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水风波如何看待宁夏发展的问题
1、宁夏位于中国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此外,宁夏的蒸发量比降水量高,加上高温和风沙的影响,导致土地水分流失严重,增加了土地干旱的程度。
2、宁夏的地理位置也是导致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之一。宁夏位于黄河上游干流的下游,黄河上游地区水资源丰富,但下游地区因为人口密集,水资源利用率高,导致宁夏水资源短缺。
3、宁夏的地势高低落差大,水资源分布不均,使得一些地区的水资源更加匮乏。
4、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宁夏的人口数量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也导致水土流失和水源枯竭,使得宁夏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一、我国西部地区水旱灾害严重
我国西部地区,尽管北部干旱少雨,南部雨量充沛,但总体而言,西部地区的水旱灾害都十分严重。
(二)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多山多雨,因而伴随暴雨产生的山洪及泥石流等山地灾害成为主要灾害,对公路和铁路危害严重。(1)西北地区
湖泊矿化度增高:由于西北地区蒸发量大,补给水源减少,湖泊水位急骤下降,水中矿化度增高。湖内生物群落发生明显变化。如青海湖水位每年下降10~13cm;博斯藤湖蓄水量有100亿立方米,1958年湖水矿化度只有0.37~0.38g/l,1978年上升为1.6g/l,变成微咸水湖。50年代,新疆有5km2以上湖泊52个,总面积9700 km2,到70年代末,湖泊面积减到4000 km2左右。玛纳斯湖、乌伦古湖、罗布泊湖等都已干涸,留下一片盐碱荒沙。
河道断流:黄河及北方缺水区域河道下游断流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而内陆河流下游断流似乎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如塔里木河是沿河绿洲及罗布泊湖的水源,由于沿河开荒面积达13万hm2以上,再加上在下游干流修建了库容1.8亿m3的大西海水库,使下游340km河道断流,罗布泊湖干涸。
绿洲萎缩:西北戈壁、沙漠中的绿洲全靠河流或冰雪融水维持。因此,如果河流水量大幅度减少或断流,则绿洲将萎缩或消失。如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则使两岸的胡杨林大面积干枯死亡,各种野生动物也随之消亡。
水土流失: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及沙漠,经风水侵蚀,成为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 每年进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大部分来自西北地区。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高达46.32%。
土地砂化:由于西北地区大面积开荒,而水资源不足,开荒土地难以维持,较细颗粒的粘土被风蚀后,土壤砂化,不再适宜耕作。地下水位降低、草场退化也常促使土壤砂化。
土地盐碱化:在蒸发量较大的干旱地区,过量灌溉使地下水位抬高,经土壤蒸发后盐份大量留在土壤中引起盐碱化。如新疆大量引水灌溉,在灌溉农田中盐碱化土地已达1/4。宁夏灌区大量引用黄河水,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
除上述问题外,在西北地区水域污染、虫害、沙尘暴等水旱灾害相关的环境、生态问题也日趋严重。三、西北地区的生态脆弱性
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主要是因西北地区风大、气候干燥、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受水资源制约,呈现极不稳定的状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一种生物的消失可能会造成相关的数十种生物的生存危机。同时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每一物种所特有的遗传基因都可能成为巨大的资源。而且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正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最终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因为人类的进化过程并未停止,人类的进化还需要生物多样性的支持。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全球目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