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永州有多少个乡镇

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五岭山脉北麓,东连郴州、衡阳,南连广东清远,西邻广西贺州、桂林,北界邵阳、祁东,地处北纬24023’ ~26050,东经110006~112021之间,南北相距245公里,东西相间144公里,是湘、粤、桂三省区交界之地,土地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10.59%,居全省第2位。

永州有多少个乡镇

永州历史悠久。

永州又名零陵,零陵得名于舜葬九嶷山,零陵是我国夏代以前出现的34处重要古地名之一。

秦代开始置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零陵郡,为湖南四大古郡之一。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零陵郡,置永州总管府,永州之名,始见于世。

从此,永州、零陵一地二名。

又因潇水与湘江在永州交汇,故永州又雅称“潇湘”。

1949年10月,永州地区解放,12月建立永州专区,1950年5月改称零陵专区。

1952年并入湘南行政区(辖现在的永州、衡阳、郴州三市)。

1954年撤销湘南行政区,零陵所辖各县归入衡阳专区管辖。

1962年12月恢复零陵专区。

1995年11月改零陵地区为永州市,现辖冷水滩、芝山两区和祁阳、东安、双牌、道县、江华、江永、宁远、新田、蓝山九县,共188个乡镇,其中江华为瑶族自治县。

境内有汉、瑶、壮等35个民族,总人口570万。

永州基本市情主要有四个特点,简单地讲就是“三个基地一个花园”,即泛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高素质劳动力的输出基地,泛珠三角的“后花园”:

一、永州是泛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

永州紧邻广东、广西,被称为“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

永州又是连接云、贵、川、渝四省市的重要通道,是华南、华中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自古就有“湘南门户”、“湖广通衢”之称。

近几年来,随着一大批重大交通建设项目的相继实施,永州独有的区位优势已经显现,通过衡(阳)昆(明)高速公路、太(原)澳(门)高速公路,湘桂、洛(阳) 湛(江)两条铁路,322、207两条国道和永连公路、三南公路、湘江航道,我市北可上mop、洛阳,南可下广东、港澳,西可出广西、云南、贵州、重庆。

永州机场通过长沙可以通达全国各地。

永州1作为东、中、西三大经济梯度承接地带,正成为广东等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

目前,我市已与广东、浙江、上海、港澳台等省市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凤凰园经济开发区、永州长丰汽车配套工业园、芝山萍洲高科技工业园、祁阳白水工业园、道县工业国、宁远十里铺工业园已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承接泛珠产业转移的主要基地。

我市仅在2004年的“厦交会”、“湘洽会”上就签约461个,其中外资项目145个,利用外资9.8亿美元;内资项目316个,利用内资238.6亿元。

2004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2家,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较2000年增长2.2倍;全市实际到位市外内资31,5亿元;有5个县区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

长丰工业园新落户台商企业4家,总投资5亿元;凤凰园工业园新落户企业14家,总投资3,6亿元;萍洲工业园新落户企业8家,总投资4亿元;特别是永连公路沿线各县区积极承接 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大力发展以毛纺、皮鞋、电子元件等产业为重点的对外加工贸易型项目,南六县(蓝山、新田、宁远、道县、江华、江永)的“对外加工贸易经济走廊”初具规模,尤其是蓝山县毛纺加工企业已达43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人。

二、永州是泛珠三角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

永州是一个丘陵山地。

境内东、南、西三面环山,东靠骑田岭、南绮萌渚岭,西界都庞岭、越城岭,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60~18.50,无霜期长达268—329天,四季分明,严冬短而无酷寒,夏热期长而无酷暑,春季雨多,夏秋多旱,光照充足;素有“南洞庭”和“天然大棚”之称。

近几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大郊区”发展战略,把永州建成沿海大中城市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优质稻、名牌果、商品菜、优质烟、速生丰产林、特种养殖等七大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粮食、药材、竹木、饲料、果蔬等七大类农产品加工体系。

2004年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了62.6%,比2000年高12.3个百分点;农产品优质率达到70%,比2000年高20个百分点。

