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达州的城市之最

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富硒茶之都

达州的城市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3座天然气脱硫厂在达州

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湿法磷酸净化装置在达州瓮福集团

亚洲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在达州

全国最大微玻纤生产基地在达州

全国第一大海相气田——达州普光气田

全国第一大天然气化工园区在达州

全国最大的苎麻交易中心在达州

国家级天然气质量检验机构和科研机构在达州 国家级新农村展演基地在达州

国家级曲棍球训练基地在达州

中国西部最大燃气电站在达州---总装机高达140万千瓦

中国西南最大铝型材基地在达州

全国唯一一个国家开发银行不封顶贷款城市

四川省第一个进入人民大会堂招商的城市

四川省第一个以地级市的名义直接向中央拿到100亿的城市

四川省第一个把省AA风景区直接申请世界自然公园的城市

国内唯一发现的最早记述种植茶树历史的万源市石窝乡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摩岩石刻。迄今已有890多年的历史。

四川省第一个始发动车组的二级城市

成都铁路局在二级城市中第一大铁路枢纽特等站

四川省东北部最大工业基地

四川东北部最大档次最高的综合性博物馆——达州博物馆

四川东北部规模最大的图书馆、文化馆、大剧院都群聚达州

四川东北部最大的五金、小商品批发市场——达州市南外时代天成,西外好一新商贸城

四川川东北最大家具市场——中青国家际家居生活广场

达州的“城坝遗址”、“罗家坝遗址”堪称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媲美

土溪汉阙、开江县牌坊同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堪称艺术中的珍品

渠县汉阙有6处7尊,占全国汉阙总数的四分之一,占汉阙总数的五分之三,是名副其实的汉阙之乡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汉阙群,而且以其艺术精湛而著称于世,引起了中外历史学家和汉学家的关注。

大竹县是“中国苎麻之乡”,苎麻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量4.5万吨,居全国首位。

达州驾车到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用时达州到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行推荐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川渝鄂陕接合部,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区,辖通川区、达县、大竹县、渠县、宣汉县、开江县,代管省辖万源市,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8万居全省第3位,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

达州是中国“汉阙之乡”和“苎麻之乡”,是全省重要的天然气、煤电、化工基地,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是四川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川东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川渝鄂陕四省市接合部的商贸中心。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达州上古属巴地,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设县治所,历为州、郡、府、专署、地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清为达州,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达州是原达县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设立达川地区,1999年撤地成立达州市。

达州曾养育过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著名思想家唐甄等一代名流。

达州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 *** 、许世友、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走出了张爱萍、陈伯钧、魏传统、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国名将。

交通便捷,商贸活跃。

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国道210、318线纵横全境;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四通八达;河市机场复航后可直达成都、武汉、西安、广州、深圳、北京等地;达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2小时以内就直通重庆,到成都也仅需3个半小时;达陕高速公路也正在规划建设,渠江航运经重庆可直达上海。

今日达州,已建成集水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

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达州聚集,同时由于达州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很大,达州已成为全省五大二级物流中心之一,商贸流通十分活跃。

资源富集,物产丰饶。

全市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28种,天然气、钾盐、石灰石、煤、石膏、富钾卤水、硫磺矿、锂、锶、锰、钒等,储量十分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储量高达1.5万亿立方,是仅次于新疆、东海的全国第三大气田。

工业基础较好,已形成天然气、煤电、化工、冶金、建材、医药、食品、纺织等支柱产业,培育了达钢集团、华蓥电力、达竹煤电、华川汽车、川东电缆、川环橡胶、地奥天府、美好塑业、智鹏麻业、金桥麻业等一批优势企业。

达州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加工增值潜力很大,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畜禽、苎麻、茶叶、中药材生产基地,灯影牛肉、巴山雀舌、东汉醪糟、大竹苎麻、渠县黄花、开江银杏和油橄榄等享誉巴蜀内外,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山川秀美,生态宜人。

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AA级旅游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

各种自然、人文景观精彩纷呈。

宣汉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堪与“三星堆”媲美,开发潜力极大;渠县汉阙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万源八台山、花萼山雄奇壮丽,幽深高远,有“川东峨眉”之美称;宣汉百里峡,风光秀丽,曲折幽深,不是三峡胜似三峡;大竹五峰山竹海绵连万余亩,相传为“天下竹林之根”;达县真佛山庙群是集“佛教、儒教、道教”合一的宗教胜地。

