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农药双酰胺类药物有哪些

双酰胺类杀虫剂主要有氟苯虫酰胺(flubendiamide)、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四氯虫酰胺(tetrachlorantraniliprole)、环溴虫酰胺(cyclaniliprole)和四唑虫酰胺(tetraniliprole)

农药双酰胺类药物有哪些

氟苯虫酰胺

氟苯虫酰胺(flubendiamide)开发代号NNI-0001,是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有独特作用机制的新型杀虫剂。国内化合物专利号:CN1328246C,专利申请日:1999-11-30,目前国内化合物专利期已届满 。

产品化学

中文通用名称:氟苯虫酰胺

国际通用名称:Flubendiamide

CAS登录号:272451-65-7

CIPAC数字代号:788

化学名称:N-(2-甲磺酰胺-2,2-二甲基)丙基-N’-{2-甲基-4-七氟异丙基}苯基-3-碘代邻苯二甲酸酰胺。

氟苯虫酰胺具高效广谱、残效期长、毒性低。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对除虫菊酯类、苯甲酰脲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已产生抗性的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很好的活性。对几乎所有的鳞翅目类害虫均具有很好的活性。主要用于蔬菜、水果、水稻和棉花防治鳞翅目害虫,对成虫和幼虫均有优良活性,作用迅速、持效期长

氟苯虫酰胺

氟苯虫酰胺是双酰胺类杀虫剂中第一个拿到登记证且上市的杀虫剂,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1998 年发现,2001 年与拜耳共同开发的新型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与氯虫苯甲酰胺一样,氟苯虫酰胺也作用于昆虫的鱼尼丁受体, 与它草草收场不同的是,它的诞生可谓是万众瞩目,双酰胺类杀虫剂正式走进大众的视野,并于2007年正式上市。

氟苯虫酰胺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内吸性,高效,广谱,适用于许多一年生和多年生作物。氟苯虫酰胺几乎对所有鳞翅目害虫均有很好的活性,有效防治鳞翅目害虫的成虫和幼虫,对幼虫防效尤佳,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

由于氟苯虫酰胺对特定种类水生生物毒性高,且其分解代谢物毒性更高,对水生食物链(如鱼类)具有威胁。美国环保署(EPA)于2016年3月1日发布,拟取消农药氟苯虫酰胺的登记。而随后拜耳不得不取消了氟苯虫酰胺在美国200多种作物上的登记。而同年中国也禁止其在水稻上登记。

氟苯虫酰胺

氟苯虫酰胺是双酰胺类杀虫剂中第一个拿到登记证且上市的杀虫剂,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1998 年发现,2001 年与拜耳共同开发的新型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与氯虫苯甲酰胺一样,氟苯虫酰胺也作用于昆虫的鱼尼丁受体, 与它草草收场不同的是,它的诞生可谓是万众瞩目,双酰胺类杀虫剂正式走进大众的视野,并于2007年正式上市。

氟苯虫酰胺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内吸性,高效,广谱,适用于许多一年生和多年生作物。氟苯虫酰胺几乎对所有鳞翅目害虫均有很好的活性,有效防治鳞翅目害虫的成虫和幼虫,对幼虫防效尤佳,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

双酰胺类杀虫剂是近年来杀虫剂研究领域的热点,它作用于昆虫的鱼尼汀受体,具有作用机制新颖,高效,与传统农药无交互抗性,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和对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成为杀虫剂研究开发的一大热点。

将通过产品化学、防治对象及国内登记情况等信息介绍氟苯虫酰胺、氯氟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环溴虫酰胺、氟氰虫酰胺、broflanilide等8个有效成分的情况。

鱼尼丁受体调节剂。主要作用于钙离子通道,影响害虫肌肉收缩。导致昆虫行动受阻,最终使得害虫死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