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水茶子怎样管理
1、 选大小合适的花盆,用瓦片盖在花盆的排水孔上,使瓦片的凹面向下,达到既不漏泥土,又能缓慢漏水的要求。盆小的用一块瓦片即可,盆大的多垫一些,不耐湿的花卉更要多垫一些。瓦片垫好后,将培养土的粗粒加入盆底,粗粒上放入细的培养土,再栽花苗。
2、浇水时水量要足,一次浇水后,待土壤吸干再浇第二次,使水溢出,才算种植完毕。对于盆栽花卉,浇水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判断花卉的需水量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水量的多少要根据植物种类、生长阶段、盆的大小、天气、季节等各个方面来做判断。随着植物生长开花对水的需要量也逐渐加大。结实期要少浇水。休眠期更要少浇。
3、浇水时间一般冬季在上午9时或10时以后,夏季应在清晨8时以前、下午5时以后。对在阳光直射下的植物,早上浇水量要大。
苦丁茶的栽培技术
茶园种植
20 世纪80年代,茶树栽培主要采用茶籽条播。条播茶园分单先条播、双行条播和三行条播三种类型,种植密谋较度。从1986年到1989年期间,大部分为三行 条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基本以两行条播为主。单行播,行距1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1330丛,每穴3株;双行条播,在单行条播播幅内增加 1行茶丛,行距150厘米×2(行)×33厘米(小行距)×33厘米(株距)每亩有效株数5000~7000株,每穴2~3株;三行条播,在条播茶园播幅 内增加茶行,缩小标距,即大行距150厘米×3行×33厘米(小行距)×23厘米(株距),每亩6667丛,苗2万株,每穴3株。播种方法分茶籽直播和 茶苗移栽。茶籽直播法,把霜降后采摘的茶籽,用孔径10毫米的篾筛分。筛面的茶籽用清水浸泡3~5天,把沉底的茶籽捞起放在室内干燥处摊放。播种时按茶行 先开播种沟,沟宽10厘米,沟深3~5厘米,每隔20厘米播茶籽8~10粒,盖上沙土或生黄土。单行每亩播茶籽10~15公斤,双行每亩播20~30公 斤,三行密植茶园40~50公斤。直播以冬播为主,少数春播1998年以后,提倡无性系良种园。新发展新茶园大部分都是无性系良种茶园,采用茶苗移栽;双 行条栽,每穴2株,单行每亩2666株,双行每亩5000株,苗高要求20厘米以上,茎粗不少于2毫米。栽时茶苗用黄泥浆蘸根,栽后土壤压紧,浇足定根 水,茶苗移栽时间一般在晚秋和初春。
幼年茶园管理
皖西地区产茶历史悠久,茶农有丰富的种茶经验,幼年茶园当年八月幼苗成活后,追施第一次肥,施稀薄人粪尿或浇施1%尿素液,以后按树龄分年施纯氮量4公斤。 一年生或二年生,苗高达20~30厘米,有1~2分枝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离地面15厘米高度进行修剪;次年春茶前离地面30~40厘米处进行第二次定 型;第三年进行第三次修剪,留苗高度50~60厘米进行修剪,树高达70厘米正式投产。建成高产稳产茶园,每年结合修剪进行一次除草施肥。
成年茶园管理
成年茶园管理进行春茶前中耕,春茶后浅耕和夏茶后深耕。茶区流传“七挖金八挖银九挖铜十挖铁,不是季节挖不得”。此时,茶树已经停采,园地杂草趋于成熟,但 还尚未结籽,这时挖园,将杂草翻埋土中,腐烂后既增加了养分疏松了土壤,又因适当地斩断了部分的老茶根,而促进了茶树新根系的萌生,同时,也是一次清园的 过程。挖园尽量保持土块完整,以利于整块裸露冬伐改良土壤的板结。另外,结合挖园深施基肥,奠定翌年春茶物质基础。
茶园施肥
分基肥和追肥两种:基肥于10月份提前施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施用量每亩农家肥50~100担,茶树专用肥80~100斤;追肥,一年分两次施用, 春茶前2月份施“催芽肥”,每亩尿素约30斤左右;春茶结束后,在5月下旬再施一次肥,每亩尿素或复合肥约25斤,促使夏茶生长。长期的生长实践证明,单 一使用化学肥料不仅不利于茶叶香气和滋味,同时还影响干茶的色泽,造成干茶色泽发暗。因此,重施农家肥,不施或少施化学肥。如今时兴有机茶,有机茶园 禁止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施用的几乎都是经腐熟的农家肥和有机肥,如菜籽饼、人畜粪、牛栏粪、猪栏粪、沟宕泥、塘库泥等一般每亩施饼肥300~500 斤,农家肥50~100担。
茶树修剪
