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字代表什么意思
méng 植物的芽:萌蘖。 发芽,开始发生:萌生。萌发。萌芽。萌动。故态复萌。
[méng]萌
一. 萌,草木的芽,常用于描述植物发芽的过程,或者用于描述事物开始发生的状态。[1]事物如同草木发芽一样给人生机勃勃的感受,可以谓之以萌。
二. 详细释义
1、发芽,开始发生:~生。~发。~芽。~动。故态复~。
2、植物的芽:~蘖。
3、古同“氓”。
名词
(1)形声。从艸,明声。本义:草木的芽
(2) 同本义
萌,草芽也。──《说文》
萌者尽达。──《礼记·月令》。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
乃舍萌于四方。──《周礼·春官·占梦》 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孟子·告子上》
目注勾萌,以望其拆。──《聊斋志异·葛巾》
(3) 又如:萌甲(嫩芽,花木的芽苞)
(4)比喻事情刚刚显露的发展趋势或情况;开端
圣人见微而知萌。──《韩非子·说林上》
(5) 又如:萌兆(预兆);萌象(事物的萌芽和征象);萌孽(祸端;邪恶)
(6) 通“民”、“氓”。人民,古代多指外来的百姓。
奸巧边萌。──《史记·三王世家》
轨谓高田之萌曰。──《管子·山国轨》
(7) 又如:萌人(乡民);萌俗(民俗);萌庶(萌隶。百姓);萌黎(人民,平民);萌隶(平民,人民)
(8) 通“甿”。农民
四鄙之萌人闻之。──《墨子·尚贤上》
动词
(1) 草木发芽
草木萌动。──《礼记·月令》
(2) 又如:萌茁(草木发芽);萌动(开始发芽);萌发(发芽)
(3) 开始;产生
知者见于未萌。──《商君书·更法》
亲法,则奸无所萌。──《韩非子·心度》
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诛之。──《三国演义》
庄公回至国都,目中不见姜氏,不觉良心顿萌,叹曰:“吾不得已而杀弟,何忍又离其母?诚天伦之罪人矣!”──《东周列国志》
(4) 又如:萌阳(新生的阳气。我国古代谓宇宙间有阴阳二气,阴主衰落,而阳主新生);萌达(发生滋长);萌通(萌发生长);萌起(开始;发生)
三.组词及造句
1、萌动t
造句:一个特别明媚的春天来到了,几乎听得见苞芽里生命的萌动;春天就像激励野外的动物一样激励了她,使她要急切离开这里。
2、萌生
造句:而我虽然不能准确地探测杰克的大脑一窥他是否在萌生新的神经细胞,我注意到由于他的新的父子纽带产生影响,他的关注焦点中产生了一个不可否认的变化。
3、萌芽
造句:诗歌在小孩身上的萌芽,远在他达到孟加拉文最高年级之前,就开始了。因此,没有一个现代的戈文达先生会注意到我所描述的诗才了。
4、萌发
造句: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Mrganka-苏尔,以手术方法改变了新生的雪貂幼仔,把它们的视网膜细胞剪开,使它们在通常是管听觉的大脑地盘上萌发出新的神经连接。
5、故态复萌
造句:她不再往下想了,不由得脸红了,笑自己又故态复萌。接着她又更加认真、更加颓丧地回顾了已经发生的事,揣摩了可能发生和必定发生的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0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