诚信 *** ,服务优良。

全市制定和完善了鼓励外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成立投资服务中心,实施“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全程帮办、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制度,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重商、亲商、护商、爱商的政务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商机无限,前景美好。

当前,达州市委、市 *** 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大力弘扬“指导思想求实、工作作风务实、工作效果讲实”的“三实”精神,认真落实“想干事、敢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四干”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实施“融入成渝、联动秦巴,强工重农、兴城活商,追赶跨越、富民强市”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跨越式发展,在未来3—5年内投资300亿元,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倾力打造中国西部的“天然气煤电化工基地”。

达州是改革开放的热土,达州是投资兴业的乐园;达州商机无限,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美好。

开放的达州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到达州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合作发展,共创美好明天。

商贸繁荣兴达州

近年来,达州市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实施“流通兴市”战略,夯实市场基础,培育市场主体,打造舰队,集聚商气,努力构建秦巴地区商贸中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4.4亿元,增长15.2%,增幅居全省第2位。

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2.2亿元,同比增长15.8%;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2.2亿元,同比增长14.5%。

达州区位优势突出,商品辐射能力较强,人气旺盛。

达州地处川渝鄂陕接合部,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近年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四通八达,210、318国道纵贯全境,渠江航运通江达海,达渝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河市机场将于年底复航,达州已发展成集水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

邮电通讯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

独特的区位、交通枢纽和通讯优势,促进了商品的辐射能力的显著增强,目前已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涌入达州,上海上联集团、香港南益集团、北京全赢、台湾德克士等企业纷纷入驻达州谋求发展。

去年以来,达州大力实施“融入成渝、联动秦巴,强工重农、兴城活商,追赶跨越、富民强市”的“24字”发展思路,商贸流通产业焕发蓬勃生机。

达州积极构建个体私营为主的商贸流通生力军,形成了国有、集体、联营、股份制、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多渠道、少环节竞相发展的商品流通新格局。

2003年,民营企业实现零售额55.8亿元,占市场份额的59.1%,增长24%,比200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各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营销创新,连锁经营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各种形式的便民连锁店、连锁超市、专卖店加盟连锁等竞相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已开始进步。

目前,全市连锁网点1600多个,2003年全市连锁企业零售额实现20.5亿元,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

全市重点培育了烟草公司、中油集团达州分公司、达州商业集团、天泰医药集团、金属材料公司、鑫侬供销集团、新华书店有限公司、中贸粮油总公司8个骨干商贸企业,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27.3亿元,实现税利1.09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9.7%,6.2%。

商品市场发展方兴未艾,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体系。

2003年底止,全市有各类商品市场563个,经营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

外贸自营出口也有了新的发展,出口产品除纺织品类和食用肉类两大主体产品外,已拓展到机电产品、中药材、家具等产品,2003年外贸自营出口额达到1030万美元,比2002年增长36.1%。

农业产业化谱新篇

达州,自古以来就是四川农业大市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

近年来,达州市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03年,达州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二位,肉类总产量、乡镇企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三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3元,比上年增加130元。

达州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加工增值潜力巨大。

宣汉的黄牛奶牛、万源的旧院黑鸡和板角山羊、开江的白鹅等家禽独具特色,大竹的苎麻、渠县的黄花、达县的蚕桑、万源的富硒茶和两耳一菇(黑耳、白耳、香菇)、宣汉的地道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久负盛名。

近年来,达州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一是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全市农村专合组织共有1426个,其中16户获“省百强农技协”称号,资产总额达3.2亿元,年经营收入20亿元,带动农户31.8万户致富。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

全市共有龙头企业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

今年1—5月,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6.45亿元,实现税金5564万元。

三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目前,全市粮经播面比达到65:35,农产品综合优质品率达到48%。

四是重点培育支柱产业,建设商品基地。

全市发展苎麻、肉牛、茶叶、油橄榄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建设“优质粮油、畜禽、苎麻、茶叶、果品、中药材”等六大商品基地。

全市现已建成全国肉(奶)牛基地县3个、全国油料基地县1个、省级苎麻基地县2个、省产茶大县2个、省瘦肉型猪基地县5个、省水禽基地县3个,渠县黄花、柑桔基地被确认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竹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命名为“中国苎麻之乡”。

