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水引上高处.转的那叫什么
1、翻车
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
《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
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
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既可灌溉,亦可排涝。
2、高转筒车
高转筒车是古代中国农用工具,筒车的一种,属于提水机械。所谓高转筒车是指其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必须藉助湍急的河水冲动。
这种筒车的适用范围是水很低而岸很高,应用其它筒车不可能将水提升到这么高,而应用高转筒车时,水的提升高度可以很高(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高转筒车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巧妙地运用了水力,节省了劳动力。隋唐五代在长江流域应用。
3、筒车
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是利用水流冲击水轮转动的农业灌溉机械。
筒车一般要安装在有流水的河边上,且挖有地槽,被引入地槽的急流推动水轮不停转动,从而将地槽里的水通过水轮上的木筒或竹筒提升到高处,最终流进农田进行灌溉。筒车是靠激流冲击来实现自动运转的,所以筒车的使用受到一定地形限制。
4、水转翻车
旧时中国水利灌溉农具,流行于中国宋代大部分地区。即使用水流驱动水车轮旋转起来。水转翻车的最大好处为省力。因它利用的是自然界的力量,人力、畜力可以用作其它生产活动。且此法输水灌溉可日夜不息,方便之处又在人踏翻车之上。但是这个方法一旦水势太强,容易使龙骨板破裂不堪使用。
5.风力水车
是明清时期利用风车带动水车提水的一种工具。风力水车的动力装置是风帆,工作机的构造与龙骨水车相同。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这类提水机械用于太湖流域排水,有风就转且可经常工作。清代长芦利用风力水车提取海水制盐,一具风帆可带动两部水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