“三品”农业从无到有,全市“万字号”规模“三品”农业基地发展到173处,生产面积263.7万亩,其中通过省里认定的81万亩;有12个农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500多家,年产值71亿元,有9家企业进入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

目前,我市60%的农副产品进入了泛珠三角地区的大中城市,永州作为泛珠三角农副产品基地的地位日益凸现。

省委、省mop将于4月28日在我市召开全省农业产业化现场会,推介我市的做法。

三、永州是泛珠三角高素质劳动力的培训输出基地。

我市现有全日制普通高校2所、民办高校1所,在校学生3方多人,其中40%来自泛珠三角。

全市有普通中专3所,在校学生’1万多人;有职业中学43所,在校学生5万人。

普通中学399所,在校学生40万人;有.民办学校400所,在校学生10万人。

这些学校每年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2万余名,其中85%的毕业生进入泛珠三角就业。

同时,全市各级X委mop高度重视农村劳务输出,高度重视抓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和服务,每年培训农民工250万人次以上。

2004年,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3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0亿元。

高素质劳动力的大量输出,也带动了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已初步形成了“百万民工、十万能人、二万老板”的劳务经济发展格局。

四、永州是泛珠三角的“后花园”。

永州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十分神奇。

省委原副书记文选德曾把永州形象地比喻为“一部书”。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蒋建国去年第一次来永州考察后也认为“永州这样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全省首屈一指,独具一帜。

”全市现有林地1486万亩,森林覆盖率62.2%,居全省第二位,有九疑山、阳明山、舜皇山三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总体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全市人文古迹众多。

被清道光《永州府志》载述的名胜古迹达2500多处,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市保”单位84处,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据近年考古 发掘考证,永州历史文化有“五源”之说,即中华民族道德文明之源、世界稻作农业之源、中国制陶工艺之源、瑶族发

祥之源、女书之源。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舜帝葬于宁远九疑山,是“三皇五帝”中唯一没有争议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始于舜帝而源于永州。

在道县玉蟾岩出土的一万二千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和原始陶器碎片,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年代最早的,它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向前推进了七千年。

江永千家峒是瑶族公认的发祥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瑶族来此寻根祭祖。

江永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只在妇 女中使用流传的文字,被史学界称为“千古之谜”。

“荒芜自古人不见,零陵独有先贤传”,永州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十分繁荣。

唐代中晚期以来, 以元结、柳宗元为代表的大批文化名人来到永州,中原文化与湖湘文化在这里融合,形成了永州特色的地域文化。

这座挟数千年文明的潇湘古城,曾孕育了书法“草圣”怀素,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军事家蒋婉、黄盖,清大书法家何绍基,江南第一状元李邰,哲学家、中国XX的创始人李达,革命家李启汉、蒋先云、陶铸、江华等众多英才。

陆游、司马迁、李白、刘禹锡、寇准、黄庭坚、秦观、范成大、文天祥、徐霞客等一大批文人志士都曾在此留下无数的文学艺术珍品。

其中九五之尊的舜帝陵、全国三大文庙之一的宁远文庙、全国最大的露天自然碑林祁阳浯溪碑林等,享誉海内外。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历史文化的神奇,带来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2004年,全市接待各类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亿元,其中60%的游客来自泛珠三角。

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的永州正在成为泛珠三角洲的旅游休闲地。

回顾永州撤区建市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感“思路决定出路”的重要性。

近年来,面对各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竞争态势,市委、市mop一直在思考永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和非国家重点投资地区,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积极探索符合永州实际的发展之路,2001年,市二次X代会,在发展“大郊区”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大力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的总体思路;2002年又完善了发展战略,把加快“三化”进程、发展“三种”经济作为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的重点;2003年,我们又紧紧抓住“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作加强的机遇,提出了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积极融入华南经济圈的战略构想,建设“三个基地、一个花园”。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事实证明,这些思路充分体现了我市的市情特点,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实力增强。

2004年,全市GDP达到.3Z.O.01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17个亿,2001年以来GDP年均增幅达到了10%,比“九五”期间8.7%的年均增幅高了1.3个百分点,2004年增幅达到了11.8%,增幅创近10年来的新高。

