆的商贸圈。2007年3月对斗行至平街、松林客车站980米旧街道实施拓宽水泥硬化改造。
松林镇地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有煤、磷、钼镍、锰、铁、镁等10多种矿种,储量较大的有磷、煤、钼镍、镁,尤以钼镍矿著名。另外,在中南村的震旦系、寒武系接触带的“黑层”中曾发现贵重宝石“红柱石”,以及在松林居板水沟的冰积中、干堰村六井的寒武系娄山关灰岩中发现过金矿微粒。近年招商引资,有遵义县世纪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县沈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县大元钼镍矿厂等。
松林镇的乡镇概况
截至2018年10月,广汉辖18个乡镇,分别是雒城镇、新丰镇、小汉镇、向阳镇、新平镇、金轮镇、南兴镇、高坪镇、松林镇、三水镇、连山镇、金鱼镇、西高镇、兴隆镇、南丰镇、和兴镇、北外乡、西外乡。具体介绍以下几个乡镇:
1、雒城镇
雒城镇地处川西平原腹地,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中心,南临成都主城区24公里,北距德阳市区19公里,幅员面积约30平方公里,地形为平川。属都江堰灌区,无水、旱之忧。冬无严赛,夏无酷暑,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2、新丰镇
新丰镇隶属于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市南郊,北距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基地德阳18公里,南距省会成都24公里。国道108线、川陕路、成绵高速公路、宝成铁路、“三星堆”快速通道纵贯全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3、小汉镇
小汉镇位于广汉市工业黄金走廊的北端,毗邻享有盛誉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德阳市,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德阳市城乡统筹重点镇”。
4、新平镇
新平镇位于广汉市西北部,在美丽的湔江河畔,与广汉市中心雒城镇仅3.5公里的距离,与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隔河相望,中有三星堆大桥相连。全镇幅员面积18.3平方公里。
5、西外乡
四川省广汉市西外乡,西外乡地处广汉市西郊,处于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西外乡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万亩。
广汉市公众信息网-广汉市情简介
百度百科-广汉
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78亿元,农业总产值6350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5977万元;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万元,招商引资713.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77元。
松林桃花盛景 松林镇有“水果之乡”的美称,水果系列品种100余个,樱桃、枇杷、桃、苹、李、梨、柚等优质鲜果占领...滴水村、红堰村经过省级生态示范园区验收合格,松林镇先后荣获 “德阳市优质水果基地”、“德阳市水果专业镇 ”. 松林镇有“水果之乡”的美称,水果系列品种100余个,樱桃、枇杷、桃、苹、李、梨、柚等优质鲜果占领德阳、广汉、绵阳等市场,优质品牌水果有白砂樱桃、大甜桃、皮球桃、漳州柚、脆香甜柚、布朗李、麻苹、“绿宝石”梨、“翠冠”梨、“新高” 梨、“丰水” 梨、大五星枇杷等,2005年全镇水果面积达2.58万亩,水果总产量3500万斤,优质率可达80%,可实现产值2800万元,实现人均种果收入1400元。同时,“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步深入全镇种植业和养殖业,初步构建了松林镇的农业产业化。
全镇现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0亩,退耕还林面积达2715亩。滴水村、红堰村经过省级生态示范园区验收合格,松林镇先后荣获 “德阳市优质水果基地”、“德阳市水果专业镇”、“德阳市药材基地”、四川省“无公害蔬菜基地”等称号。获四川省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松林柚、松林桃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并且注册“松林”牌水果商标。 红堰村位于松林镇南部,与金堂县官仓镇相邻,地处松林镇半丘陵半平坝地区;距松林场镇1.5公里,下辖13个农业合作社,人口2125人,耕地面积1600余亩;2005年,红堰村实现人均纯收入4200余元,居松林镇前列。红堰村是松林镇最早的种果致富村和水果专业村;全村现有各类水果面积2500余亩,其中耕地种果1500余亩,荒山荒坡和庭院种果1000余亩,人均种果1.18亩,全村年产水果750万斤,人均种果收入达2500余元。从1995年始,红堰村首先从省农科院引进优良梨、桃等水果品种,推广矮化、密植、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和多头高改品种技术,很快在全村掀起种果高潮,全村水果面积由95年前的500余亩迅速扩大到2500余亩,果品品质不断提高,商品性越来越好,水果远销陕西、甘肃、重庆及省内周边城市,形成了以桃、梨、柚为主栽品种的水果专业村,在红堰村成功经验的带动和启发下,镇党委政府抓住有利时机,及时组织农村工作队下村社,宣传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97年开始在全镇掀起了水果种植高潮,水果面积和产量迅速增大,品质不断提升。到2005年止,松林镇形成了以桃、梨、柚为主栽品种的水果面积22580亩,产鲜果3500万斤,实现产值3000万元,实现人均种果收入1500余元,水果业成为了松林镇的支柱产业。红堰村水果业的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村村社道路13.5公里,已硬化路面5公里,占全部道路的37%,有各类排灌沟渠19.5公里,已建成砖混三面光沟渠长2公里,占全部沟渠的10%,建有提灌站3处,山毛坑蓄水池650余个,各类机沉井4口。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卫生不断变化,全村600多户农户中,有400余户已建成两层以上的楼房,占全部农户的64%,全村农户人均住房面积达61.5平方米,住房水平列松林镇各村第一位;建有沼气210余个,水冲式厕所202个,改畜禽圈舍420余间,村社环境卫生、秩序井然;信息畅通,固定电话装机300多部,移动电话400余部,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农户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红堰村两委班子着眼,放眼将来,最大最好的利用资源优势,从2002年始,外出考察、参观、学习观光旅游业,鼓励扶持发展旅游业。建有农家乐3处,即将兴建的4处,规划全村兴建农家乐20处,年接待能力5万人。规划出租农户住房80余套,向旅客提供享受田园生活的场所。红堰村在水果业生产中不断创新,成立了红堰村水果协会,把水果业中销售能人、生产能手和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加强水果新品种、新技术、市场信息的交流与应用,实现为市场而种,为赚钱而卖的目标,确保水果良性循环,同时,利用广汉市果树专家大院地处红堰村的优势,及时邀请专家为广大果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广先进管理技术,培养先进管理理念。利用专家媒介作用,加强同上级科研所和技术部门的联系,加速新品种的引进改良,不断增加果品科技含量,严格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操作,树立红堰村水果品牌,提高红堰村水果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0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