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加强人工辅助授粉,能恢复果树生长吗?

?加强人工辅助授粉,能恢复果树生长吗?

加强人工辅助授粉,能恢复果树生长吗?

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就是用人工方法把植物花粉传送到柱头上以提高坐果率的技术措施,也是有目的地选择亲本进行植物杂交育种的必要手段,是植物优生优育的一项重要技术。该试验简单介绍了果树人工辅助授粉技术的必要性,并以梨为例简述人工辅助授粉的关键技术。

a

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

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在品种复壮的工作中,也需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b

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大量增加柱头上的花粉粒,使花粉粒所含的激素相对总量有所增加,酶的反应也相应有了加强,起到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作用,受精率可以得到很大提高。如玉米在一般栽培条件下,由于雄蕊先熟,到雌蕊成熟时已得不到及时的传粉,因而果穗顶部往往形成缺粒,降低了产量。

人工辅助授粉就能克服这一缺点,使产量提高8—10%左右。又如向日葵在自然传粉条件下,空瘪粒较多,如果辅以人工辅助授粉,同样能提高结实率和含油量。

人工辅助授粉的具体方法,在不同作物不完全一样,一般是先从雄蕊上采集花粉,然后撒到雌蕊柱头上,或者将收集的花粉,在低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加以贬藏,留待以后再用。

c

人工辅助授粉能够确保坐果率(特别是春季低温阴雨天),稳定产量;坐果整齐,外形光洁圆整,提高品质;配合疏花疏果及套袋技术,优果率增加,价值提升,提高经济效益。?

南瓜的人工授粉技术

熊蜂授粉与蜜蜂授粉对比优势:

一、访花率高。熊蜂每分钟访花约15朵,蜜蜂每分钟访花约5朵。

熊蜂体积是蜜蜂的2倍以上,周身密披绒毛,熊蜂身上的绒毛一次可以携带花粉数百万粒,授粉效率是蜜蜂的80倍。

二、访花更及时。

? 熊蜂在温度8℃以上即可出巢访花,蜜蜂在15℃以上才出巢访花。

? 熊蜂可在作物花期最佳授粉时间、花粉活力较强时进行授粉,柱头受粉均匀,每朵花得到多次重复授粉机会,有

利于提高杂交优势,可大幅度增加果蔬的产量。

三、熊蜂不挑食、不畏寒、适应能力强。熊蜂对食物不挑剔,蜜蜂不会为有气味且花冠较长的番茄等茄类声振农作物花朵授粉,熊蜂则是这类声振农作物的授粉高手。此外,熊蜂能够使植物及时更好地实现异花授粉,对于丰富

其遗传物质基础,提高其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熊蜂是自然授粉,可以避免使用激素,实现

真正的无公害。熊蜂在阴天也出巢访花,蜜蜂在阴天基本不工作;蜜蜂冬藏时,耐寒的熊蜂依然会辛勤工作。熊蜂

能够在适应棚内封闭环境开始访花工作,蜜蜂不适应棚内环境,常有撞棚现象。

经熊蜂授粉结草莓果形周正。

实践证明,熊蜂为温室蔬菜及果树授粉,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减少人工投入,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改善果菜品质,降低畸形果菜的比率,解决应用化学授粉所带来的激素污染等问题。

因此,熊蜂成为温室大棚蔬菜授粉的理想昆虫。

南瓜的 种植 需要人工进行授粉来提高南瓜的结果率,那么南瓜的人工授粉的 方法 是什么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南瓜的人工授粉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南瓜的人工授粉技术