2004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7.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3.8%,比2001年增加了6.21亿元;完成市本级财政收入6,15亿元,增长40.8%,是2000年2.34亿元的2.63倍。

二是经济结构变化较大,效益提高。

2004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15亿元,比2000年增长6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亿元,比2000年增长79.1%;工业用电量24亿千瓦时,比2000年增加了11亿千瓦时;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9:28:43。

2004年,全市民营经济单位发展到10万户,比2000年增长3.3万户,民营企业上交税收5.47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1%,比2000年提高6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投资66.4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比2000年提高10个百分点。

2004年全市完成进出口额14571万美元。

三是基础建设投入加强,效能显现。

2004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比2000年的54.24亿元翻了一番。

近四年累计投资

340.36亿元,比过去15年的投资总和还多。

其中市中心城市完成投入15。

4亿元,相当于前3年的12倍u 2004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了27%。

小水电开发如火如荼,全市已建成水电站1''''300座,装机65万千瓦;在建水电站256座,装机58万千瓦,总投资额32亿元。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质量改善。

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73元,增长9.4%,比2000年增长18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46元,增长15.3%,比2000年增加499元。

2004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7%,较,2000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4.3%,较2000年下降1.9个百分点。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当前,永州正积极融入华南经济圈,实现观念、体制、环境、产业与“泛珠江三角洲”的对接与跟进,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富商机的永州已呼之欲出。

2005年,我们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加快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两个重点,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发展,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

展,确保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1.5%,力争达到12.5%;财政收入增长13%,力争突破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30亿元,增长16%以上;外资到位要达到2亿美元,利用内资要达到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为建设速度永州、诚信永州、和谐永州、小康永州打下坚实基础。

周末到了,太阳出来了。

在三月湖南,是值得奔走相告的消息。

有花才叫春天。

湖湘地理每年春天都会赴一场花事,

在此,奉上地理君的湖南赏花地图。

当然,我们邂逅的花事

并不是湖南的完整春天,

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勾蓝瑶寨(卢七星)

油菜花

油菜原产于中亚, 历史 上首先在北中国得到普遍种植 ,但经过几代人的培育已经充分适应长江以南的湿润气候。与生长期重叠的小麦而言,水稻田在插秧之前留下的空白期正好可以用油菜填满(虽然会影响两季稻的种植),这是湖南、湖北、江西等长江以南水稻栽培区逐渐取代北方成为油菜种植大省的主要耕作条件。

湖南,有全国最大面积的油菜花。 却赶不上江西婺源、云南、江苏的油菜花的名气。婺源有梯田、徽派建筑点缀;云南油菜花集中;江苏有海景相伴;而湖南的油菜花分散,缺少特色。

油菜花,不用特意找寻,出城便随处可见,湘北洞庭湖区有规模巨大的油菜花田,只是没有无人机的高空俯瞰,你的镜头会无所适从。倒是山区的油菜花,别有风味。

江华大路铺镇(卢七星)

江永勾蓝瑶寨(卢七星)

永州江华沱江镇(卢七星)

江华大路铺镇油菜花地里赏花的瑶家阿妹(卢七星)

花期:3-4月

赏花地点推荐:

南县万亩油菜花田

江永勾蓝瑶寨

茶陵秩堂乡

长沙县江背镇

资兴县蓼江镇

衡山县萱洲古镇

怀化中方县铜鼎镇

梨 花

梨的故乡在北方。

《诗经》中写“山有包棣”,“包棣”就是梨子的别名。早在三千年前,北方就已经有人栽培梨树了,到汉代,梨树已有一定规模,形成大面积集中产区。

梨属于温带果树,喜欢冷凉气候,越往北,越适合它的生长。时至今日,中国梨子的庞大家族分支也多盘踞在华北、东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其中又以安徽、河北、山东、辽宁为最集中产区。

江华梨园(金林)

在中国梨子界,栽培品种有白梨、沙梨、秋子梨、西洋梨等四个系统,它们对外界适应性强,但能适应南方的大多属于沙梨系统或者是有沙梨血统的杂交品种。 南方湿热,只有沙梨类耐湿性且不惧怕酸性土壤。

江华涔天河镇梨园(金林)

