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五针松(松科
Pinus parviflora Sieb.et Zucc.
日本五针松又称五针松,我国各地广泛栽培。因其生长缓慢,针叶清秀,适合盆栽观赏,是制作盆景的佳品。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自然生长在原产地时高达30多米。树冠圆锥形,老时广卵形。树皮幼时淡灰色而平滑,老时深灰色呈鳞状裂。枝条斜上展出,小枝绿褐色,有疏毛。针叶5针一束,长仅5厘米左右,4~5月开花。球果翌年6月成熟,卵形,长4~7厘米。种子有翅(见彩图7)。
[分布]
五针松原产日本,我国青岛及长江流域各城市园林中均有栽培。
[习性]
温带树种。喜生于山腹干燥之地,能耐阴,忌湿畏热。引入我国后因长期嫁接的结果,其性状、适应性亦有所改变,尤以高生长受到限制,形成灌木状小乔木,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碱性土外都能适应,而以微酸性灰化黄壤最为合适。
[繁殖与栽培养护]
我国常用嫁接繁殖,亦有行播种育苗者,但种子多由国外购进。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之分,枝接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进行,以2~3年生黑松作砧木,选取健壮母树当年生粗壮枝作接穗,长约8~10厘米,剪去下部之针叶,腹接于砧木的根颈部,土壅至接穗顶部,如遇天旱略为喷水,保持土壤湿润。接穗萌芽后,先剪去砧木顶端,抑制其生长,以后分次进行轻度剪除。梅雨期将壅土扒开一部分,使叶舒展,伏天再培土。芽接在3~4月中旬当砧木已萌动时进行,在健壮母树上选取3厘米左右的芽作为接芽,用劈接法接在黑松顶芽上,以砧木针叶包裹庇荫;也可以在稍早些时候将芽以腹接法接于主、侧枝上,使之逐渐替代黑松枝叶,在短期内培养成理想之盆景。五针松芽接成活率高,生长迅速,但要及时解除梆扎物。播种繁殖于2~3月播种,约20余天发芽,苗期应精细管理,尤需带土球移栽,栽植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而肥沃的土壤。
五针松在国内多行盆栽,盆栽五针松需注意下列几点:
(1)盆土
五针松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土壤偏碱,容易使针叶发黄脱落,甚至死亡。所以盆土以天然山泥为好,也可根据其要求,配制成合适的营养土。一般每隔2~3年换盆一次,换盆宜在2~3月或9~10月进行。
(2)光照
五针松为阳性树种,要求在充足光照的条件下养护,这样针叶短而健壮,叶色翠绿,否则针叶瘦弱,容易枯黄。春、秋、冬季都应置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任其接受阳光直射。只是在炎热的夏天中午要稍加遮荫,以免烈日高温造成针叶枯焦。
(3)浇水
五针松喜干燥不耐湿。春、秋季节是其生长季节,需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促进枝叶生长。夏季生长缓慢或进入半休眠期,但水分蒸发量大,通常每天清晨浇水1次,傍晚向叶面上喷水1次。冬天要控制浇水,以维持五针松最低的需求即可。
(4)施肥
对成型的五针松。施肥不宜过多,否则易伤根,一般只在春、秋生长期进行施肥。春肥在发芽前和展叶后各施一次,以稀薄饼肥水为好,秋肥可适当浓些,10月以后要停止施肥。
五针松的修剪,对已成型的,需要每年进行摘芽和适度修剪,以控制枝叶生长,达到植株疏密适度。
五针松较耐寒,在长江以南地区,在背风向阳处可露地过冬,在寒冷的北方,则要室内越冬,温度维持5℃左右即可,不要超过10℃,否则植株得不到充分的休眠,影响第二年生长。
五针松主要病虫害有:五针松落叶病、叶枯病、松苗茎枯病、白纹羽病、浙江黑松叶蜂、松茸毒蛾、松梢斑螟、日本单蜕盾蚧、家白蚁等。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清除落叶,发病初期喷洒波尔多液或退菌特等药剂数次。②纹羽病防治见“刺槐”。③介壳虫若虫期或蛾蝶类幼虫期喷洒敌百虫或杀螟松等药剂数次。④白蚁防治见“南洋杉”。
[观赏与应用]
五针松干苍枝劲,翠叶葱笼,秀枝舒展,偃盖如画,诚集松类气、骨、色、神之大成,为园林中珍贵树种,作重点配置点缀。最宜与假山石配置成景,或配以牡丹,或配以杜鹃,或以梅为侣,以红枫为伴。在建筑主要门庭、纪念性建筑物前对植,或植于主景树丛前,苍劲朴茂,古趣盎然。五针松经过加工,悬崖宛垂,石雅挺筑,为树桩盆景之珍品。
日本万年青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摘 要日本园林吸收了中国古典园林精华,并结合本土地理环境、文化与禅宗的美学理念,衍生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园林文化。文章结合中国北方地区的客观条件,借鉴日式园林的优点与特色,对日式园林元素在中国北方园林设计中发展、应用,及与中国传统园林的融合可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采用实际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实现一种具有日式园林特色的中国北方传统景观设计理念。
关键词日式园林;北方;中国传统园林;融合
1.日式园林简述
1.1 日式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的渊源
