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公园旅游景点介绍
香山植物园
转载北京植物园位于京西香山脚下,隶属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距市中心23公里。有多条公交可达。北京植物园是一个集科普、科研、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植物园之一。
北京植物园是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中国林业科普基地、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首批精品公园。
太原植物园景点介绍
太原植物园景点介绍如下:
太原植物园,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太山脚下,北邻蒙山大佛景区,西依著名的太原太山景区,南连太古公路,东临旧晋祠路。2020年国庆节建成开园迎客;12月31日,太原植物园正式开园。
太原植物园作为太原第一个生态植物园,占地面积约2700多亩,相当于三个迎泽公园的大小,作为山西省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园艺观赏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除三个主要场馆外还有演艺中心、滨水餐厅、草地音乐节、采摘园、户外运动、露营基地、儿童乐园等项目。同时为充分发挥植物园科普职能,计划将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研学教育基地、科普基地
隋唐植物园的景点介绍
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总占地面积2864亩,园内建设了千姿牡丹园、野趣水景园、木兰琼花园、万柳园、绚秋园、岩石园、百草园、梅园、竹园、海棠园、桂花园、芳香园等17个专类园区。其中,千姿牡丹园占地面积320亩,由百花园、九色园、特色园、科技示范园组成,共种植牡丹1200多个品种,同时通过置石、园林小品等艺术手法,以楹联、雕刻的形式,对赞美洛阳牡丹的诗词、典故等进行充分展示,丰富了牡丹文化的内涵,是目前全市牡丹品种最多、花色最全、文化氛围最浓的牡丹园。全园植物种类达1000多种,总绿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在植物配置上以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形成南北园艺交汇、自然与规则共融、中外园林荟萃的大型植物园。
20多个休闲娱乐广场,形式各异、造型独特,与之相辉映的30多组亭台、廊架,既体现了隋唐时期建筑风格,又不乏浓郁的现代气息。占地12万平方米,堆山而建、绿岛点缀、奇石围绕的滴翠湖;3万多平方米湖泊、湿地和大片疏林缀花草地等组成的野趣水景园;1万多米长的水系明渠蜿蜒贯通、巧妙连接,既发挥了灌溉功能,又增添了植物园的灵秀之气,共同营造出流水潺潺、碧波荡漾、水鸟纷飞、野趣盎然,如诗似画的迷人景象。
园内10米宽的十字形里坊路将2000多亩的一期建设用地分为A、B、C、D4个区,共有20多个专类园。
A区位于植物园东南部。此区中央是12万平方米的湖面,湖四周依次为万柳园、色彩园、丁香园、芳香园、桂花园等专业园。万柳园内浓密的杨柳树林给人带来清凉;色彩园以展现绚丽多姿的宿根花卉为主,自春至秋这里将花开不绝;桂花园、丁香园、芳香园则以芳香类植物为主,到了开花时节,这里将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B区位于植物园东北部,这里有岩石园、百草园、松柏园、月季牡丹园、木兰琼花园等。岩石园主要展示岩石及岩生植物,花中有石,石中有花;百草园内既有观赏性草花,又有药用植物,各种颜色的花儿编织成斑斓的色带,鲜花、草坪、绿树,一派生机盎然。
C区位于植物园西北部,主要为野趣水景园。这里以人工湿地为依托,集中展示各种水生植物,种植有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200多种。
D区位于植物园西南部,其中的中国园以中国传统园林山水骨架为基础,突出松、竹、梅、兰等传统园林植物特色,配以湖水山石,给人营造出中国山水画般的意境。漫步其间,让人感到一抹清秀,一番幽雅。 千姿牡丹园位于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内,占地面积约21.8公顷,2008年4月牡丹花会前建成。园中共种植九大色系、1200多个品种27万株牡丹,芍药22个品种3000余株。整个牡丹园分百花园、九色园、特色园和科技示范园四个独具特色园区。其中,百色园又分为中原牡丹、西北牡丹、江南牡丹、西南牡丹和国外牡丹品种种植区,以种植牡丹品种多、百花齐放为特色;九色园占地3200平方米,呈八角形的九色台上分九层,囊括牡丹九大色系,每层一种花色,使各色牡丹在同一时期绽放,可一睹牡丹九色同献的盛景;特色园种植着株型最大和最矮的牡丹、花朵最大的牡丹、花色花型最奇特的牡丹、花瓣最多的牡丹、花型最丰富的牡丹、药用价值最高的牡丹等20余种;而科技示范园则以科学栽培技术,充分展示牡丹品种的多样性,以及最新的牡丹科研成果。
千姿牡丹园以独具特色的园林小品、珍奇置石等造园手法充分展示了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及品种知识,并通过楹联、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了我国历代赞颂牡丹的著名诗词典故。九色园内北宋文学家、著名诗人欧阳修的大型雕像,摘录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的相关内容,特色园入口处的一组文化墙,则展示了唐代宰相李德裕撰写的《牡丹赋》全文2011年,在洛阳市举办的大型评选活动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以“牡丹品种最多、花色最全、文化氛围最浓厚”的特点,荣获最佳牡丹观赏园称号。
