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怎么种植
1、大黄又叫香大黄、川军,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及根加工干燥后入药,有泻实热、下积滞、行瘀、解毒等功效,主治实热便秘、急性阑尾炎、不完全性肠梗阻、积滞腹痛、血瘀经闭等症。
2、生长习性:喜欢凉爽气候,怕高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度,气温超过28度生长缓慢,持续时间过长会被热死,在海拔1500米以上山区生长良好,4-6月生长较快,7月生长缓慢以至于停止生长,8-9月以后恢复快速生长,植株生长到第三年才开花结果,种子发芽湿度10-13度,最适合15-20度,只要土壤湿润,温度适宜,经过两昼夜可萌发。种子寿命在自然条件下只有一年,怕积水,高温多雨季节易烂根。
3、栽培技术:适种范围: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生长表现良好。整地施肥: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中性微碱性沙质土壤培植。在春季解冻时,按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以上,把肥料均匀撒入地表,然后结合整地进行耕翻入土,耕地深度30厘米左右,耕平整细。种子处理:大黄主要采用种子繁殖。选择三年生大黄植株上所结的饱满种子,在20-30度的湿水中浸泡4-8小时后,以2-3倍于种子重量的细沙拌匀,放在向阳的地下坑内催芽,或用湿布将将要催芽的种子覆盖起来,每天翻动二次,有少量种子萌发时,揭去覆盖物稍晾后,即可播种。
唐古特大黄多为野生,故在栽培技术上应以野生变家种为主。 1、育苗:在当年7—8月唐古特大黄果实成熟后即采籽进行夏季育苗,育苗以开沟溜种为好,株行距3×15厘米,播深20—25厘米,播后覆土,并盖树木枝叶防旱,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等微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防治害虫的危害,促进生长。 2、移栽:当夏季育的苗生长到翌年夏季或秋季时即可起苗称栽。在称栽前后整好地、施足肥,在移栽时挖穴移栽,穴深35厘米,宽33厘米,在挖好的穴内把摘除茎叶的苗子平栽2苗后覆土,每亩移栽2000株为宜。 3、田间管理:(一)中耕除草唐古特大黄出苗30天后就应进行中耕除草,以净杂草、松土壤。在牧区栽植的大黄还应防止牛羊踩踏。(二)追肥、培土 唐古特大黄的追肥,应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以磷二铵复合肥、草木灰、油菜饼肥为好,每亩追15—25公斤为宜。追加培土,从苗的周围向苗基部培,培土厚度为10—15厘米,高15—18厘米,以促进生长,并注意防治病虫害。(三)适时收挖 唐古特大黄在“霜降”后地上茎叶倒地时即可进行收挖,过晚易受冻腐烂,过早药用成分降低产量也不高。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坡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深耕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 2500~3000公斤 ,根据土壤肥沃情况还可增加施肥量或化肥。一般根据大黄的生长发育亩施含量各10%的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2.播种春播在3月下旬,秋播在7月下旬进行。播前将种子置入18-20℃温水中浸种6-8小时,取出用湿布覆盖,勤翻动并用清水冲1-2次。当有1%—2%的种子发芽时,稍晾即可播种。育苗移栽可采用条播、撒播;直播一般采用穴播。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70厘米×60厘米穴播,穴深3.5厘米,每穴种子5-8粒。覆土3~4厘米,稍镇压后浇水。如春季干旱不宜直播,可在苗床上育苗,然后移栽。3.育苗移栽选取向阳地块,施足底肥,作好苗床进行条播。行距10~12厘米,开沟3.5厘米,顺沟把处理好的种子撒入并覆土。第二年谷雨前后移栽。移栽时把幼苗侧根剪去,并用根旺(强力生根剂)每5克对水5-15公斤,浸泡3-6小时后移栽,移栽时埋严芦头,压紧根部。株行距同直播。4.芽头繁殖在大黄收获时,取母株上的子芽(约4厘米)将伤口处涂草木灰以防腐烂,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60厘米x20厘米的深穴每穴一株,芽眼向上,埋实浇水。大黄栽植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可在房前屋后、荒山、荒坡等地带栽植,以充分利用闲置的地段,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5.田间管理大黄在苗期应勤浇水,勤锄草,根据植株长势适期追肥。每年中耕松土培土4-5次,追肥1—2次。第一次可追施二铵5公斤,第二次追施磷酸二氢钾5公斤,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和根系发育。有条件的追肥后浇水。雨季注意排涝,以防烂根。如不收种子时,可在第二年春、夏之交的晴天将苔除掉,以减少养分消耗,2-3年后即可采收。6.病虫害防治(1)轮纹病病原为真菌,从大黄出苗到收获均可发生,受害叶片上病斑近圆形,红褐色,具同心轮纹,密生黑褐色小点,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方法:清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幼苗期用72%的垦原霜疫净和霜脲锰锌800倍液、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或2%多抗霜毒1000倍液喷施。(2)霜霉病多发生在5-6月,受害叶面出现不规则的黄绿色病斑、叶背生长灰紫色霉状物,可使叶片干枯凋落。防治方法:发病前后在田间喷施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20%杀毒王800-1000倍液或多抗霜霉800倍液喷施2-3次防治。(3)炭疽病发生于6-8月,病叶上出现近圆形、中央淡褐色、边缘紫色的病斑,接着病班上生黑色小点,最后病斑穿孔,使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同轮纹病。(4)蚜虫多发生于夏季干旱时,常成堆的集聚在茎叶上,吸食植株汁液,使植株干枯。防治方法:发生时用蚜虱净针剂每亩4支兑水40公斤,或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叶面喷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