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灌溉
地下灌溉
地下灌溉是灌溉水惜土壤下毛细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达到灌溉作物目的的灌溉方法,也称渗灌。
地下灌溉最早是由中国发明的。在唐代,山西临汾县龙子铜农民就曾采用地下灌溉方法引泉水灌溉蔬菜和粮食作物。历史上河南济源县农民曾利用合瓦作管排除地下水,在关闭阀门时也能起渗灌作用。
在现代,苏、德、法等国在20年代曾采用理设的再管进行地下灌溉。随着塑料管道的'出现及开沟铺管机的应用,地下灌溉在苏、德、意等国又有进一步发展。中国从50年代起在许多省市进行了现代地下灌溉技术的试验,并应用于农业生产。
地下灌溉的优点是灌水质量好,蒸发损失小,少占耕地,且不影响机械耕作,灌溉作业还可与其它田间作业同时进行。但地下管道造价高,管理检修较困难,在透水性强的土壤中渗漏损失大。目前一般限干小面积使用。
吴忠市境内地下水80%为灌溉水渗透补给,主要补给源是引黄灌渠、排水沟及田间渗漏,其次是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地下水资源具有埋藏深,矿化度高,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非常有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质、水量地域差别大的特征。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以开采、蒸发和侧向径流向黄河补给。
表2.3 研究区地层信息表
黄河是吴忠主要的地表水,年均过境水量318×108m3。据青铜峡水文站资料,多年平均流量990m3/s,最大洪水流量为6980m3/s、最小枯水流量为300~1000m3/s,近几年径流量(172.5~202.4)×108m3。多年平均输沙量1.36×108t,多年平均含沙量4.29kg/m3,行水期为1~12月,在严寒季节时有封冻。地下水埋藏于砂类和碎石岩土中,为潜水类型的自由水面,补给来源主要为上游来水和灌溉渗入,少量为降雨,地下水位3~4m,水质为矿化度0.8~2 g/L的淡水。秦、汉渠春、秋灌溉行水期为4月19日~9月15日,冬灌行水期为10月24日至11月17日,全年放水时间约170d。
(1)渠系渗漏及灌溉入渗补给
汉渠和秦渠的渠系渗漏及灌溉入渗补给见表2.4。
表2.4 渠系渗漏系数及灌溉入渗系数补给表
(2)大气降水渗入补给
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取决于大气降水量、降水形式及包气带岩性和地下水位埋深。研究区降水量较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2.3mm,且多集中在7~9月,研究区有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93.4%。
(3)侧向径流补给
本区含水层具有松散、粒度粗、孔隙大、径流条件好的特征,地下水沿着自然坡向向下游侧向径流,在局部水源开采集中地地段,地下水运动场发生变化,径流条件有所改变。
(4)蒸发
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是潜水水位埋深和包气带岩性。研究区的蒸发主要发生在春、夏、秋3个季节,冬季地下水的蒸发量很小,当潜水水位埋深超过5m时蒸发便极其微弱,甚至不受蒸发的影响。在降水期、农田灌溉期,地下水位埋深浅,近地表小于1m,蒸发极为强烈。
(5)排水沟排泄
研究区内主要排水沟为南干沟,自研究区中部由南至北流经峡口乡、金积镇、早元乡后汇入黄河,区内流长约9km,灌期主要排泄灌溉剩余水,非灌期排泄厂矿污水及少量地下水,是研究区内受污染最严重的渠道。
(6)人工开采
研究区内有金积工业园区有多家企业自备深井(宇华造纸厂和夏进乳业等)及农户自备的手压井,成为地下水排泄的一种途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9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