此外,牡丹园内还收集有1100多首赞颂牡丹的诗词、500多个牡丹的传说,以雕塑、匾额、印章、古代书简、名家书法、文化浮雕墙等形式,通过园林小品、石刻艺术等方法在园中展现,体现出洛阳牡丹深厚的文化底蕴。 野趣水景园是专类园区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园子,位于植物园的西北部,总面积133 800 m2,水域面积28 378 m2。设计时间为2005年10月,2006年6月建成。
野趣水景园的总体规划
作为植物园中专类园区的一个区域,野趣水景园要与全园总体规划目标原则一致,满足全园所要达到的功能——以洛阳的山水、植物和隋唐遗址文化为基础,以文物保护和促进当地生物产业发展为前提,以科研、科教、生产、旅游和文化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植物园,同时,要充分利用原有渠道,解决灌溉、排水和造景要求。
造园手法富有细节变化,充分体现自然野趣的风格特色,充分利用水系、地形与植物配置相协调,使园中的一切都统一在娴雅而和谐的气氛之中。同时运用山水画艺术风格,使园林成为立体的山水写意画,有形的自然山水诗。
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心、一环、一轴线”
一心:以湖水围绕的大洲为重心,统帅全园。洲内林木森森,野花怒放,趣味盎然。
一环:以环湖路为纽带串联景区,环湖路既为水陆的分界面,又作为景观沟通与联系的桥梁。大小不同的岛屿美不胜收,水中的荷花、睡莲、美人蕉等竞相开放,相映生辉。
一轴:通过贯穿水景园内的二级路形成与全园的有机联系,既体现了水景园独特的人文景观,又实现了与整体植物园协调统一的连通。
水景园植物景观特色
以水生植物造景为主题,以洲、岛、渚等丰富的地形地貌,野趣自然的植物配置,分区域展示了各植物组合的野生、天然、美丽的园林景观,从而集中体现了耐湿、挺水、浮水、沉水等植物在湿地水域的生态环境中所起的固岸护坡、洁净水质、哺育动物等大地之肾的生态功能。
以植物造景为主,除了原种的植物收集展示,还补充大量观赏价值高的品种作为配景,既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又注意到植物配置的群体美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从季相、色彩、质地等造景要素上全面提升植物园的观赏性,营造出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优美园景和舒适的环境以吸引游人前来参观,达到寓教于游憩休闲的目的。
占地12万平方米,堆山而建、绿岛点缀、奇石围绕的滴翠湖,增添了植物园的灵秀之气,共同营造出流水潺潺、碧波荡漾、水鸟纷飞、野趣盎然,如诗似画的迷人景象。
南京中山植物园的介绍
南京中山植物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又称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隶属中国科学院,始建于1929年(民国十八年),原名为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中国四大植物园之一。中山植物园是中国第一个加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植物园,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植物委员会成员;成功主办了亚洲史上第一次国际植物园学术讨论会及第十一届国际植物园协会大会。1截至2013年底,植物园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园内珍藏有腊叶标本70余万份,植物园保存植物3000种以上,建成专类园(区)10个;拥有馆藏标本70万份;设有观赏植物中心、药用植物中心、植物信息中心、植物迁地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华东地区最大的植物标本馆。整个植物园分南北两区,北区以保护、研究、利用中国中亚、北亚热带植物为重点,南区是以热带植物宫为中心的植物博览园。2中山植物园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江苏省级、南京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是中国植物科学研究、观赏和植物学知识普及教育的基地,一个集植物科学研究、植物资源收集保护、植物园建设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机构。中山植物园也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是中国风景环境优美的旅游景点,年接待国内外参观游览者30万人次以上
仙湖植物园的主要景点
截止到2012年,仙湖植物园共保存植物约8000种,建有苏铁保存中心、木兰园、珍稀树木园、棕榈园、竹区、荫生植物区、沙漠植物区、百果园、水生植物园、桃花园、裸子植物区、盆景园等21个植物专类园。
全园分为天上人间景区、湖区、庙区、沙漠植物区、化石森林景区和松柏杜鹃景区等六大景区。建有别有洞天、两宜亭、玉带桥、龙尊塔、听涛阁、揽胜亭、蝶谷幽兰等十几处园林景点,并建有独具特色的古生物博物馆。 木兰园 木兰园于1991年开始建园,坐落在天上人间景区内,东至天上人间天池登山道左侧,西至两宜亭沿公路以上的山体,防火线以下的山体,占地大约200余亩,引进木兰科11属130多种,定植25000余株,分别来自广东、广西、云南湖南、贵州、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四川等地,其中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近20多种,如华盖木、长蕊木兰,凹叶厚朴、天女花、红花木莲、大叶木莲、观光木、云南拟单性木兰等等,并从西安植物园、浙江嵊州木兰研究所引进杂交木兰品种50余种,其中有常春二乔玉兰、红运玉兰、丹馨玉兰。