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新疆的农业

1、新疆的农业以畜牧业,以山地牧场为主,特色畜牧品种是细毛羊。

新疆的农业

2、新疆的特色种植业主要是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新疆的种植业用水主要靠高山积雪水的灌溉,故新疆的种植业属于灌溉农业。

为了减少高山雪水的蒸发流失,新疆人发明了坎儿井。

新疆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故新疆种植业又称为绿洲农业。

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纤维生长和瓜果糖分的积累。

长绒棉十分著名;同时瓜果也特别的甜,特别是新疆的葡萄、哈密瓜等非常有名气。

在新疆大力推广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灌溉工程是什么,称为林公井

新疆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0毫米左右,单靠这点降水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水源问题,两千多年前,新疆当地的人们就把眼光投到天山的冰雪融水上,为了躲避烈日的烘烤,他们利用沙漠质地渗漏性强的特性,开挖暗渠,将地下水巧妙截流,为新疆绿洲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这就是坎儿井的原理、构造、作用。

简单说坎儿井主要是由竖井、地下暗渠、地上明渠、涝坝组成的。其中暗渠工程最为艰巨,一般要在地下开凿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极为干旱的吐鲁番有着一千五百余条总长5000多公里号称地下万里长城的坎儿井

由于吐鲁番地区年蒸发量在3000毫米以上,而年降水只有16毫米,为防止天山融水从地面蒸发,古人把天山的雪水从地下引入绿洲。工程进行得异常艰辛,由于融雪冰冷刺骨,工人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工人的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

叫做坎儿井。

“坎儿井的水是天山流下来的冰雪融水,天气越热,这水越冰。”坎儿井民俗园讲解员艾比拜说。坎儿井分为由竖井、明渠、暗渠和蓄水涝坝四部分组成,最长的坎儿井有20多公里。

据悉,开凿一条坎儿井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工程量巨大,坎儿井的土质较硬,暗渠高度一米二,宽度七十公分。当时开凿的人们都是跪着、坐着、匍匐前进,还要不断的往外面运土,开凿起来费时费力。

截止目前,吐鲁番地区农田灌溉仍在使用坎儿井。坎儿井最深的地方有98米,最浅的地方是有3到5米,在坎儿井里,有时会有落石落下,为了保持坎儿井内的井水不断流,要时常清理淤泥。

扩展资料:

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渠道(暗渠)、地面渠道(明渠)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掘井人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些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 ,沟通各井,引水下流。

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坎儿井汇聚地下潜流而成地下河,保护可贵水源尽可能不受炎热、狂风、沙尘暴的影响,保持稳定流量。

它顺地势自然流动,由龙口(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出地面,为绿洲生命提供着成本相对低廉的水源供给。

人民网——新疆吐鲁番:探秘坎儿井(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