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挖冬笋
沿竹鞭翻土挖笋法
首先,在3—4年生的状龄母竹中,选择枝叶浓密、叶色深绿,并带有几片黄时的孕笋竹。然后,在它附近浅挖,寻找黄色或者是棕黄色的竹鞭。再是,顺着这类竹鞭翻挖,发现竹鞭上须根发达时,继续向前挖,挖到竹鞭向地下伸去的地方,大多数能找到竹笋。还有,就是竹鞭断处的附近,一般也有冬笋,并且能找到对座笋。
竹叶浓绿带黄点竹为孕笋竹,在其周围表土龟裂处挖掘,即可获笋。有人则把毛竹分为所谓的“公” 与“母”,成熟的毛竹第一节如果分枝成双、对称生长,则为母竹,其周围定有竹笋;第一节若为单枝,则为公竹,无笋。找到孕笋竹后,要仔细观察母竹顶梢下垂的方向,竹梢上露珠滴落的地方,就是竹笋生长的地方。另外,每条竹下部都有一条主竹鞭,此竹鞭走向与第一节对称竹枝组成的平面平行,笋总是生在竹鞭的伸展方向上。
0.识别大小年:
竹子出笋分大小年,大年竹林浓密,墨绿,出笋多。小年竹林稀疏,出笋少。大小年曾次混杂,成为“桃花畈”。
1.识别公母竹:
竹子第一长杈节为双杈的是母竹,为单杈的是公竹。母竹的冬笋多而大,公竹的冬笋少而小。2.寻孕竹:
凡是竹叶片长、细、尖且略带几张金黄色叶而且植株浓绿的母竹,为孕竹。长笋多,竹林边的母竹长笋较多。其主鞭往往金黄色,有力,侧芽壮硕。3.识别阴阳面:
顺竹鞭生长方向为阳面,长笋多。逆竹鞭生长方向为阴面,长笋少。
4.识别竹龄。一般两年以上的竹长笋较多,生笋点距母竹株0.5~1m。两年以上的竹,竹节间白霉和节毛基本脱落,而两年以下的竹子竹节部位还有很明显的白霉和节毛。如竹子已达4年以上的则呈黄色,竹竿较坚硬,生笋位置距离母株1.5~2m。采挖时应选2年以上;
4年以下的竹挖笋。5.找准竹鞭走向:
应根据竹鞭方位采挖,竹鞭与立竹的弯曲方向所形成的面夹角为0~60度,;竹鞭与第一节竹杈方向基本是平行的。阳面笋较阴面多。
6.看土壤裂痕。顺鞭扒开地被物,在可能生笋的位置寻找裂痕,冬笋在土壤中膨大时,迫使土壤产生以一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的裂痕,浅的可以遇见嫩青、黄笋尖。用锄头挖时感觉松脆而有弹性,脚踩时松软有弹性。
7.挖林边笋:竹林边阳光好,土壤肥沃,没有或者很少有其他的竹子跟它抢地盘,出笋多而且大。8.挖翘青鞭笋:选择2-3年的老青鞭,顺挖
9.在晴天的上午,在已全垦过的竹林地内发现有小小圆圈并呈黑色湿润状态的地方,多半能找到笋。
10.子鞭无力,可顺挖到主鞭,其笋往往生长在分叉处。茂盛竹尤其如此。11.挖退笋孔笋:前一年退笋孔,少数鞭重新生长出笋。
12.挖石边笋:笋出在土层松软,压力小处。巨石边,鞭沿石边生长,往往能找到笋。13.鞭在泥土中起伏波浪行鞭。笋出鞭下降中期,以及上升中后期
1、开穴挖笋
从10月中旬开始,在孕笋竹株的周围仔细观察,一般地表泥块松动或有裂缝,脚踏感到松软的地下,可能有冬笋,用锄头开穴挖取,注意不要切断冬笋的块根。
2、沿鞭翻土
先选择竹株枝叶浓密、叶色深绿的孕笋竹,从第一盘枝指引的方向,判断去鞭是否一致或者比较接近,可以先在基部附近浅挖,找出黄色或棕黄色的壮鞭,再沿鞭翻土找到冬笋而进行采收。
3、全面翻土
结合冬季松土施肥,对竹林进行抚育垦复,一般中翻20cm左右,切忌大块翻土,以防鞭根损失和折断,在翻土时见有冬笋,则可以一次性挖掘。
4、注意事项
冬笋生长的地方一般都在竹子头部所对应的方向,而且冬笋还比较喜欢阳光,所以日照较充足的位置下面一般都会有不少的冬笋,注意挖取过程中锄头不能垂直的下去,否则可能会锄到冬笋。
想要挖冬笋,首先要找到一大片竹林,观察竹叶的颜色,最好是深绿色,下面的枝条中有几片金黄色的叶子,这样一定会有冬笋,然后顺着竹鞭的方向找到冬笋后,用锄头直接向下,用力挖好后,向上轻轻一抬,听到脆响声,冬笋就被整个挖出来了
一般生长2年到6年左右的壮年期竹子才能够生长出大量的竹笋。找到竹子之后紧接着就需要寻找能够生长大量竹笋的母竹,之后就需要寻找竹鞭了,竹鞭的作用主要是繁衍后代的,也是竹笋生长的主要地方。
一般顺着挖下去就能够找到竹鞭。不过如果为了避免找不到竹鞭可以将竹子下面的土都挖开,然后找到最粗的一根顺着挖下去就能够找到竹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