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杜鹃花养殖方法
杜鹃,别名映山红、山踯躅、山鹃、鹃花等。性喜凉爽湿润、通风和半阴半阳环境。喜光,忌烈日曝晒,怕严寒,忌浓肥,不耐积水。生长适温12~25℃,气温超过30℃以上时生长迟缓或呈半休眠状态。适宜于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忌碱性土壤。春鹃4月上旬开花,夏鹃6月中旬开花。繁殖方法可用扦插、压条、嫁接、分株、播种,均可繁殖。
栽培诀窍:盆栽杜鹃宜选品种有四海波、寒牡丹、王冠、五宝珠、桃学(又叫荷兰)。选择用扦插或高压法繁殖的健壮幼苗,用泥盆为宜。盆土选用针叶树下腐殖土,与少量园土和沙子混均,再加入骨粉,或用阔叶树下腐叶土4份、腐熟厩肥4份、沙子2份混均,加入适量硫黄粉,使土壤呈酸性,并施人基肥,盆的大小要与植株大小相宜,盆过大易造成土过湿而烂根,盆底垫铺瓦片,以利排水。上盆时幼苗四周要压实.后用浸盆浇灌法浇透水。生长期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使用自来水最好在缸中存放1~2天,置通风蔽荫处。10~12天后置阳台通风半阴处。
冬季置暖和有微弱光、空气流通室内。生长期间浇水非常重要,根据盆土干湿而定,适当浇水,浇则浇透,不能浇半截子水。浇水过多,会落叶,甚至死亡。春季花芽萌发,浇水量稍多些,保证充足的水分。花蕾显色时,每天至少浇1次水,切忌脱水;夏季早晚各浇1次水,水量不宜过多。每天中午前后,在叶面和地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叶面水分蒸发,注意遮荫;入秋后,浇水量减少,每天早晨浇水1次,保持湿润即可,不要过干或过湿,以防落叶。冬季(12月~2月)室内越冬,不宜多浇水,每隔3~4天,视盆土干燥情况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阳光下进行,适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生长期间掌握薄肥勤施,以稀释的腐熟饼肥水为好,忌施浓肥。早春开花前及花后要多施肥,每隔7~10天追施1次稀薄速效氮、磷结合以磷为主的稀薄液肥,使其多长枝叶,为孕蕾创造条件。
6~7月追施富含磷质液肥(骨粉、磷酸二氢钾等),促进花芽分化。进入盛夏后要停止施肥。
秋季宜勤施(每周1次)磷、钾肥,施肥后次日需浇1次清水。冬季、梅雨季节停止施肥。对1—2年生的幼苗,要少施肥或不施肥,否则易造成“肥害”;适时整形修剪,秋后一般植株顶部都长有花蕾1~4朵,花前须进行疏蕾,一个枝头蕾的只留1朵,其余都疏去。
春后花苞脱去鳞片,如发现苞内有2~4朵花,应只留1~2,以利养分集中,使花硕大而美艳。另外,长大后主要剪去病枝、弱枝,以疏剪为主。如果盆土未发生碱性化,不必年年翻盆。
杜鹃易遭受红蜘蛛、介壳虫及褐斑病等病虫害危害,应及时防治
广东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Guangdong')是一种杜鹃花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广东省。养殖广东杜鹃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土壤:广东杜鹃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可以选择腐叶土、珍珠岩、蛭石等混合物作为基质。
光照:广东杜鹃喜欢充足的阳光,但不耐强烈直射阳光。养殖时需将其放置在半阴半阳的地方,避免暴晒。夏季应遮阴,避免烈日暴晒。
水分:广东杜鹃喜欢湿润的环境,但忌积水。浇水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夏季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冬季则要减少。浇水时要注意不要直接浇在叶片上,以免引起叶片腐烂。
温度:广东杜鹃喜欢温暖的环境,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8℃。冬季气温低于10℃时,要进行保暖措施,避免受寒。
施肥:广东杜鹃对肥料需求不高,一般在生长季节每月施一次稀薄腐熟有机肥或复合肥。施肥时要注意不要施过量,以免烧伤植株。
修剪:广东杜鹃生长迅速,需要定期修剪。每年春季可以进行修剪,剪去枯枝、病虫害枝和过密枝。夏季可进行疏枝,去除过密枝条,以利于通风透光。
防治病虫害:广东杜鹃容易受到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的侵害。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使用生物防治、化学农药等方法进行防治。
繁殖:广东杜鹃可以通过扦插、分株等方式进行繁殖。扦插一般在春季进行,选择健康的枝条进行扦插。分株繁殖则需要将广东杜鹃的根茎挖出,将其分成若干小株进行种植。
广东杜鹃花是一种喜欢酸性土壤和半阴凉环境的植物。首先,选择酸性土壤,可以添加腐叶土和松针等有机质。
其次,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积水。杜鹃花喜欢高湿度环境,可以通过喷水或放置水盘增加湿度。在生长季节,施加适量的缓释肥料,避免过量施肥。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极端寒冷或高温。定期修剪杜鹃花,促进分枝和花芽的形成。最后,注意防治病虫害,如蚜虫和白粉病,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2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