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湿度在多少范围内算缺水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1 09:44:13
用土壤含水率进行分析,含水量在12%~15%就有缺水现象,土壤植被就需要灌溉浇水。
土壤湿度亦称为土攘含水率,是表示土壤干湿程度的物理量。是土壤含水量的一种相对变量。
通常用土壤含水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也称土壤质量温度,如用土壤水分荣基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表示,则称土壤容积湿度。通常说的土攘湿度,是指质量湿度。还有用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土壤湿润程度的,称土攘相对湿度。
扩展资料:
土壤水分状况又叫墒(shāng)情,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在农业生中,及时掌握墒情情况是很重要。利用人体感官检验土壤墒情,具有简便、快速度等特点。
1、饱墒,含水量在18.5%~20%,土色深暗发黑,用手把土捏成团,抛起来不会散,也可以搓成条,手上有明显的水迹。饱墒为适耕上限,土壤有效含水量最大。
2、 适墒,含水量在15.5%~18.5%,土色深暗发暗,用手把土捏成团,抛起来会破碎,手上会留有湿印。适墒是播种耕作适宜的墒情,有效含水量较高。
3、 黄墒,含水量在12%~15%,土色发黄,用手把土捏成团,易碎,手有凉爽感觉。黄墒适宜耕作,有效含水量较少,播种出苗不齐,需要灌溉。
4、干土,含水量在8%以下,土色灰白,土块硬结,细土松散。干土无作物可吸收的水分,不适宜耕作和播种。
在野外判断土壤湿度通常用手来鉴别,一般分为四级:
1、湿,用手挤压时水能从土壤中流出;
2、潮,放在手上留下湿的痕迹可搓成土球或条,但无水流出;
3、润,放在手上有凉润感觉,用手压稍留下印痕;
4、干,放在手上无凉快感觉,粘土成为硬块。
百度百科-墒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