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一亩三分地”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一亩三分地”的意思是指自己的势力范围或者指自己的小圈子。其来历先农坛皇帝“亲耕”的藉田有关:

“一亩三分地”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明清两朝的皇帝,为了及时了解农时,熟悉节令,居住在深宫大院里的皇帝便在惊蛰时节乘龙辇从正阳门到先农坛耕地。

当时划出的这一块地叫“演耕田”,每年由皇帝、皇后“亲耕”,表示普天之下该种五谷了,并以此显示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这种做法世代沿袭,他人不得将地改作它用。当时皇帝“亲耕”的这块地恰好为“一亩三分地”,于是,“一亩三分地”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皇帝“亲耕”的藉田定为“一亩三分”,据传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取它的象征意义。在古代“一三五七九”被视为阳数,“一”和“三”为阳数中最小的两个。因为皇帝是天子,既要“亲耕”,又不能太劳累,所以定个最小的土地面积作为耕田,权作意思意思地“示范性耕耘”,所以为“一亩三分”。

另一种说法是认为与当时明朝的行政区划有关,明朝有13个行政区划,称作“十三都司”,所以取了“一”和“三”作为耕田面积。北京先农坛的“一亩三分地”长11丈、宽4丈、分为12畦。中间是皇帝的“亲耕”之位,三公九卿等大臣都在两旁从耕。

一亩三分试验田指什么

一亩三分地找到相关网页约266,000篇,

一亩三分田找到相关网页约22.00篇

“一亩三分地”来源于这个典故:

大清王朝入关,承继大统。但人心思汉,那满洲小皇帝顺治,也不是吃素的。你不就是汉人吗?我们地处东北,尚是不开化之夷狄,打猎吃兽。好吧,我这回也来个种田务农。于是,他就叫人在北京城的东北郊,划出一块地来,每到种田季节,他就扛着锄头、担着水桶,来亲自当一回Farmer。他所耕种的这块地正好是一亩三分,只属于他自己的种地范围,别人不得来种。他想做个样子,让天下百姓看看,他满洲人当皇帝和汉人一样,都是提倡务农的。这就是此典故的来历,同志们知道这一亩三分地在哪里吗?就是现在的地坛,不信你去丈量一番,此坛之面积恰是一亩零三分。

这个典故也有这样来描述的:

满族原来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1644年建立清王朝之后,为了及时了解农时,熟悉节令,皇帝便在惊蛰时节乘龙辇从正阳门到先农坛耕地。当时划出的这一块地叫“演耕田”,每年由皇帝、皇后演示“亲耕”,表示普天之下该种五谷了,并以此显示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这种做法世代沿袭,他人不得将地改作它用。当时皇帝“亲耕”的这块地恰好为“一亩三分”,于是,人们推而广之,将个人利益或个人势力范围称为“一亩三分地”。

“一亩三分地”还与二月二的“龙头节”有关,请参阅下文对“龙关节”的介绍: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

据说这个节日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婚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做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在二月初二这天,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来历。

龙头节这天,北方农村家家都要做饼,称作“龙鳞饼”,说龙有了鳞就不会受冻。还要做面条,叫“龙须面”,为的使龙在新的一年里更健壮有力。再就是“煮猪头”,这猪头都是在腊月里杀猪时割下来,割下后就吊在房梁上,直等到二月二这天才摘下来洗涮蒸煮——家家院子里都弥漫着肉香,以等待龙的醒来。据说,这天如果龙还没醒,那轰轰的雷声就要呼唤了。醒来的龙,人们都争着往家里引。早晨很早就到河边去挑水,一路上还撒谷糠或灶灰,一直到院落里。引龙敬龙,为的是求得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句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于是过“龙头节”的时候,家家院落里还要“画仓子”,人们手里拿个小盒儿,里边装满灶灰,然后一把一把地在院中撒画,先画出尖尖的仓顶,再画鼓鼓的仓肚,最后画仓门,门是很小的,像个宝葫芦。然后抓些五谷杂粮放在仓子里,上面还要压个小石头,以防鸡、鸟来食。

龙抬头了,蛰伏了一冬的动物开始苏醒,害虫也蠢蠢欲动,所以人们在庆贺龙抬头的时候,又有抑制害虫的习俗。这天,家家都要“煎年糕”,把年糕放在铛子里煎来煎去,每回都要翻上几次,据说,这样寓意煎死害虫,它就不会糟蹋庄稼了。

如今,农村家家户户丰衣足食,过“龙头节”的人又多了起来,人们不是寄希望于“龙抬头”,而是启用这个古老的风俗,作为一项娱乐活动来活跃文化生活,给节日再添一点喜庆气氛。

1、“浮夸风”指的是大跃进运动。1958年至1960年间,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2、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加之等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之后,没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9853.html