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嫁接育苗容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哪些?怎样预防?
预防嫁接苗苗期病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土壤消毒或用育苗土育苗育苗土是人工配制的育苗专用土,自身不带有病菌,有利于防病,应提倡使用育苗土。如果是直接用苗床土育苗,育苗前应先对床土进行消毒。具体做法是:
①药物熏蒸法方法一,福尔马林法:每平方米床面用30毫升福尔马林原液,加水2千克,结合翻土喷药,将药液均匀混拌入土内。之后,用塑料薄膜捂盖严实,闷5~7天后,揭掉薄膜,充分散发无味后播种。
方法二,溴甲烷法:用小拱棚密封地面,每平方米床面用50~100克(以色列溴化物有限公司生产,国内有售)。将农药放于地面,从薄膜外将药罐开封,使农药自然挥发、扩散。5~7天后,撤掉拱棚,通风7~10天后播种。
②药液浇灌法 播种前用500倍高锰酸钾液浇灌床土,浇透为止。该法对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有特效。
③药土法 每平方米床面用15~20克多菌灵与10~15千克细土混拌均匀配成药土,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3克,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混合均匀后,再与15千克细土混合配成药土。播种前将其中的三分之二均匀撒到床面,用做垫土,剩余的三分之一播种后用作覆土,覆盖种子。(2)种子消毒或用无菌的种子播种有条件的地方应选用由正规种子公司提供的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用普通的种子播种,播种前应作好种子的消毒工作,具体做法有:
①药剂浸种法 该法是把农药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当种子浸入药液后,药液便进入种子内,对种子的表皮及内部组织进行消毒。该法消毒快,也较为彻底,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种子消毒法。常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40%福尔马林300倍液、高锰酸钾1000倍液、硫酸链霉素500倍液等。主要果菜常用种子消毒药剂与处理时间见表2。
表2 常用果菜浸种药剂品种的用量与时间蔬菜种类 药剂名称 药液浓度(倍液) 处理时间(分钟) 防治对象黄瓜 升汞40%福尔马林多菌灵 1 0001501 000 10~1560~10060 炭疽病、角斑病、枯萎病同上枯萎病番茄 磷酸三钠 10% 20 病毒病青椒 磷酸三钠链霉素硫酸铜 10%1 000100 20305 病毒病疮痂病炭疽病茄子 40%福尔马林 300 15 褐纹病②热水浸种法 该法用55℃以上的热水浸泡种子。由于55℃为大多数病菌的致死温度,在此温度下浸种10分钟后,种子上的绝大多数病菌能够被灭杀掉,因此热水浸种法能够对蔬菜种子进行灭菌消毒。
热水浸种应在常规水浸种前进行,常规浸种后再进行热水浸种容易烫伤种子。热水浸种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用温水把种子浸泡15分钟左右,使种子上携带的病菌吸水活跃起来,以利于灭杀;把泡湿的种子浸入温度为55~60℃的热水中,并不断加入热水,保持该水温10~15分钟,即可达到种子消毒的目的。(3)嫁接前注意防病①保持嫁接用苗适宜的间距 嫁接用苗的播种密度一般比较大,苗床通风透光不良,容易形成高脚苗,也容易发病,应适当加大播种苗床的幼苗间距,适宜的幼苗间距为2~3厘米。
②加强防病管理 嫁接用苗容易发生猝倒病和立枯病,应加强防病措施。通常种子出苗后,应及时喷洒1000倍高锰酸钾或普力克400~600倍液,预防猝倒病。嫁接前一天,再将砧木和接穗苗均匀喷一遍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嫁接过程中防止病菌感染一是用无病苗进行嫁接;二是嫁接用具与器材要经常消毒,特别是切到病苗时,要立即对嫁接用具与器材作消毒处理;三是嫁接前要对嫁接场地作消毒处理,如果嫁接时间拖的较长,还应定期对嫁接场地进行消毒。(5)嫁接苗成活期间加强防病一是要严格控制好苗床的环境,避免苗床内长时间处于高湿、弱光、不通风的环境,具体做法见有关部分;二是嫁接后第四天,对嫁接苗叶面喷洒75%的百菌清600倍液与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喷洒1000倍的高锰酸钾液,5~7天后再喷一次。(6)嫁接苗成活后继续进行防病具体做法同常规育苗法。
高温闷棚是我们设施栽培中经常用到的一个管理措施,利用的好,不但能够大大降低下茬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还有其它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高温闷棚做下详细的介绍,以便农友能够更好的利用这一技术。
农友对高温闷棚普遍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高温闷棚并不是药剂闷棚?一提到高温闷棚,经常会有农友会问?高温闷棚用什么药??,其实真正的高温闷棚利用的是太阳能 ,而不是药剂,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是很多药剂经销商经常会讲使用他们提供的药剂,效果如何如何好,长期以往就对农友形成一定的误导。