春茶前进行一次轻修剪,剪去冬天冻死的枯枝死枝,春茶后或夏茶后再进行一次轻修剪或深修剪,以养树蓄势休养生息,并积累光合产物,茁壮枝条,为翌年春茶产质打下良好而坚实基础。
老茶园改造
六安产茶县区老茶园面积较多,老茶园改造工作任务较重。老茶园改造主要是修剪、整枝、培土、补棵、退出间作,陡坡茶园修好“之”字路,开好排水沟;衰老茶园 实行台刈,台刈时间在春茶后进行,剪去树冠全部,离地面5~10厘米;半衰老茶园实行重修剪,剪去树冠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离地高度30~40厘米,修 剪时间在夏茶后6月下旬或7月上旬进行,修剪后施肥一次,每亩尿素或复合肥30斤。稀疏茶园用茶苗补缺,增加茶园覆盖度,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1.采种:每年10~11月份采集成熟果实。
2.种子处理:
(1)搓烂,冲洗果皮,捞取下沉饱满的种粒,荫干再风净,便得纯种。
(2)打破苦丁茶种子休眠。苦丁茶属于生理后熟,一般采用湿沙层积法,另外也可变温处理或以不同浓度的化学品处理,打破休眠。
3.育苗,移苗,苗期管理与常规相同。
4.定植规格:一般在11月至次年2月定植。
5.定植规格:采取是度密植矮化技术措施,株行距2米×1.5~1.8米,坑规格1米×0.8~0.7米。 无性繁殖一般有扦插,压条和嫁接三种方法,经过许多试验和实践证明,苦丁茶不论采用哪种繁殖方式,成活率均达80%以上,现对本地普遍采用,操作较方便的扦插繁殖作简要介绍。
1.整修插床和插壤。插床床面宽100cm,高30cm左右,长度以方便工作为宜。插壤成份和比例按蛭石粉:河沙:火烧土=3:5:2。
2.插穗的准备
(1)插穗以幼龄树为好,选取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优良枝条。
(2)插穗的修剪。插穗的长度,一般4厘米左右,每段最少留2~3个腋芽(潜伏芽),剪截时,插穗上端留一张叶的1/2或全叶(插穗留叶的多少,应看插穗大小来定,以利于光合作用为宜)下端的切口靠近腋芽基部或节间,与横切成垂直断面,则切面小,愈合快。
3.植物激素处理。苦丁茶是难生根的树种,植物激素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根的生长及成活率,使用ABT1号生根粉,效果较理想,首先根据插穗的成熟程度,将母液稀成所需的浓度,一般为:速蘸插穗浓度500~1000~2000PPM,处理时间几秒到30秒,慢浸插穗浓度50~100~200PPM,浸泡时间为0.5小时~1小时~2小时。
4.扦插。选择阴雨天或傍晚,以叶面不重叠为度,将插穗直插入基质,深度为插穗部长的2/3,短小的插穗,宜深不宜浅。
5.移植,扦插2~3个月后,腋芽开始萌生3~4毫米,证明插穗已经生根,继续管护培育一段时间,新根长到1~2厘米,即可移植到营养薄膜袋,等苗高26~30厘米,则可拿到茶园定植。 萎凋主要有三法:
(1)加温萎凋:借助电热、柴炭进行人工加温,速度快,效率高,但如火候掌握不好,质量不易保证。
(2)室内自然萎凋:主要是在通风透光室内进行。即用竹垫将茶叶均匀摊开,须经15~20小时左右,并均匀翻动数次,使水分蒸发达50%~60%,叶柄、叶芽柔软后即完成萎凋。此法蒸发缓慢,易于掌握。
(3)日照萎凋:将鲜叶摊散在竹垫上或放到阳光下晒,晴天只需30分钟即可,阴天则看其柔软程度而定。总之,萎凋的标准是:叶形萎缩;粗梗失水而柔软,不易折断;青味减少。 药用效果
苦丁茶的药用效果明显,中医认为,它具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头痛、牙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等。现代药理研究则证明,苦丁茶中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锌、锰、铷等微量元素,还具有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头晕、头痛、胸闷、乏力、失眠
等症状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因此备受中老年人的青睐。
降三高
苦丁茶当药用时,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
如用于降血压、降血脂、利便、降火、清咽利喉、治牙龈、牙齿发炎等时,因其体质和病情的不同,饮用的浓度和时间的长短也不一样,一般而言,病情重、体重的患者饮用的剂量相应相对大一些,时间也要长一些,反之亦然。通常来说,饮用浓度大,效果快:饮用浓度低。则效果慢。一般而言,苦丁茶当药用时的浓度为当茶用时的2-3倍,饮用的方法是:一天中分上午,下午和晚上各泡2~3支,一直喝到无味时嚼食茶芽,通过胃粘膜吸收饮用效果更加明显;如果感到病情已有所减轻时,可适当降低浓度;如感到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可适当加大用量。
