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花怎么种植能高产
品种选择目前引进的台中11号、台中13号莲花系列品种均为市场栽培的主力品种。 1、播种期:可用种子和分株两种方法进行繁殖,目前多以种子繁殖为主,一般8月份以后开始集中育苗。
2、播种育苗:每亩种子使用量为0.5公斤。播种前先整畦,每畦包沟宽1.5米,整平,在整平的畦面直耙出浅沟,宽6厘米、深约2厘米。将种子条播于沟上,播后扫平畦面,轻轻将松土略加压实,播后即行浇水,以后每2天浇一次,保持土壤湿润。种子发芽出土后20天施薄肥一次,雨天注意排水,并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加强管理。
选择地块与作畦韭菜忌酸性土壤,pH值5.6-6.5较为适宜,砂土、壤土、粘土均可栽培,但以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壤土最为理想。1.5米包沟起畦,隔畦留一工作行,四周开深沟以利排水,亩施优质厩肥3500公斤或土杂肥3000公斤,复合肥60公斤以做基肥。
四、定植自播种后70-80天韭菜苗每株分蘖为2-3株时即可定植到大田,栽植行株距一般为27×24厘米,每穴4-6株,可依种植者习惯而予以调整。栽植时应注意栽植深度,定植完毕后应即时灌水一次,以利成活。
1、施肥:韭菜花是耐肥蔬菜,且生长期间长,因此栽培期间必须施用足量肥料。一般而言,多施氮可使产量提高、纤维少而柔嫩,适量施磷可促进根群发育及抽苔,钾的施用可以增加抗病程度,但多施会使纤维变粗,降低品质。
韭菜花苗期时一般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人粪尿或2%的尿素或每天每隔7-10天喷施一次800-1000倍的速绿精。抽苔期氮、磷、钾配合施用,但以氮肥为主,可每隔10-15天亩施16公斤复合肥,注意磷肥施用,过多反而会使产量下降。
2、韭菜忌湿,因此在韭菜花栽培中如遇降雨应注意排水,不得有积水现象发生。但长期干旱会使分蘖减少,叶片短缩,抽苔短而细,因此必须注意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酌情灌溉,使其发育正常。如高水位地段,筑高畦时注意不可使水位超越根际之上,以免妨碍根群发育。
3、从栽培的第二年起,每年春季在畦面覆一层5-7厘米厚的疏松土护根,以利分蘖力强的根系良好发育。
六、病虫害防治
韭菜花的花苞要去吗?韭菜籽是韭菜的种子吗?韭菜移植后怎样浇水?
1、土壤条件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肥沃、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以沙培土为宜,前作非百合科蔬菜。
2、育苗
选用种子饱满、无杂质、无虫口,抗寒抗病虫,耐热、分蘖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育苗地亩用种量5-6公斤,可移栽大田6-7亩。种子处理。可用干籽直播(春播为主),广州地区多在10-12月播种,3-4月移栽,也可用40℃温水浸种12小时,除去秕籽和杂质,将种子上的粘液洗净后催芽。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16-2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6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整地施肥。苗床应选择旱能浇、涝能排的高燥地块,宜选用沙壤土,播种前要进行深翻,在临近播种前再行浅耕,细耙,并结合施肥,整平做畦,畦高12-14厘米,畦宽100-120厘米。
3、播种
将沟(畦)普踩一遍,踩实,顺沟(畦)浇水,水渗后,将已催芽的种子混2-3倍的砂子撒在沟畦内,上复细土,播种后覆盖薄膜或稻草,70%幼苗出土时撤除床面覆盖物。播后水肥管理。出苗前需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表湿润,从齐苗至苗高16厘米,7天左右浇一次水,结合浇水,每追诿氮肥3公斤,高湿雨季排水防涝。立秋后,结合浇水追肥两次,每次亩施氮肥4公斤,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进壮苗养根。天气转凉,应停止浇水。另外要及时除草。
4、定植:
苗期120天,幼苗长有7-9片叶,株高到18-20厘米时为定植期。定植时要错开高温高湿季节。定植方式主要有:单株密植、小丛密植、小垄丛植、宽垄大撮等。将韭菜苗起出,剪去须根先端,留2-3厘米,以促新根发育,再将叶子剪去一段,以减少叶面蒸发,维持根系吸收和叶面蒸发平衡。株行距10×20CM,每穴栽苗8-10株;或30-36×20CM,每穴定植20-30株,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分蘖节为宜。
5、水肥管理
定植后3天连浇两次水,及时锄划2-3次蹲苗,土壤半干湿状态,进入雨季应及时排涝。韭菜的耐肥力很强,定植前深翻整地(2米包坑)施足腐熟基肥,亩施2000公斤,施肥原则是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比例不低于1:1。施肥要根据长势、天气、土壤干湿度情况,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苗高35厘米以下,亩施2%复合肥水500公斤;苗高35厘米以上,亩施3%腐熟粪肥800公斤,同时加施复合肥5公斤,天气干旱要加大稀释倍数。
定植后45天可收少量韭花,当年着重"养根壮秧",采收适宜在清晨。定植初期混播芫茜、或其他叶菜,可降温和增收。
韭菜花栽培