误区二:高温闷棚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土传病害和虫害的基数?除了降低土传病害和虫害的基数外,利用好高温闷棚,还可以改良土壤环境和降低土壤中的盐度。
误区三:不是所有的棚室都适合高温闷棚?从适用性来说,高温闷棚仅仅适用于日光温室大棚,冷棚由于温度的关系,只能适用于干闷而不适用于湿闷(闷棚方法里会讲到)。
高温闷棚所要达到的目的
在说到高温闷棚的时候,有农友经常会问我?如果土传病害不是很严重,是不是就不需要进行高温闷棚??,其实从这个问题侧面就可以反映出,农友对高温闷棚的作用或目的存在片面的理解。之所以要进行高温闷棚,要达到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高温闷棚达到降低病害和虫害基数的目的
这是高温闷棚的主要目的,通过高温闷棚可降低一些土传病害和气传病害及虫害的基数。因为即使我们做了拉秧和清棚工作,有些病害和虫害仍然存在于棚室里。
病害:如枯萎病、猝倒病、疫病、灰霉、叶霉病、灰叶斑病、菌核病等。虫害:地上部害虫主要有飞虱、茶黄螨、蓟马等;地下部害虫主要是一些线虫。2、通过高温闷棚达到改良土壤和降低盐度的目的
这点对我们大多数农友来说属于盲区,可能压根都没有听说过。为什么能够改良土壤?因为在进行高温闷棚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料?秸秆,秸秆在腐熟发酵时能够使得土壤变得疏松,改变土壤团粒结构,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另外,秸秆在腐熟发酵后变为有机质,有机质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活化土壤,将土壤中固定的养分释放出来,供我们种植的作物二次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降低了土壤中盐度的作用。
如何进行高温闷棚?
在进行高温闷棚时,既要进行地上部消毒也要进行地下部消毒,我们把地上部消毒称为干闷,地下部的消毒称为湿闷,下面分别做详细的介绍。
1、干闷?地上部消毒
干闷既适用于日光温室,也同样适用于冷棚。干闷主要针对的是地上部的消毒,步骤主要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清棚:在进行清棚时,许多菜农喜欢将蔬菜植株还田,如果完全腐熟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还田时间太短,不能够进行完全发酵,由于蔬菜的植株上可能携带大量病菌,这就为下茬作物的发病提供了病原基数。因此,建议最好将棚室内的植株和残枝败叶完全清理出棚。
第二步检查棚室的密闭性:在做完清棚工作后,要对棚室的密闭性进行彻底的检查,如发现漏洞要及时进行补救,以保证在闷棚时日光温室处于完全密闭的状态,这样闷棚才能进行的比较彻底。
第三步棚室消毒:建议使用药剂有效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的强氧化剂对棚室进行消毒杀菌,凡是能喷到的地方,都不放过,这样才能保证最大限度的降低病菌的基数。
第四步密闭棚室升温杀菌:这三步都做到后,马上密闭棚室,进行升温闷棚,要求棚室内的温度必须要达到60℃以上,闷棚时间达到5天左右,在高温和三氯异氰尿酸释放的氯气双重作用下,大部分地上部的病原菌就会被杀死。
2、湿闷?地下部消毒
首先需要神明的是湿闷只适用于日光温室而不适用于冷棚,因为冷棚的闷棚地温达不到要求。所以在进行湿闷前,一定要确定自己棚室的类型。湿闷的主要目的是压低土壤中病原和虫源的基数。
(1)原料的准备
湿闷的原理是通过提高低温来达到杀灭地下病原菌和虫害的目的,因此,需要准备一些升温的材料(以下用量为一亩地的要求):
生石灰:用量150斤,浇水后能迅速散发大量的热量;碳酸氢铵:200斤,浇水后散热的同时能释放氨气,具有杀菌的作用;未腐熟的秸秆:3~5方未腐熟的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壳都可以,发酵的时候散发热量,同时具有改良土壤和降低土壤盐度的作用。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300克,加速秸秆的腐熟。(2)湿闷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清理地下部病残体:如秧子遗留的根系等一定要清理干净;
第二步撒施原料并深翻:将准备好的未腐熟的秸秆、生石灰、碳铵混合均匀后并撒施地表,然后进行深翻,建议深翻深度20~25厘米。
第三步浇大水:浇水要求越大越好,并冲施准备好的生物菌剂;
第四步盖地膜并密闭棚室升温:浇水后等地面稍干人可进入后,要立即覆盖黑色地膜并密闭棚室升温,盖地膜时要将地膜接口的地方用土盖严实。
(3)湿闷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
在进行湿闷时,10厘米地温要求温度要达到55℃以上,地下线虫的致死温度为55℃,因此,只有高于这一温度时,才能有效杀死线虫。20厘米以上地温要求温度要达到40~45℃。闷棚时间要求至少要达到20天以上,因为这一时期的雨水较多,要保证地温的升温能够达到要求。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高温闷棚利用的好,不但能够降低病害和虫害的基数,而且还能达到改良土壤和降低土壤盐分的作用。因此,农友应该学会充分利用高温闷棚这一技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1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