中国是东方园林乃至世界自然山水园的发源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在造园艺术中,产生了自然山水园最成熟的形态——人文山水园。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造园技艺对日本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催生并发展了日本的园林艺术。日本又根据本国地理环境,结合本土文化,并且结合禅宗文化的美学理念,创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和“茶庭”两种形式的园林。 进入现代景观设计,日本园林一直在积极的探索与发展,其简洁质朴又神秘空灵的风格延续到了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中,形成了具有浓厚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景观设计体系,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讲,契合了世界极简主义的潮流。
1.2 造园理念
日本古典园林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抽象和写意。以山水为骨架的池泉式园林一直贯穿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之中,表现天地成分的山、水、林、石一直是园林的骨干和重点。树木的用量远远超过中国园林,使得日本园林显出独具的天然和野趣。在置石上,多用伏石,表明臣服于天的思想。建筑多用草顶原木,不加雕刻,不加彩绘,极尽自然之能事。尤其是枯山水,更专注于永恒。仅以石块象征山峦与岛屿,而避免使用随时间推移,产生枯荣与变化的植物和水体,以体现禅宗“向心而觉”、“梵我合一”的境界,其形态更为纯净,意境更加空灵,但往往居于一隅,空间局促,略显索漠冷落,寡无情趣。
2.日式园林在中国北方地区实施的可行性
2.1 北方地区气候概况
中国北方地区由于其自身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其景观设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局限性,造成了该地区生长的植物素材相对较南方稀少,且生长季节短,色彩相对单一,风沙大冬季景象可观性差。
2.2 北方地区水资源问题
随着近几个年来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特别是我国北方的水荒现状几乎较长一个阶段内无法更改,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中心主任俞孔坚博士认为,制约北京甚至北方地区“水景住宅”开发有几大不利因素:蒸发量大,降水量不足,地下渗漏非常厉害,污染严重且水源极其不足。由于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做水景要特别谨慎。如果设计没有前瞻性,盲目追求设计水景以迎合市场的需求,最后将骑虎难下,物业管理费将难以支持,最终形成烂摊子,留下一条臭水沟或枯沟。
2.3 日式园林所体现的优越性
1)“小中见大”效果:日式园林注重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小巧、静谧、深远的空间效果,小小的庭院园林是对大自然的浓缩。对于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及私人可支配空间较小的情况,尤其在庭院设计中,日式园林的这种“小中见大”应用效果非常值得借鉴。
2)观赏价值好:在静谧的日式庭院内,不植高大树木,常绿树种居多。枝叶清爽的长路灌木与经修剪的针叶树是花卉四季不断更换的背景幕。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就能成为主要观赏景观。
3)经济性景观:以石组表现峰峦沟壑,以白砂耙成平行曲线象征千重浪。不但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最重要的能够节约水资源,冬季也有观赏价值。
3.日式造境元素应用分析——以北京亚运新新家园会所景观设计为例
3.1 石景
石景是日本园林的主景之一,正所谓“无园不石”。日本石景的选石,以浑厚、朴实、稳重者为贵,并不追求中国石景般的琐碎变化,但也十分讲究石形、纹理与色彩,尤其不作飞梁悬石、上阔下狭的奇构,而是山形稳重,底广顶削,深得自然之理。石景构图以“石组”为基本单位,石组又由若干单块石头配列而成。它们的平面位置的排列组合以及在体形、大小、姿态等方面的构图呼应关系,都经过精心推敲。
在亚运村新新家园景观的石景设计上沿用了日式景石的浑厚、朴实、稳重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山水画的画论。中国山水画往往在一幅画中有"高远"让你体会山峰的雄健,感到山势逼人,如身临其境;有"深远"让你感到山重水复,深邃莫测;有"平远"视野开阔,心旷神怡。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打破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而要用仰视、俯视和平视等散点透视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根据这一立意,经过构思选用适当的石头、种植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这一立意。然后根据主景设置散点石,是一种散而有致的以群体形式放置在水面空白空间中的陪衬体,其本身具有构成意义上的“点”的性质,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 。它在一幅气韵生动的整体画面中起收势,以及对山体态势的发展起最后交待作用(见图1)。