美丽紫玉兰、多瓣玉兰、贝蒂玉兰,包括了中国培育较成功的红笑星玉兰,红寿星玉兰等种类。 木兰园区域大概分为四大片区,分为木兰属区、木莲属区、含笑属区、杂交苗木属区等。 化石森林 化石森林景区由四部分组成:化石森林、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香港回归纪念林、桃花园。化石森林从1997年开始筹建,占地2万平方米,收集引进了来自辽宁、新疆和内蒙古等地的硅化木500多株。这些硅化木经专家鉴定属松杉类植物,形成于一亿五千万年至七千万年的中生代时期。那时正是球果类植物演化史中最鼎盛的时期,高大的树木由于激烈的地壳运动而被埋在地层之下,经过硅化作用形成了化石。迄今,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大型迁地保存的化石森林。古生物博物馆利用化石、、多媒体技术等材料以一种系统完整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了地球上生命的历史。 荫生植物区 荫生植物区面积4万平方米,集中栽培了蕨类、景天科、秋海棠科、爵床科、大戟科、天南星科、百合科、竹芋科、凤梨科和兰科1000多种喜荫植物。这里的兰花有100多钟,如:跳舞兰、蝴蝶兰、万代兰、卡特兰、石斛兰、大花蕙兰、墨兰等。也有松叶蕨,形态奇特的鹿角蕨。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天南星科的蔓绿绒,花叶万年青等一些种类。该区是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学习植物科学知识,体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苏铁保存中心 苏铁类植物是一群起源古老和残遗的裸子植物。苏铁的研究可为古气候、古地理和植物区系演变的研究提供依据。苏铁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深圳市仙湖植物园自1988始收集苏铁类植物,1994年始建起苏铁园,2002年12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该中心面积达3万多平米,建有喷泉、万年亭等景点,并拥有苏铁活体材料保存区、苏铁园、古苏铁林、苏铁盆景园、苏铁繁殖温室和苗圃等多个版块。至今,该中心已经收集了澳大利亚、美国、越南、荷兰、墨西哥、日本、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广西、广东、福建、海南、云南、四川等地苏铁类植物共计3科10属240余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苏铁迁地保存中心已经成为一个集科研科普、迁地保存、旅游及生产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国际苏铁迁地保育中心。 棕榈园 棕榈园始建于1986年,位于仙湖之东岸,占地约3万平方米,园区濒邻仙湖,以1万多平方米的草坪为中心区,也是整个植物园中心。自建园以来,先后多次从华南植物园、厦门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广西桂林植物园、广州芳村、花都等地以及中山、海南、昆明进行引种,并通过种子交换方式从美国、德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地获取不少种子。自开始引种至今,仙湖植物园共收集原产热带亚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太平洋岛屿及中国的棕榈科植物约60属150种,基本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棕榈专类园。仙湖植物园所收集的棕榈植物中,除较常见的大王椰、假槟榔、散尾葵、棕榈、蒲葵、三药槟榔等外,还有许多树形奇特、观赏性极高的种类,如酒瓶椰、棍棒椰、三角椰子、红三角椰子、贝叶棕、红脉葵、霸王棕、狐尾椰子、马尼拉椰子、园叶轴榈、象鼻棕等;一些还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如椰子、油棕、砂糖椰子和一些省藤属种类;另外有一些是原产中国,国家级珍稀濒危种类,如琼棕、矮琼棕、石山棕、毛花轴榈、龙棕等。 竹园 中国是竹子分布的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竹类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不少属、种为中国特有。竹子的适应范围很广,多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平原丘陵地带。广东是中国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深圳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竹类的生长和繁衍。竹区占地约2万平方米,区内引入华南、西南、湖北、湖南等地竹子60多种。如湘妃竹、人面竹、泰国暹罗竹、黄金碧玉竹、甜竹、麻竹等。 百果园 百果园建于1987年,面积约1公顷,分9个小区,主要收集有无患子科的荔枝和龙眼33个品种,芸香科的黄皮和柑橘类27个品种,蔷薇科的桃、梨、枇杷5个品种,以及其它10科16种的果树,是一个地方性的果树品种资源保存基地,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普及果树知识的场所。百果园位于庙区停车场下的山坡地到湖区公路边的广大区域,在庙区和湖区的公路旁都有入口。 沙漠植物区 沙漠植物区占地1万多平方米,以仙人掌及多肉植物为主,该类植物主要产于美洲和非洲。它们的形态奇特,品位高雅,种类繁多,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用途,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新一类室内盆栽植物。芦荟因其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栽培。仙人掌类植物同兰花和苏铁类植物一样,被《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为了收集和培育这类植物,本园从1992年起建立了三个大型展览温室和三个生产温室,引进了1000多个种或品种,其中仙人掌科有40多个属600多种,芦荟科植物100多种,其它多肉植物有近20个科300多种。较为珍贵的种类有直径在80厘米以上的金琥,有高达6米,200年树龄的巨人柱以及拟态植物生石花等。 水生植物区 水生植物区位于美丽的仙湖西端,占地0.3公顷,始建于1983年,分为水生植物展览区和水生植物繁殖区,为仙湖植物园的水域提供水生花卉,提高观赏价值。