五是积极推进劳务开发。

达州始终把劳务开发工作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1—2003年,全市年均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108万人,年均劳务收入30亿元以上,全市农民年人均劳务收入600元以上。

天然气开发备受青睐

达州市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储量达1.5万亿立方米,是仅次于新疆、东海的全国第三大气田。

中国石油集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组建的川东北气矿和中国石化集团西南分公司进驻达州,全面负责天然气勘探、开发、建设与管理及终端市场开发等工作。

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市委、市 *** 高度重视,要求宣汉县委、县 *** 举全县之力抓好天然气资源开发,以更大的勇气,更务实的作风,更优惠的政策,更灵活的举措,积极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营造出了重商、亲商、护商、安商的政务环境,全力打造四川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开明和诚信吸引了两大石油国企公司在宣汉上100亿元的投资。

中石化集团西南分公司计划总投资56.2亿元开发天然气,其中天然气净化厂投资15亿元。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宣汉投资25亿元建罗家寨净化厂,第一期工程投资13亿元,2007年1月正式竣工投产,建成后日处理含硫天然气600万方,年外输天然气16.6亿立方米,年产硫磺30万吨

第二期工程投资12亿元,2009年投产,年外输天然气15亿立方米,年产硫磺26万吨。

该厂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日处理能力最大、处理含硫量最高的净化厂。

同时,还将投资近50亿元,开发其它几个气田。

今年3月,香港明伦集团看好宣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投资10亿元在宣汉建立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年产40万吨甲醇”项目已正式动工修建。

该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52920万元,投资利润率13.45%,投资利税率23.6%,投资回收期(税后)7.31年。

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达州市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优势,进行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该市建设天然气化工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达州天然气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必将带动和促进达州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达州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文化光彩夺目

达州古时称“通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红军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具备建设和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是川东旅游类型齐全和高品位旅游资源大市。

目前,全市有国家AA级旅游区3处(达县真佛山、宣汉百里峡、渠县龙潭—汉阙),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大竹五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达县真佛山、宣汉百里峡、万源八台山—龙潭河、渠县龙潭—汉阙),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宣汉百里峡、万源花萼山),省级森林公园4处(达县铁山和雷音铺、渠县大坡岭、宣汉观音山)。

达州历史文化古老厚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渠县汉阙和宣汉罗家坝遗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

宣汉罗家坝遗址,距今3000—4700年,33号墓坑凸现巴国王侯踪迹,是目前面积最大的先秦文化遗址;渠县冯焕、沈府君等7阙(称汉阙之乡),是我国最大的汉阙群,以艺术精湛而著称于世,引起了中外历史学家和汉学家的广泛关注;达县真佛山,一佛寺双塔刺破云天,是集“儒教、佛教、道教”合一的宗教胜地。

达州是革命老区,以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王维舟纪念馆、张爱萍故居为代表的红色遗迹,生动再现了当年徐向前、 *** 、王维舟、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血与火的战斗历程。

达州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渠县三汇彩亭,踩高跷、杂技、戏剧于一炉,堪称中华一绝;通川元九登高、巴山薅草锣鼓、大竹唢呐、巴山民歌等蜚声巴蜀内外。

城市面貌展新颜

达州市在推进“三个转变”过程中,始终把经营城市作为重点,植入新观念,创新经营思路,突出和彰显达州自身的特点,使达州旧貌换了新颜,2003年全市经营城市收入实现8.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2亿元,位居全省第四名。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7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4%,其中,中心城区完成投资1.13亿元,其他各县(市、区)完成投资1.57亿元。

市本级经营城市收入11053.6万元。

为了弥补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达州人广辟城建融资渠道。

按照“加快三个转变,推进三化进程”的总要求,全市上下创新了经营城市理念,坚持把凡是可以用市场经济规律经营的 *** 资源全部纳入经营城市的范畴,全方位推进了城市土地、矿产及水、气、污水处理、城市出租车、公交线路经营权等城市公益性事业、公共资源经营。

成功推出了城区1053辆出租车经营权公开竞卖,实现竞卖收入8074万元;对市给排水总公司、市燃气总公司、市电力公司、市污水处理厂等几家公用企事业单位实行整体出让,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强力推进,达州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3年全市城镇化水平提高到18.8%,2003年底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35万人,与2002年底相比,建成区面积增加3平方公里左右,城市人口增长了3万人左右,中心城市扩张进入加速期。

