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养虾的基本知识
随着虾产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养殖虾的面积在我国也越来越广,但养虾可是一门技术活,不仅要有正确的管理方法,还要处理养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今天就给朋友们讲一讲养虾技术和养虾的基本知识。
一、抓清淤除野
凡是养过一年虾的虾池由于池中残饵和便的积累,已使池水变浅,有毒物质增多,所以放虾苗前一定要进行清淤,保证池中水深1.2米以上,而后使用漂白粉进行“除野”,从而起到改善对虾生长环境的作用。
二、抓肥水繁饵,适时投苗
4月下旬往虾池内放水,使水深达到0.5米,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使池中的藻类、轮虫等大量繁生,以达到肥水繁殖基础性饵料的目的。5月20日前后,适量投苗,每亩投苗3至4万尾,一定投放无病健壮的虾苗。
三、抓调节水质
在对虾养成前期,换水次数较小,当池水透明度降到15至20厘米时,要换一次水,换水量占池水量的1/2。养成中期,每隔10至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占池水量的1/3养成后期,每隔5至7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量的1/4,换水的方法是先排掉池中底层水,后添加新水,一定要防止这面排水,那面进水的混水养虾。重要提示,在降雨较多的汛期,不搞大排大灌,而是把表层的淡水排掉,以保证池水盐度相对稳定。
四、抓合理投饵
要自制推网一个,每早5时取样50至100尾,认真观测对虾的胃及长势,同时用旋网测定池中对虾生存量,以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投饵,在对虾养成后期,每天喂6次。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饵喂一次,占日投饵料量的40%,晚上每隔4小时投喂一次,占日投饵料量60%。每天的投饵料量,池中四周占80%,滩面占20%。但在池中水温超过30℃时不投饵料,水中溶氧少时,不投饵料,水质恶化时不投饵料,雾大气压低时不投饵料,注进新水后1小时不投饵料。
五、抓防止浮头
要坚持经常观察,当发现雄虾,小鱼靠岸时,说明水中缺氧,是野浮头的前兆。这时就要昼夜不停地把水搞活,也可搞人工造浪,人工造氧,投水降温,投放增氧剂。投料也不能在下半夜易缺氧时投饵料。切不可发现浮头搅得圈内沉渣泛起,这只能加剧对虾的死亡。
虾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对高产的盲目追求、养殖技术的混乱、药物的大量使用和滥用以及养殖废水的随意排放,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农村养虾有什么技术要点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农村养虾技术要点:?
1. 池塘消毒
(1) 池塘必须平整、无渗漏、大小适中,适合水深,配备曝气器。 (2)最后一次农业收获后,应清洗覆膜池,将沙池或沙池晒干,老化池应撒上生石灰,然后在阳光下暴晒。为80-100公斤/亩。?(3)清洗消毒的过程是去除鱼、虾、寄生虫、细菌、病毒等其他病原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药物,注意用药安全。?
2、对于多年养殖未清淤的池塘,宜施专用无机复合肥,如中国南方水产科学院海洋渔业研究所研制的“单细胞藻类生长素”科学 使用量为1~2公斤/(亩·米)。新造景池、膜池、沙底池、大面积疏浚池等,应施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也可以自己科学施肥。 3、饲料?(1)饲料选择 关注饲料的营养、加工工艺、吸引力和利用率,选择质量好、信誉好、备案品牌的混合饲料,并经CIQ备案出口。?
(2)饲料管理人工配合饲料在出苗次日发放。万虾日饲料量为0.06公斤,以后每天增加10%。贮存15天后,应在池塘四周安装饲料观察网。对虾的投喂量应根据对虾个体大小、养殖密度、水温、气候变化、水质、底质状况、对虾健康状况、生理状况和对虾饲养情况灵活调整。
不要喂变质变质的食物;水质差时少食;用药饵对虾生病时少食;虾蜕壳时食物少,蜕皮后食物多;天气不好时少吃; , 无残饵时多投;繁殖初期少投,中后期多投;尺寸差异大时多扔。
原则上每日喂食次数前期少,后期多。繁殖初期每天喂2-3次,中期每天3-4次,后期每天4-5次。在播种后的第一个月,尽量在整个池塘中均匀分布,在繁殖中后期在虾池周围均匀地喂虾和喂虾。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喂食时间。
4、管理措施?
封闭式和半封闭式控水养殖开始时完全封闭,出苗前水深1米,出苗后30天内不换水或加水。水产养殖中后期半封闭,中后期逐渐加水至满水位。实行有限换水原则,每次加水量为养殖池总水量的5%~15%左右,以保持养殖水体环境的稳定。建议水源经沉淀或过滤消毒后进入养虾池,避免水源污染和病原体,应设置蓄水池。
上面就是对于农村养虾的有关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对你的养殖有所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3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