 南瓜是雌雄异花授粉的植物,依靠蜜蜂、蝴蝶等昆虫媒介传播花粉,受精结果。在自然授粉的情况下,异株授粉结果率占65%,本株自交授粉的结果率占35%。从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的效果看,人工授粉的结果率可达72.6%,而自然授粉的结果率仅有25.9%,所以人工授粉对提高南瓜的结果率极为有利。特别是在南方栽培南瓜,开花时大多在梅雨季节,湿度大、光照少、温度低,往往影响南瓜授粉与结瓜,造成僵蕾、僵果或化果。所以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可以防止落花,提高坐果率。人工授粉的具体做法是:一般南瓜花在凌晨开放。早晨4-6时授粉最好。所以人工授粉要选择晴天上午8时前进行,可采摘几朵开放旺盛的雄花,用蓬松的毛笔轻轻地将花粉刷入干燥的小碟子内,然后再蘸取混合花粉轻轻涂满开放雌花的柱头上,授粉以后,顺手摘张瓜叶覆盖,勿使 雨水 侵入,以提高授粉效果。采用混合花粉授粉,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和果实质量。也有的将雄花采摘后,去掉花瓣直接套在雌花上,使花粉自行散落在雌花柱头上,或把雄蕊在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这样也可达到人工授粉的目的。如遇阴雨天,则可把翌日欲开的雌花、雄花用发夹或细 保险 丝束住花冠,待次日雨停时,将花冠打开授粉,然后再用叶片覆盖授过粉的雌花。

 南瓜上也可应用植物激素促进开花和坐果。在南瓜长出3-4片真叶时,喷洒乙烯利2500倍稀释液(用稀盐酸调酸碱度至pH4),一般采用2.5升水加1毫升乙烯利原液,就可直接喷洒瓜苗,促使瓜苗雌花分化,幼瓜早结。在南瓜花期,用(20-25)?0.000001的2,4-D溶液,涂于正开的雌花花柄上,可防止果柄脱落,提高结果率。

南瓜叶斑病的防治

 虫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最初,出现水质状褐色小斑点,透过阳光可见病斑周围带有**晕环。病斑扩大后,中心部位易破裂,经风吹雨淋,布满小孔。

 发病条件与预防 措施 :发育适温为25~30℃,pH值在5.8~9.0时发育生长。病原菌同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来年形成初侵染源,或者通过种子传染。预防应将种子在70℃下进行干热处理3天。不要将病苗带入,一般从4月末至5月开始发生,降雨后蔓延。排水不良地块和降雨或漫灌之后,发病比较严重。注意不要让水滴在叶片上长时间停留,防止水分助长病情扩展。

南瓜种植方法

 施足基肥。南瓜生长需要大水大肥,种植时必须施足基肥,在生长期保证充足的肥水供给。

 适时打顶。当南瓜蔓长到2米时,摘去主蔓上的生长点,使主蔓长出3~4个支蔓,并开花结果。

 搭撑棚架。当支蔓长到2米以后引蔓上架,以改善透光、通风条件,从而使坐瓜率提高40%以上。

 防止徒长。瓜蔓徒长会造成结瓜少,如在蔓上距根部30厘米处割开一裂缝,塞块黑木炭,便能抑制徒长。

 辅助授粉。先将快开放且可授粉的雌花,用瓜叶覆盖,防止雨水侵入,次日早晨9点,摘去异株上的雄花罩在雌花上,2~3天后再除去。

 后期埋茎。南瓜生长到后期,利用蔓节长出的不定根,采取埋茎的方法,可提高产量20%~40%。埋茎时间在结果2~3批后,根部出现部分蜡黄叶时进行。一般埋离根部最近的4~6节,埋茎土以肥沃土壤并拌有少量有机肥、湿润为宜,土深应掌握在15~25厘米左右。

南瓜增产方法

 一、摘顶:当瓜蔓长到2米时,将主蔓生长点摘去。这样,摘去生长点的主蔓即可长出3~4个支蔓,让支蔓开花结果。

 二、搭架:当支蔓长到2米以后,将藤蔓引上棚架,注意不能把藤蔓折断。引上棚架后的南瓜,会减少病虫害,从而使坐瓜率大大提高。

 三、授粉:先将快开放可授粉的雌花、用瓜叶覆盖,防止雨水淋人,次日早晨9时左右,摘去异株上的雄花罩在雌花上,3天后再除去所罩的雄花。

 四、摘叶:在已开花结果的瓜蔓上,及时摘去脚叶和老黄叶,并除去30%的雄花,这样既能通风透光,又能减少养分的消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