水生植物展览区即水景园,面积约0.3公顷,有楼台水榭和观赏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水景园随着气候季节交替,呈现不同外貌,以夏日观荷为主题,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洒锦。
水生植物繁殖区是水生植物培育繁殖、科学研究基地,建有荷花品种池400个,睡莲池50个,保存有从武汉、广州、南京等地引来的水生植物41科68属400种及品种。重点保存莲科、睡莲科植物,其中保存中山莲、大洒锦、冬红等荷花优良品种约200种。 弘法寺 弘法寺始建于1885年7月1日,位于仙湖植物园内,是1949年建国后后,国内兴建的首座寺院。1990年8月31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弘法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公众开放。从此成为深圳地区香火最为鼎盛、规模影响最大的佛教寺庙。 桫椤湖 桫椤湖是天上人间景区的一部分,水源是位于别有洞天的山泉,湖水从出水口经幽溪流入仙湖。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介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系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于1959年创建,位于东经101°25′,北纬21°41′,海拔570米,年平均气温21.4℃。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设有分部。
版纳植物园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和科技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国内外知名的风景名胜区。版纳植物园占地面积约1125hm2,收集活植物12000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hm2的原始热带雨林,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
版纳植物园是1986年、2000年、2001年、2006年、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分别批准的生态学硕士学位、植物学硕士学位、生态学博士学位、植物学博士学位等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植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工程三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生态学、植物学两个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011年对应调整并获得“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并设有生物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版纳植物园下设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综合保护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27个研究组等研究部门;建有标本与种质保存中心、3个野外台站(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园林园艺部、科普旅游部等支撑系统及业务部门。
版纳植物园五十余年的科学研究积淀,已完成科研项目900余项,取得国家级、省部级成果20余项、其它成果29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 000余篇,申请专利90余项,授权专利50余项,主编出版专著近40部。
版纳植物园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版纳植物园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热带植物科学研究基地、热带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库和科学知识传播中心。在热带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席之地,培养和成长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为我国热区尤其是西双版纳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版纳植物园历史
1996年9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划出,与原昆明生态研究所整合为中国科学院的独立研究机构,沿用现名,建制隶属中国科学院领导。1998年底首批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