(1)加强肥水管理:韭菜花种植在第二年5-10月进入韭菜花盛产期,为了满足韭菜花连续不断采摘花茎对养分的需要,应每周亩施进口硫酸钾复合肥30斤,此外,在3月和6月分别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每亩15担;在收获的淡季则可半月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进口硫酸钾复合肥30斤;为满足韭菜花对磷和钙的需要,每个季度施磷肥一次,每次每亩70斤,每年撒施石灰1-2次,每次每亩80-100斤。每次撒施完肥料后都要淋水,防止肥害。韭菜花怕涝忌渍水,雨后要及时排涝,平时遇旱要淋水或灌"跑马水",保持湿润但不积水。水分充足,偏氮或缺钾、钙均易造成花茎通心。
(2)重视培土:由于韭菜具有跳根的特性,因此,培土工作不容忽视。入冬前(冬季花芽分化后)应结合施越冬肥(亩施进口复合肥30斤)进行一次大培土以促生长,使植株能积累更多的养分为来年正常抽苔所需,平时可有计划地进行1-2次的小培土。培土宜在晴天进行,用地面已风化的表土(不宜用未腐熟的深土)培于植株根部,培土时边用手把向外张开的叶丛拢合边培头。这一措施不仅可防止倒伏,还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的状况。
(3)中耕除草,适时疏间苗:在韭菜生长期间,气候温和雨水多,杂草易发生,须中耕除草,锄松表土,提高土温,以利于养根发棵。经常摘除黄叶、枯叶,并集中到田外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通风透光。但不宜用刀割苗,否则将影响以后植株生长及养分积累,对花苔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当植株封行后,如发现棵数过多而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时,应及时进行疏间苗,为不妨碍正常生产,疏间苗一般在收获的淡季进行(一般从定植后第一年和第二年上半年都不用疏间苗)。
(4)及时采收花茎:一般花茎的花蕾刚从假茎突出后6-8天,花茎长度与叶片长度大体相等,花蕾胀满形状在冬季稍圆、夏季较尖时便要采收。最关键是掌握花茎基部纤维化程度,轻轻一弯便折断的花茎适宜采收。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病虫害防治
危害韭菜常见病虫有疫病、灰霉病、锈病、菌核病、葱蚜、韭菜迟眼蕈蚊等。
1、韭菜疫病
韭菜疫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的夏季,根、茎、叶、花苔均可受害,尤以地下的根状茎受害最重。病叶多从中下部开始发病。防治方法参照第三章第2节节瓜的相关内容。
2、锈病
韭菜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危害花苔。氮肥过多、钾肥不足时发病重。防治方法参照第五章第2节豇豆的相关内容。
3、韭菜迟眼蕈蚊
别名韭蛆,为小型蝇类。幼虫聚集在韭菜的地下部和柔嫩的茎部危害, 使内茎腐烂,叶片枯黄而死。
防治方法: 发现叶尖开始发黄变软并逐渐向地面侧伏时,应采用64%毙杀乳油1500-2000倍液,或5%高效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2000倍液喷施,交替使用。
4、葱蚜
又称台湾韭蚜。防治方法:
(1)采用黄板诱杀蚜虫或银灰色薄膜驱蚜;
(2)药剂防治参照第二章第1节芥蓝的相关内容。
营养价值
韭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质2~2.85克,脂肪0.2~0.5克,碳水化合物2.4~6克,纤维素0.6~3.2克.还有大量的维生素,如胡萝卜素0.08~3.26毫克,核黄素0.05~0.8毫克,尼克酸0.3~1毫克,维生素C10~62.8毫克,韭菜含的矿质元素也较多,如钙10~86毫克,磷9~51毫克,铁0.6~2.4毫克,此外,韭菜含有挥发性的硫化丙烯,因此具有辛辣味,有促进食欲的作用。韭菜除做菜用外,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其根味辛,入肝经,温中,行气,散瘀,叶味甘辛咸,性温,入胃,肝,肾经,温中行气,散瘀,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韭菜活血散瘀,理气降逆,温肾壮阳,韭汁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均有仰制作用。《本草纲目》中说:"韭籽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频数,遗尿,"民间常用韭菜治疗身体虚弱,肺结核盗汗,噎嗝反胃,妇女产后血晕,吐清水及跌打刀伤肿痛,神经性和过敏性皮炎,新生小儿硬皮症等
韭菜花的花苞不需要去掉,之后可形成韭菜籽。韭菜籽也就是韭菜的种子。
韭菜栽培完怎样管理
一、保湿保温
韭菜种植之后要及时用草料或农家肥将大棚里的局土沟给填平,还要顺着挖防寒沟。注意挖的防寒沟不能太大,各30公分左右就行。且要在沟里填好稻草,避免低温冻伤。另外,注意大棚顶端的草帘要铺放的均匀写,长度要基部,缝隙里都要用泥土抹严。
二、多晒太阳
光照是它健壮生长的主要因素,在管理期间一定要让它多晒太阳才行。每天的光照时间都保证在12小时以上。早晨出太阳的时候要将草帘掀开,等下午太阳落山后再盖上。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要人工补充。
三、及时追肥
韭菜非常耐肥,尤其是对氨肥的需肥量较大。因此平时追肥的时候不仅仅要追加农家肥,还要在里面添加硫酸铵或海餐沃水溶肥,满足对肥料的需求才可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建议和浇水一起进行,可更好的被吸收。
四、适量浇水
它对水分的要求多,湿度应保证在65%左右。不能过多,否则土壤易板结,会阻碍呼吸,易有烂根或者白尖现象。平时浇水要根据生长情况以及土壤的环境里来定,收割前10天要浇水一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2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