达州市委、市 *** 决定抓住机遇,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把达州建成人口50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以上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大城市。

达州至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总里程为382公里,耗时4小时27分钟,油耗费用估计152元左右,需缴费173元左右

从达州到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途径道路概况

铁中路→西河路→阁西路→达州绕城公路→河市大道→新泰路→Y287→达阆高速→水磨滩大桥→达阆高速→银昆高速→营山望龙枢纽→张南高速→谭家沟枢纽→沪蓉高速→南充绕城高速→沪蓉高速→成南立交→东三环路二段→东三环路一段→北三环路四段→北三环路四段辅路→东林二路辅路→熊猫大道→熊猫大道辅路→熊猫大道→熊猫大道辅路

从达州到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路线详情

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铁中路行驶210米,左转。用时1分钟

行驶43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西河路。用时1分钟

沿西河路行驶2.67公里后,进入阁西路。用时1分钟

沿阁西路行驶1.3公里,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阁西路行驶170米,右转进入达州绕城公路。用时1分钟

沿达州绕城公路行驶590米,左转进入河市大道。用时1分钟

沿河市大道行驶1.1公里,右转进入新泰路。用时1分钟

沿新泰路行驶40米,右转。用时1分钟

继续沿新泰路行驶680米,直行进入Y287。用时1分钟

沿Y287行驶890米,靠左。用时1分钟

行驶5.3公里,朝G85,成都,南充方向,直行进入达阆高速

。用时3分钟

沿达阆高速行驶9.8公里,朝管村服务区,涌兴服务区方向,靠左

。用时6分钟

继续沿达阆高速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水磨滩大桥

。用时1分钟

沿水磨滩大桥行驶360米,直行进入达阆高速

。用时1分钟

沿达阆高速行驶65.00公里后,进入银昆高速。用时44分钟

沿银昆高速行驶6.1公里,靠左

。用时4分钟

继续沿银昆高速行驶4.9公里,朝梁平,南充方向,靠右进入营山望龙枢纽

。用时3分钟

沿营山望龙枢纽行驶380米,朝蓬安,南充方向,靠右

。用时1分钟

继续沿营山望龙枢纽行驶310米,直行进入张南高速

。用时1分钟

沿张南高速行驶53.00公里后,进入谭家沟枢纽。用时31分钟

沿谭家沟枢纽行驶660米,直行进入沪蓉高速

。用时1分钟

沿沪蓉高速行驶4.8公里,靠左

。用时3分钟

继续沿沪蓉高速行驶520米,直行进入南充绕城高速

。用时1分钟

沿南充绕城高速行驶14.39公里后,进入沪蓉高速。用时6分钟

沿沪蓉高速行驶197.25公里后,进入成南立交。用时2小时14分钟

沿成南立交行驶210米,朝龙潭立交桥方向,靠右。用时1分钟

继续沿成南立交行驶310米,直行进入东三环路二段。用时1分钟

沿东三环路二段行驶3.11公里后,进入东三环路一段。用时1分钟

沿东三环路一段行驶730米,朝成锦高速,二仙桥北路方向,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东三环路一段行驶740米,朝成绵高速方向,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东三环路一段行驶970米,朝府青路方向,靠左进入北三环路四段。用时1分钟

沿北三环路四段行驶370米,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北三环路四段行驶580米,从熊猫大道,熊猫基地出口离开直行进入北三环路四段辅路。用时1分钟

沿北三环路四段辅路行驶90米,右转进入东林二路辅路。用时1分钟

沿东林二路辅路行驶360米,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东林二路辅路行驶70米,朝蓉都大道方向,左前方转弯进入东林二路。用时1分钟

沿东林二路行驶30米,右转。用时1分钟

继续沿东林二路行驶210米,直行进入熊猫大道。用时1分钟

沿熊猫大道行驶190米,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熊猫大道行驶510米,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熊猫大道行驶570米,直行进入熊猫大道辅路。用时1分钟

沿熊猫大道辅路行驶49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熊猫大道。用时1分钟

沿熊猫大道行驶30米,调头进入熊猫大道辅路。用时1分钟

沿熊猫大道辅路行驶1.10公里后,到达终点。用时1分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