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的栽培技术
选避风向南、排灌良好及土质疏松的土壤建园,宜春季种植,株行距用2×3m。种植穴宜分层施放石灰0.3kg左右,垃圾土杂肥30kg和0.5kg的磷肥,沤过的禽畜粪10~15kg,钙、镁、磷肥1.0kg,复合肥0.2kg。种植后,幼年树施肥宜勤施薄施,一般每培养1次新梢施肥2次,于新梢萌芽期及新梢长至40cm时各施1次。肥料以速效氮为主,每株每次可施麸水2.5~5kg加尿素0.3%,或施尿素50g加氯化钾25g。冬季结合改土增施有机肥1次,每株施鸡粪15kg。冬春季每株施石灰0.5kg。结果树施肥围绕促发健壮春梢和夏梢,促进第一造果和第二造果的花芽分化,着果与壮果,改良土壤促进根系发达等进行。要重视增施有机肥和石灰,各物候期中氮、磷、钾肥的配比和调控,迟效肥和速效肥的搭配,每年施肥6次。
AP番荔枝忌旱又怕积水,雨季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积水易染根腐病;如遇干旱、叶片卷皱时,要立即淋水,座果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均衡,以免久旱骤雨引起裂果落果。为早结丰产打基础,AP番荔枝应有计划地培养树形,幼年树修剪以整形为主,采用摘心摘叶的方法,促进分枝,尽快培养成矮化、分枝多、枝条分布均匀的圆头形树冠。在主干高40~50cm处剪顶,并摘除主干中上部叶片3~4片,以促留主枝3~4条,以同样方法在主枝上促留2~3条副主枝,副主枝上促留三级分枝,太多太弱的枝梢及时疏掉。结果树的修剪于每年收完果后重剪1次,时间约3月上中旬,此时落叶枝条的芽眼大部分开始萌动。
方法是:将树冠外围的大枝回缩修剪至第3或第4分枝,回缩后留桩头长20~30cm,并要求桩头在树冠中呈伞状均匀分布;树冠内膛直径0.5cm以上的枝条,一般保留2~4个节位回缩修剪;其余弱枝、过密枝,则从基部疏除。春季重剪后,注意嫩梢长5~10cm时及时疏梢,每条枝桩留2~3条分布均匀的新梢;在新梢结果枝或营养枝长至30~40cm时及时摘心,还应结合产期调节进行夏季修剪。采用摘顶去叶的方法可促进新梢生长与成花,由此可进行花期和果期的调节。在湛江地区,AP番荔枝4月份即需人工授粉,力争早挂果,在下午5点左右,取其他盛开的花朵,用软毛笔将花粉授于微开或半开放花的柱头上,能显著增加着果量,增加果形端正果数,提高果实品质。6月份,需短截摘叶,进行各期促花工作。根据需要,安排在不同月份促花、授粉,就能达到产期调节的目的,使产果期从9月份延长到翌年的3月份。
1、种植条件。释迦果是一种热带水果,喜温喜湿,释迦果的生长温度要控制在22度左右。并且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空气的湿度不能低于70%。想要释迦果高产,就需要控制好释迦果生长的环境,让释迦果的生长有充足的营养及水分,增强释迦果树树势的生长,提高释迦果的挂果率。并且要做好果园的排灌工作,建立好良好的挡风设备。
2、合理育苗。在播种育苗之前要对种子进行晒种拌种工作,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且育苗床尽量选择向阳背风的地方。种植前对*壤进行翻耕暴晒,然后施入充足的基肥,将其与*壤充分搅拌,再修剪沟畦。在播种之后及时覆盖细*地膜,压实后及时浇水。释迦果种子喜水但是又怕积水,所以在育苗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水分,防止因为积水过多而导致释迦果的根部腐烂,过少的话会降低释迦果的发芽率。并且在幼苗出*后要及时将地膜揭开,防止幼苗被压。
3、适时定植。释迦果的定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立春前后,如果在热带地区可以适当提前。如果在大棚种植便可以在延迟到清明节前后。因为这个时候的温度已经逐渐回升,对释迦果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定植之前先要对树木进行修整消毒,选择无病无害,无明显伤口的健壮苗作为定植苗。如果营养水分不足,在种植前还需要将根部浸泡在水中4个小时左右。
4、花果管理。为了提高释迦果的产量,达到高产的目的,在释迦果的开花期是需要进行人工授粉的。因为释迦果自然授粉的成功率并不高,挂果量也比较少。在人工授粉的时候,可以用毛笔等东西蘸取花粉至雌花上。当开始挂果时,定时检查果实,发现有形状异常、病果及瘦弱等果实要及时将其摘除。并且要做好套袋工作,防止鸟虫干扰,降低发病率,增强果实的品质。
5、注意事项。想要种植出高产的释迦果,那么就必须要做好所有的果园管理工作。要注意的是释迦果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所以在北方基本上是无法看到释迦果树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2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