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农业虫害大量使用农药造成的负面影响
农药的产生,源于科学技术进步,使用得当,确实可以大大地有效防治病虫害,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但是使用不当,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且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农药的不当使用,会致使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毒害了农产品品质,是当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因素;2、会污染农业环境,造成有害生物天敌减少、抗性增加,破坏了生态平衡,反过来加剧了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3、会达不到理想施药效果,延误病虫害的防治,减少农作物产量,增加生产成本,甚至产生农药药害,损害农民利益。
化肥、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一大催化剂,在给农作物带来丰产的同时,也给农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看不见的土壤污染所生产出的农产品已摆上人们的餐桌:如“瓜不甜、菜不香、果无味”等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因此,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已势在必行。
与水变黑、天变灰这样肉眼可见的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有着一定的隐蔽性。正因为这样,土壤污染多年来被人们所忽视。化肥过量是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过量使用化肥可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加剧、盐碱化致使肥料利用率极低,地下水遭受污染,作物长势差,品质下降,效益低等连锁反应。
我国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35%,而温室大棚内更低只有10%。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资料显示,1980年至2002年中国的化肥用量增长了61%,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31%。肥料利用率偏低一直是中国农业施肥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农田磷肥的利用率仅为10%~25%左右。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分析指出,我国化肥用量是40年前的55倍。笔者的估计是,我们每生产9斤粮食就需要消耗1斤化肥。如果每个人粮食定量按照30斤/月计算,那么每个人每年因为生产粮食就消耗化肥40斤。因此,我们不得不“吃”化肥,尤其是我们的后代可能都避免不了。
土壤矿物质流失惊人
徐恒泳认为,正由于土壤矿物质严重流失,导致食物缺乏矿物生命元素,造成人体元素失衡,从而导致今天的各种慢病井喷式高发。
事实上,两度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卡尔·鲍林在上世纪就说过:“每一种疾患、每一种病痛都可以追溯到矿物质缺乏上去。”我们今天所遭遇的大多数问题都肇始于在矿物质匮乏的土地上栽种的粮食,以及吃这些粮食的动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