版纳植物园交流
版纳植物园 与 50 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其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全国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教基地”、全国“ AAAAA 级旅游景区(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每年近 50 万人来园旅游并接受科普教育,为地方带来数亿元的经济收入。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游园须知
植物园门票
① 景区开放时间:8:00—18:00
② 儿童票:身高1.2米以下免票
③老师、学生、老人凭证享受50元/人优惠票
版纳热带植物园交通
在景洪客运站乘坐到勐仑、勐腊的车,到勐仑下车,票价16-20元,行程1小时10分左右。从昆明、普洱出发可以乘坐开往勐腊方向的车到小勐仑镇下车。从勐仑客运站步行到吊桥需10分钟,买票后过吊桥就是景区。
植物园美食
园内拥有装修豪华的宴会餐厅 2 个、雅座 3 间、民族风味餐厅一个,能同时接待 300 多人就餐。可为宾客提供滇菜、川菜、粤菜等色香味具全的佳肴及傣族特色系列菜。
植物园购物
为向游客提供旅游购物服务,在园区一些重要景点、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建有较为完善的商业服务设施。正大门外停车场处的小商品市场拥有 80 多个商业摊点,是一个以销售当地特色小吃、旅游纪念品等商品为一体的综合购物市场。
导游服务
一、科普导游分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种。
二、无偿服务对象是指有旅行社行程单的游客,线路导游凭旅行社行程单享受免费科普导游服务。
三、有偿服务对象是指没有旅行社行程单的游客,游客可自愿到导游处租科普导游员,收费标准为每个科普导游 50元,游客人数不超过25人。
四、科普导游员对无偿服务的游客采取 10人以上起导。
五、电瓶车为有偿服务,每辆车次收费 100元。
温馨提醒
植物园很大,靠走的话很累,包一辆电瓶车100元,可以考虑几个人合租。出了植物园东大门,可与当地漂流公司联系,参加罗梭江漂流,费用依旅游季节而有所不同。
去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N大理由
理由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学普及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理由2: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让您远离城市的喧嚣,充分享受内心的宁静,体验“热带天堂”的神奇魅力。
理由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珍奇的热带植物、罕见的生态景观一定会让您目不暇接、惊喜连连。
游玩景点推荐
百竹园、百花园
百花园为“西园区”第一景,占地面积353亩。主要收集保存与展示热带花卉植物645种(品种)。
民族森林文化园、南药园
民族森林文化园除了以植物和人造森林(龙山)展示以傣族为主的西双版纳各民族,他们的日常生活、医药卫生、生产活动、文学艺术和宗教信仰等与热带雨林及其中植物的互动关系,以进行“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普及和文化传统的颂扬外,还以傣族的宗教、民居建筑和园林小品等而创造、建设了一些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园林建筑、园林小品。
奇花异木园、蕨类园
奇花异木园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12亩,该园分为观果植物区、草花卉植物区、花叶植物区、感应植物区、赏茎植物区。主要收集热带各种奇花异木,并用园林园艺的方式向公众进行展示。收集奇花异木274种和品种。
蕨类植物是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森林的生长发育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可作为敏感地反映环境条件的指示植物。全世界有蕨类植物约11500种,我国约有2000种,其中许多为药用植物,部份可作蔬菜及淀粉植物。蕨类植物的枝叶青翠,资态奇特,还可供庭园美化。
绿石林保护区
荫生植物园
望天树景区
勐腊补蛙望天树景区,坐落在勐腊县城东北方补蛙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占地面积20公倾。如果你到望天树景区游玩,首先一定要去“空中走廊”体验一下那种令人既惊又险的感觉。这走廊长2。5公里,是用粗大的铁索在高大的望天树之间连接建成,用钢绳悬吊,尼龙绳、网作护栏,铝合金梯子作踏板,每一段均与修在树干上的木质平台相连接。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漫步林间,清澈的溪水叮咚作响,树上鸟儿欢歌相迎,林层中间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蕨类植物,特别是残酷的绞杀现象令您目不暇接,如果你运气好的话,还能亲手摘到三桠果、橄榄等野果一饱口福呢。
西双版纳傣族园
文明游园
请根据购票规定购买门票、验票后方可入园。因工作关系入园者必须事先联系,经同意后方可入园;
入园车辆必须遵守景区保安人员的指挥,按规定的行驶路线行驶,不得随意停放;
园区内禁止吸烟和野外用火,易燃易爆物不准带入园区;
情侣去西双版纳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景点?