图1 石景
3.2 水景
传统的日式庭院分枯山水庭院和山水庭院,那么水景也就相应的分为枯山水和真实水景
1)枯山水
枯山水就是用石料表示瀑布,用白砂象征流水,即不用一草一木,用石砂示意水,以追求抽象美。如京都大德寺大仙院,是座典型的枯山水庭园。
在中国应用枯山水该如何借鉴与融合呢?在应用过程中,能不能做到“小中见大”,它的轮廓线很关键。场景设计沿用主景石的“三远”原则将景石与枯山水融为一体,使视觉效果更加开阔、深远。但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由于风沙较大,枯山水中常用的白色沙砾很容易变脏,不容易打理,本案的枯山水场景主要是遮掩建筑周边的一条排水沟,因此冲洗及排水问题都可引刃而解,而在通常情况可采用以下措施来缓解:一是选用米**的沙砾,相对于白色沙砾不仅更耐脏更重要的是颜色柔和能够更好的和周边环境相协调。二是底部做碎石基础,这样能防止泥土在冲水过程中上返而污染石砾还可以通过渗透达到自然排水的作用。三是池底做用卵石粘结,发挥其功能多样性,如雨季景观是自然小溪流,而无水的时候可作为枯溪流来欣赏。
2)真实水景
水景设计使确定庭院的整体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水景可以是由山峦及常绿灌木簇拥的山涧水潭,也可以是芳草碧连天的开阔地上的湖泊、瀑布、喷泉、流水潺潺的溪流、舒缓曲折的小河,可谓选择多多。方案在实践中,因势利导,利用预制的池塘创建小水景,方便快捷.如典型日式的流水石钵,能起到很好的点景作用。
3.3 植物种植
日本园林,尤其是枯山水,植物配置则少而精,尤其讲究控制体量和姿态,力求保持它的自然,少花卉多青苔或蕨类,枯山水不植高大树木。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客观条件,研究精选了我国北方地区具有日式园林特色的植物搭配(见表1)。
表1 日本常用的种植与北方地区适宜种植列表
4.总结
本文对日本园林造景手法进行了分析,借鉴其中优秀的因素,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地环境将其再次中化,并通过在实践案例的应用分析体现中国当代景观中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性。研究日式园林元素在中国北方传统园林设计如何应用与融合,有利于形成有浓厚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创新性的特色景观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川口洋子.宁静庭院. 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2]刘庭风. 中日古典园林比较.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金学智. 中国园林美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图表来源
1、图1亚运新新家园实景拍摄
2、表1 归纳总结
作者简介:
闫艺沥,名族:汉,祖籍:河北内丘,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盆栽万年青的盆栽管理要点
万年青又名开喉剑、冬不凋草等,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常绿草本。其叶片宽大,色调鲜明,四季青绿,浆果殷红圆润,是一种很受人们喜爱的观叶、观果花卉。
一、生物学特性
万年青原产于我国和日本。常见的观赏品种有:金边万年青(叶片为**边缘),银边万年青(叶片为白色边缘);此外,还有花叶、大叶、细叶、矮生等变种。万年青根茎粗短,节处有须根,叶基部丛生,宽倒披针形,质硬而有光泽:;4-5月份开花,穗状花序项生,花小而密集,花色白而带绿;浆果球形,由绿转红,经冬不落。
万年青性喜半阴、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忌阳光直射,多在林下潮湿处或草地中生长;一般园土均可栽培,但以富含腐殖质、疏松透水性好的沙质壤土为好。繁殖通常采用分株法,也可采用播种法。分株一般在2-3月间结合换盆进行,将丛生植株分为带根的数株,另行栽植。其他季节也可以分栽。分后经过三年栽培,又可再分。
二、盆栽管理要点
其栽培管理要点是:保持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夏季避免强光直射花期注意防止淋雨;浇水虽不宜过多,但盆栽周围须保持湿润的小气候,以保证茎叶正常生长,色调青翠鲜绿。
1,盆土要求和换盆
盆栽万年青,培养土宜选用含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要求pH值在6-6.5之间。因其生长迅速,每年需换盆1次,换盆时间宜在每年3-4月或10-11月进行。换盆时,要剔除衰老根茎和宿存枯叶,用加肥的酸性栽培土栽植,上盆后要放在遮阴处放几天。
2、注意蔽阴,保持适宜的温度
万年青早春出室后,宜放在有遮阴的棚架、屋檐下或阳台阴蔽处。夏季天气炎热需放置在蔽阴处.以免强光直射,造成叶片干尖焦边,影响观赏效果。开花期尤其要注意防止淋雨,要放置在通风遮雨的地方。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日本万年青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2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