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这样做最容易受肥害影响,该如何预防补救
柑橘药害预防对策
3.1 合理选择农药品种。由于农药品种繁多,良莠不一,市场较为混乱,很多农药商品名不同,但有效成份一样。
3.2 选择合适的用药量及浓度。正规农药在获准生产推广之前,都须经过严格的田间药效试验,其用药量及浓度都是经过严格验证的,不能随意加大浓度,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上规定的使用方法使用,才能既达到预期的防效,又能确保安全用药。随意加大用药量不仅会加大成本投入,还极易发生药害,加快抗药性的产生,增加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加大环境污染。
3.3 合理混用农药。有些农药混用能产生增效作用,减少用药次数,达到病虫兼治的目的,但如果对农药特性不熟悉,随意混用,不仅达不到增效作用,往往会增加药害发生的机率。
3.4 合理选择用药时间。夏秋是柑橘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的高峰期,如果用药不慎,常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激发虫害、毒害橘树、出现花脸果实等。因此应根据农药性质及作用机理,选择作物较不易产生药害的适宜温度条件及生育期用药,尽量避开风雨或烈日等气候条件下用药,果树的开花期、嫩叶嫩梢期和幼果期,其组织幼嫩,抗逆能力弱,容易发生药害,因而喷药时应尽量避开作物花期和幼果期,即使此时用药也应适当降低用药浓度。
4、药害补救措施。
4.1、喷水冲洗:若是叶片和植株因喷洒药液而引起药害,对内吸型农药造成的药害,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以减少植株对农药的吸收,反复冲洗3~4次,尽量把植株表面的药液冲刷掉,还可以通过浇水增加细胞的水分,而降低植株内药物的相对含量。在防治天牛等钻蛀害虫时,因用药浓度过高而引起的药害,要立即自树干上虫孔处向树体注入大量清水,并使其向外流水,以稀释农药,如为酸性农药药害,在所注水液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可加速农药的分解。
4.2、中和缓解:首先要暂停使用同类药剂。如果用药发生错误,发现又较及时,可在懂药理的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经水洗后进行异性中和。即酸性农药发生药害可用碱性农药中和化解,也可撒施一些生石灰或草木灰,药害较强的还可用1%的漂白粉液叶面喷施,错用或过量使用有机磷、菊酯类、氨基甲酸脂类农药造成的药害,对于抑制和干扰作物生长的调节剂、除草剂,在发生药害后,可喷洒50-100ppm“九二0”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药害程度,或喷施安碧解能有效地缓解药害。
4.3、 追施速效肥料:产生药害后,一般可通过浇水并增加追肥来增强作物的长势,提高对药害的抵抗力。
要防治红蜘蛛、蓟马、蚜虫、车前、蛆、溃疡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等。从开花到开花需要几天时间,但不可能每棵树都同时开花。整个花期10 ~ 20天。有些化学物质不适合在开花时使用,会对花朵产生影响。病虫害防治要在开花前做好。摘果后施用微生物菌剂具有培土、增加有机质含量、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平衡土壤根系、保肥水、抗涝、壮树等功能。树木的加强有利于后期和花期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如长期积水引起的溃疡、炭疽病、根腐病等,更为明显。冬季砍伐时,所有病重的枝叶和树木都将被清除出花园并被摧毁。杂草将被清除,并喷洒化学物质来清理花园。清园非常重要,主要是为了过冬清除一切病虫害,以免防止次年病虫害严重,难以控制。
用药前应稍加改变,如添加蜘蛛螨等粉螨类药物,并更换以避免产生耐药性。杀菌剂往往是复配的。如果之前没有很好的预防蓟马和疥疮,就要加入刺激物,让伤嫩芽和幼果的伤口在没有变绿后就能显露出来,还要加入海精灵或海藻精华刺激物。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多菌灵用于防治柑橘树冠炭疽病,半个月一次,连续两次。花期不能使用有机磷农药和乳油。当使用这些杀虫剂时,很容易形成花和皮。建议使用悬浮剂更安全。
除了冬季清理柑橘园,春季发芽前开放柑橘园,重点清理控制红蜘蛛一次。发芽后不能用杀螨剂或三唑肽防治红蜘蛛,以免对发芽造成药害。合理施肥,施用花期所需的宏量和微量元素肥料,花蕾萌发时使用高磷肥料,后期使用平衡肥料,降低氮肥的施用比例,注意补充硼肥。叶子上补充了氨基酸、海藻酸等有机叶面肥。特别注意控水。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花芽分化。天气持续干燥时,注意及时给果园浇水。防治蚜虫并不难。天敌如瓢虫、吡蚜酮、寄生蜂、食蚜瘿蚊、蚜狮、蟹蛛、草蛉可放入果园进行生物防治,选择吡虫啉和啶虫脒进行化学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