建议11月-次年4月
一、西双版纳简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云南省下辖自治州,是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之一,位于云南省南端。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特有的节日“泼水节”于每年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北有哀牢山、无量山为屏障,阻挡了南下的寒流;南面东西两侧靠近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夏季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气流的影响,造成了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因而西双版纳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无四季之分,只有干湿季之别。
干季从当年11月到次年4月,湿季从5月至10月。西双版纳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降雨量1136-1513毫米。湿季期间,云雨多,风速小,日照少,气温高,湿度大。干季期间,云雨少,光照强,雾露浓重。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18.9℃-22.6℃之间。
二、西双版纳旅游攻略
(1)花卉园
地点:景洪市城区内
门票:20元
推荐指数:★★★
特色:参观热带水果、橡胶的种植
热带花卉园主要分为热带植物花卉、热带橡胶、热带水果和周总理纪念碑群文物区四大块,主要的推荐点还是在热带橡胶和热带水果两个区域
橡胶的生长环境很苛刻,需要热带高温和尽可能多的水源,所以很多游客并没有见过真正的橡胶树,更没有见过割胶的手艺。
(2)原始森林公园
地点:景洪市城边
推荐指数:★★★★
特色:原始森林、孔雀放飞
原始森林公园可以说是我在版纳最喜欢的景点之一。它算得上是《喃木诺娜和召树屯》(孔雀公主)的主题公园,景区里处处都有这对恋人的浮雕和雕塑,景区内各个点的设置也和他俩有关。
小的景点从山下到山上分别是:动物表演、孔雀放飞、爱伲山寨、九龙飞瀑、歌舞表演(疫情期间改成了鸟类表演)、沟谷雨林、丛林飞跃(这个要另外付钱)。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景点的顺序,不一定挨个地玩。爱伲抢亲不要玩,看看就好。
(3)野象谷
地点:景洪市城边
推荐指数:★★★★
特色:大象表演
野象谷虽然说是建立在野象经常出没的地段,但看到野象的概率很小,一切看运气。野象谷的缆车可坐可不坐,不坐的话要走很远的路,路上也有许多珍稀植物,野象真的是很可爱的动物,它们聪明、有想象力。
虽然当我第一次站在大象面前的时候,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威慑力,但它皮起来又和我家隔壁小孩一样一样的,很有反差萌。
西双版纳是我所处地的周边城市,所以有空的时候我也经常会到西双版纳游玩,当时和男友去了西双版纳的傣族园,那里真的很适合情侣一起去!浪漫气氛超到位,也是很多情侣拍婚纱照的地方,正如诗人曰:“一日作客橄榄坝,夜夜梦回傣族园”。可以去那里游玩提前感受一下这种幸福的氛围~
傣族园
景点介绍
傣族园,全称西双版纳傣族园,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橄榄坝。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占地面积3.36平方公里,,建成了旅游景区大门楼、迎宾广场、老景区的包装、村寨旅游线路、江边活动区、旅游购物区、烧烤场、泼水广场、大型露天剧场 。建成民俗旅游度假区,大型游乐园。主要景点有迎宾广场、曼松满古佛寺、傣家村寨等。
景点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橄榄坝?