湘西花垣县花垣镇邂逅的一树梨花(卢七星)

花垣镇的一处老梨园,土家族姑娘在梨园间打鼓。

花期:3月赏花地点推荐:

衡阳金甲古镇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排牙山森林公园

湖南蓝山县大洞风情梨园

花垣县花垣镇

江华涔天河镇

樱花

国人喜欢樱花,应该是为这春日之花的绚烂所倾目 。鲁迅在回忆藤野先生时开篇便写到东京的赏樱胜地上野公园的染井吉野樱,“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让他记忆深刻的还有樱树下头顶上盘着大辫子,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

凤凰古城一株移栽的山樱桃开花了,游客带着苗族头饰合影。(金林)

染井吉野樱、日本晚樱……城市中所能看到的樱花多是这些。 它们被作为公园的绿化品种或行道树栽培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上,每年以固定的姿态迎接市民的观赏。

华中樱(金林)

省森林植物园最早的樱花,是1985年由日本滋贺县赠送的2000株吉野樱,直到2007年,才有了早樱园中的本土樱花,大多从湘西引种。 长沙园林生态园内的本土樱花数量最多,约3万株,引种了9种野生樱花。此外,望月公园也有从太浮山引种的少量野生樱花。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樱花盛开(来源于网络)

花期:3-4月赏花地点推荐: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湖南 科技 大学樱花园

望月湖公园

橘洲沙滩公园

株洲石峰公园

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

如果寻找山樱,要到山里去:

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钟花樱、华中樱桃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中樱桃、尾叶樱、孙航樱

吉信、凤凰品种:华中樱桃变种、樱桃

桃花

桃花,与人最为亲近,农家屋前屋后,总会种上几株桃树,春天花开,夏天结果。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又听闻,李白在求道途中,山间偶见桃花的清透模样,“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入得那深山的桃花,似乎也习得了隐士的萧索,在杳无人烟的山林之间,肆意逍遥,颜是桃色绯红,却沁着风露清愁,好似谪仙。

常德桃花源的桃花盛开(来源于网络)

常德桃花源(来源于网络)

花期:3-4月赏花地点推荐:

常德桃花源

新化奉家镇下团镇

凤凰县吉信镇

益阳桃花江

安化桃花岛

炎陵

张家界慈利

杜鹃

湖南省植物园杜鹃研究所研究员廖菊阳统计,确定 湖南自然分布的杜鹃属植物62种1个变种。 这里面有广泛可见的杜鹃(映山红)、满山红、云锦杜鹃。也有只分布在少数几个山头的稀有群落如莽山、酃峰的猴头杜鹃,桑植斗篷山上的耳叶杜鹃、天平山顶的四川杜鹃,新宁县舜皇山顶的百合花杜鹃,这些稀有杜鹃群落或已长成小乔木,或作矮灌丛铺满山顶。 从3月到8月,湖南60多种杜鹃依次开放。

莽山小天台封顶是湖南少有的猴头杜鹃群落(金林)

湖南杜鹃。(金林)

花期:3-8月 赏花路线推荐:

3月末至4月中旬可走西线,至石门、桑植海拔1000米以上山脉皆可见云锦杜鹃、映山红等,看四川杜鹃可去天平山。4月中下旬走东南线,由炎陵酃峰、桃源洞下郴州,经宜章去阳明山,转回长沙,大多数杜鹃品种皆可见,若喜僻静者,可去都庞岭或十万古田,两地与广西搭界,山高路远,景色自是迷人。

也要考虑到花的季节。湖南大部分的杜鹃花在4月中旬始至5月中旬毕。有花期较长的如映山红可维持半月。其他如云锦杜鹃、鹿角杜鹃、南岭杜鹃4月中旬开后一周即谢,渐次有猴头杜鹃、毛棉杜鹃、刺毛杜鹃5月中旬还可看到。 城步的红滩杜鹃、桑植的耳叶杜鹃一直到9月才开花,可以说从3月到8月,皆有杜鹃可看。

+

与自然时序共呼吸

文字 钱烨、伍婷婷

微信编辑 唐兵兵 侯亚楠(实习生)

设计 符小冬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2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