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的疾病患者来说,通过饮用苦丁茶将血压、血脂、血糖降下来之后,可适当降低饮用浓度,但不要完全停止,以免病情反复。如果饮用苦丁茶的浓度适当,可以在二三十天内把血压、血脂降下来。这也正是苦丁茶的价值所在。
苦丁茶对上述各种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消费者平时把苦丁茶当作茶来饮用,从而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达到保健的效果。
增强人体免疫力
苦丁茶能双向调节机体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具有清咽利喉、清热解毒、护肝解酒、消炎利便等功效;还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症、结肠炎、便秘、痔疮和各类口腔炎症等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用其煮水外洗可杀菌、消炎,防治红眼病、粉刺、暗疮、痱子等多种疾患。 常年饮用可以保健身体、延年益寿,被誉为“长寿茶”、“美容茶”,是一种纯天然多功能保健珍品。
据《广东科技报》1993年5月15日记载:“苦丁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和清暑解毒、消炎杀菌、健胃消积、提神醒脑、明目益思等功效、为凉肝散风、止痛消炎良药。对治疗高血压、肥胖症、口腔炎、咽喉炎等疗效显著;对急性胃炎、感冒、肚痛、痧气、疟疾、便秘等有较好疗效;对鼻咽癌、食道癌有抑制作用;煮水外洗能治疗多种皮肤病及烫伤等;如果把它当作茶泡饮,其滋味甘凉、生津止渴、先苦后甘,回味持久,故被人们誉称为‘绿色黄金’、‘益寿茶’、‘美容茶’”。
苦丁茶能消除口臭
茶叶之所以可以缓解口臭是由于茶中所含的多酚也可以杀死导致口臭的细菌,细菌能制造出难闻的挥发性硫化合物,这也是造成口臭的一大原因。而茶的介入可以抑制这种臭味的产生来源。除了抑制这种细菌生长之外,红茶中的多酚还可以抑制这些细菌制造的难闻化合物,双管齐下,也可以保持人的口腔健康和口气清新。
茶叶中所含的单宁酸、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等许多生物活性成分,都可以阻止引起口腔异味的细菌生长繁殖。无论是红茶、绿茶或乌龙茶,这种效果都非常明显。首先是茶叶中所含的单宁酸有杀菌作用,能阻止细菌在食物残渣中繁殖,能够有效地防止口腔异味,所以苦丁茶是能消除口臭的。
毒性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表明用苦丁茶长期饲养家兔可致间质性肾炎。高剂量或者长期服用苦丁茶,对哺乳动物(家兔)肾脏有损害作用!” 名称:苦丁茶
药材别名:毛叶黄牛木、黄浆果、土茶、茶盖、角刺茶。
药材基原: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大叶冬青或苦丁茶冬青的嫩叶。
性味:甘;苦;寒。
①《医林纂要》:苦甘,大寒。
②《纲目拾遗》:味甘苦。
归经:入肝、肺、胃。
①《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②《四川中药志》:入肝、胆、胃三经。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明目生津。主风热头痛;齿痛;目赤;聤耳;口疮;热病烦渴;泄泻;痢疾。
①《本经逢原》:止痢。
②《医林纂要》:治天行狂热。
③《纲目拾遗》:逐风、活血,绝孕。
④《本草再新》: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
⑤《本草求原》:清肺脾,止痢,清头目。
⑥《中国医学大辞典》:散肝风,清头目,治耳鸣、耳聋、聤耳流脓,活血脉,凉子宫。
⑦《四川中药志》:能清热散风,除烦解渴。治头痛、齿痛、耳鸣、目赤及食滞有痰。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经期女性、肠胃不好等都不宜饮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