门票成人票65元/位
交通路线
公交:
洪民族北路每天07:30-21:00有小客车可到,约20分钟发一班,行程约1小时,票价6元,包车前往50元左右。也可到版纳客运站坐车,全天滚动发车,搭乘从景洪到勐罕的长途车,中途在橄榄坝下车,票价10元/人。
推荐游览景点
迎宾广场:对游客进入傣族园进行傣家礼仪欢迎。
曼松满古佛寺: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之一,主要向游客展示佛教文化活动,如赕佛、诵经、拜佛等活动。
傣家村寨参观:主要向旅客展示傣家民居、庭院风光,体验傣家生活习俗,感受做一天傣家人的生活乐趣。
江边活动区:村民大规模的节庆活动区,用于放高升、燃发孔明灯、斗鸡等民俗活动。赶摆购物区:卖傣家烧烤、织绵、民间工艺品、傣包、木雕艺术品等,品茗版纳名茶的茶道欣赏,品尝傣家特色的风味餐厅。
泼水广场:景区主要活动区,每天举行上100人专业泼水队伍的大型露天剧场。
园内傣族自然村:大型泼水活动,让游客直接参与,体验天天泼水节的乐趣,感受傣家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露天剧场:以歌舞的形式真实准确地反映傣族传统文化精粹,再现傣王招亲的历史渊源,反映傣家生活习俗,100余名演员,规模宏大,场面壮观。
特色饮食
傣菜
傣菜,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它在滇菜派系中,别具一格;在云南省24个少数民族的菜肴中,独享盛誉。曼景兰食品街,由原来的一家傣味餐厅,迅速发展为十几家傣味餐厅,变成一条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街。椰林餐厅、婉丽饭店、醉君楼……使中外游客青睐,在欧美各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已小有名气。当你一睹美丽的西双版纳风光之后,来到醉君楼歇歇脚的时候,你会品尝到用香茅草捆绑着的烤鱼;用竹筒煮出来的香喷喷的糯米饭;用芭蕉叶包裹着的蒸肉、蒸脑花;芭蕉叶烤蝌蚪;油炸芭蕉、油炸青苔……等等。这种既饱眼福、又饱口福的旅游生活,将使你其乐无穷,终生难于忘怀。
傣族的菜谱丰富多彩,从制作方法来看,可以分为烤、蒸、剁、腌四大类,共120多种。从原料上来分,又可分为肉菜类、水产类、禽蛋菜类、山珍类、野菜类和其他菜类六大类。就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酸、辣、香。
香竹饭
又称竹筒饭。这种饭是在11月至来年2月,香竹成材之季,将糯米放在竹筒里烤制而成。香竹成材之季,将糯米放在竹筒里烤制而成。香竹的竹节长而细,内壁有一层香气扑鼻的竹膜,故称为香竹。傣家人称香竹"埋毫拉",意思是煮饭的竹。先把香竹按节砍下,每节留一竹节,作为底。然后把淘泡过的糯米放入竹筒,用芭蕉叶塞住竹筒口,将竹筒放进灰里捂(或放烤箱里、火炭上),竹筒口冒出蒸气10分钟后,即取出用木锤捶打,使其变软,食之香味更浓。香竹饭软而细腻,香气扑鼻。一般用于招待客人,作为主食。
用糯米加工成的食品很多,除香竹饭外,还有黄米饭、"毫诺索"(年糕)、"毫吉"、"毫松板"、米干、米线等40多种。
烤竹鼠肉
烤竹鼠肉,竹鼠是西版纳特有的动物,竹鼠生活在竹篷下面的洞穴里,靠吃竹根为生,一般都有四五十厘米长,很像一只猫,但比猫还肥,一只竹鼠,足有五六斤重,其行动缓慢。竹鼠洞穴有两三个洞口,有时难以捕捉。有经验的猎人采用烟熏和灌水的办法,逼竹鼠外逃,而后捕住。
烤竹鼠肉一般是把头去掉,洗净,抹上食盐,用竹板夹住,放在火炭上烤至六成熟,取下捣碎,把葱、蒜、芫荽、青辣椒等作料切细,同竹鼠肉一起放进盆里揉拌均匀,分成数块,捏在肉饼,用香茅草捆住,再用竹片夹好,放在火炭烘烤至熟。沐上滚烫的猪油,即可食用。
注意要点
①儿童票:身高1.2米—1.4米购儿童票50元/人,1.2米以下免票
②老人60岁以上持身份证购老人票50元/人
③军官持有效证件免票
④门票只供景点参观。电瓶车30元/人,泼水活动租服装40元/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6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